APP下载

吴中文化圈的界定和历史流变

2016-03-06何丽娜

关键词:文化圈吴中文人

何丽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宣传部,哈尔滨150028)

吴中文化圈的界定和历史流变

何丽娜

(哈尔滨商业大学宣传部,哈尔滨150028)

针对吴中文化圈界定的模糊和对其历史流变尚缺少全局把握的问题,通过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类文献的参照、比较、辨析,致力于根据具体历史时期对吴中文化圈进行清晰的界定,同时对其历史流变理清脉络,从而提出地理意义上的吴中和文学意义上的大吴中、小吴中概念,并在对吴中文化圈历史流变的追溯中发现吴中文化核心精神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地域文化在地域界定、发展轨迹和精神实质上进行更加清晰、全面的把握,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其相关研究。

吴中;文化圈;文学流派

关于吴中文化圈的讨论,近几年来成果不少,如徐楠的《明成化至正德间苏州诗人研究》、刘廷乾的《江苏明代作家研究》、黄卓越的《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余意的《明代词学之建构》等都对吴中文化圈有所论及。但对吴中文化圈的界定始终莫衷一是,且研究者多只着重谈明中期的吴中文化圈,对于吴中文化圈的历史流变亦缺少一个全局的把握。因此,本文旨在对这两个问题深入探究,从而对这一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地域文化在地域界定、发展轨迹和精神实质上更加清晰、全面地把握,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其相关研究。

一、吴中文化圈的界定

吴中文化圈即吴中地域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活动及所形成的文学风气和文化氛围。所以首先要界定一下吴中地域的所指范围。

吴中之说自古有之,晋代之后的文献上就频频出现吴中字眼,但历史上,吴中的界定并不是绝对清晰和一致的。

以吴中文人作为一个文学的地域性流派出现始于唐朝。《新唐书》云:“(包)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1]吴中四士中贺知章为唐越州永兴人(今浙江绍兴人)、张旭为江苏苏州人、张若虚为江苏扬州人、包融为江苏丹阳人,由此可知,至唐宋时吴中的所指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北至长江以北的扬州,南至钱塘江以东的绍兴,这是目前所见的关于吴中的最大范围。

吴中文学流派的命名再次出现是在明代。明前期有吴中四杰,中期有吴中四才子,《明史》更有关于吴中文人群体的总结。

而当明人谈到明初的吴中四杰时,可以发现吴中的概念已发生了变化。在明人对杨基的记载中谈到了“吴中四杰”这个概念,文中也一再提到“吴中”字眼,从中可以大致了解明人“吴中”所指,其文如下:

杨基,字孟载,其先蜀人,大父宦游江左,而基生吴中,遂家焉。……基尤工于诗,初会稽杨维桢客松江,往来吴中,以诗自豪。基尝于座上赋《铁笛歌》,维桢惊喜,与俱东,语所从曰:“吾在吴又得一铁来矣。若曹就之学,优于老铁学也。”至正洪武之际,与高启、张羽、徐贲齐名,号“吴中四杰”。[2]375

杨基是苏州人氏,文中言其“生吴中”,有吴中即苏州之意,且文中将会稽与松江都列为吴中之外,亦可见明人吴中所指已非唐宋人所言的“吴中”之意。另外,吴中四杰都是苏州人氏,更加强化了吴中即苏州的概念。

明中期则有妇孺皆知的吴中四才子。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中言:“昌谷(徐祯卿)少与唐寅、祝允明、文璧齐名,号吴中四才子。”更早的记载可见于明陆应阳《广舆记》。吴中四才子更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因而,原本概念比较模糊的“吴中”随着明代江南文人才士集于苏州越来越趋向于吴中即苏州的解释。

当《明史》中再次谈到吴中文人群体时,已明确表达了吴中即苏州之意,如下面一段文字:

吴中自吴宽、王鏊以文章领袖馆阁,一时名士沈周、祝允明辈与其并驰骋,文风极盛。徵明及蔡羽、黄省曾、袁袠、皇甫冲兄弟稍后出,而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于世。[3]

这部清代所修的《明史》在历数成化以来吴中文学名家时,所言诸人皆为苏州人氏,可见明、清时期,文学视野下吴中的范围渐渐缩小为其中心地区即苏州地区。

但另一方面,明人还有一个大吴中的意识。明代吴宽曾言沈周“石翁足迹只吴中”(吴宽《题石田画》),而沈周曾游历南京、杭州等地。晚明《吴中水利全书》有“水利全书为苏、松、常、镇而作”[4]之说,则指明吴中包含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这说明,明人对吴中存在着宽狭二义,文学意义的吴中更倾向于吴中即苏州的小吴中概念,而地理意义上的吴中则在沿用大吴中的说法。

在今人的研究中,对吴中地域的界定仍然不尽相同。罗宗强《弘治、嘉靖年间吴中士风的一个侧面》一文中对吴中地区作了具体的界定,他以张国维在《吴中水利全书》中所言吴中为据,认为吴中地区包括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5]。

余意《明代词学之建构》所界定的吴中地区要更加宽泛一些,包括明代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扬州府、应天府(南京)、宁国府(安徽东南部宣州)等地,即长江以南钱塘江以西的地带。接近于唐代所言的吴中的范围。

有些研究者对吴中的限定则取吴中即苏州的说法。如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认为“明人所称的‘吴中’、‘中吴’一般指苏州府辖区,尤以称‘吴中’为常见”[6]。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有两章专门论述吴中文学,也指明“所考察的吴中派确指明中期即成化而至嘉靖初在苏州一带活跃的文学群体”[7]84。为什么今人的研究中仍然不能对吴中有一致的划定,原因之一正如黄卓越所言:“由于在形容对象、时期等选定上的差别,学术界对吴中派的地域划分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7]84而黄卓越之所以将吴中的范围仅划定为苏州地区,也正因为在他所研究的成化至嘉靖初,苏州文人的文化造诣和文化个性都要较周边其他地区更为凸显。

因此,由于历史上吴中并非一个严格的地理称谓,而它在指代地域文学流派时又不断出现概念模糊化的倾向,使得这一命名中融入了太多的文学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苏州始终是吴中的核心地带,而以苏州为核心的文人活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则直接影响到吴中的外延有多大。所以,笔者认为,吴中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是不同的,它的划定应以特定时期下活跃在这一文化圈中的主要文人活动范围为标准。

唐宋及之前时期吴中的含义是较宽泛的,主要指苏南、浙北的太湖流域及周边地区,向北最远可延至扬州,向南最远曾延至绍兴。元代时从文人活动状况看,仍然适合沿用大吴中概念,这时诗画兼善的元四家分布于苏南浙北四地,元末影响最大的诗人杨维桢实为当时江南文人领袖,与苏州文人有密切交往,构成了当时的吴中文化圈。

而明初的吴中四杰以来,文人盛事越来越集中于苏州一地,使得文学意义上的吴中往往即指苏州一地,清代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这一观念,所以,明清两代的吴中尤其是文学意义上的吴中,主要指苏州。简而言之,从文学角度而言,明代以前是大吴中的概念,明清时期是小吴中的概念。这才能切合具体历史时期文人活动的情况。

二、吴中文化圈的历史流变

吴中文化氛围的兴起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古代江南虽亦物产丰富,然而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到西汉时还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东汉末年,北方战乱不断,使得北人纷纷南逃,南方人口渐渐增加。三国时,也有很多人逃至东吴,在东吴政权的经营下,吴地经济渐渐繁荣,“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棉”(左思《吴都赋》),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永嘉之乱和晋室南渡则为吴中经济与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它带动了大批文人学士迁居江南,使江南文化空气迅速活跃起来,而东晋政权定都建康(南京),使文人学士亦集中在南京、苏州、杭州为核心的苏南浙北地域,初步形成了吴中文化圈的格局。

两晋南朝时期,吴中地区文化已充分繁荣起来,出现了很多影响很大的名家。文学家如陆机(江苏苏州人)、陆云(江苏苏州人)、谢灵运(浙江会稽人)、鲍照(江苏镇江人)、沈约(浙江湖州人);书画家如王羲之(浙江会稽人)、王献之(浙江会稽人)、顾恺之(江苏无锡人)、张僧繇(江苏苏州人);科学家如祖冲之(江苏南京人)、虞喜(浙江余姚人),道教学家同时兼善医学、音乐、文学者如葛洪(江苏句容县人)、陶弘景(江苏南京人),等等。此时的吴中已是文人云集,文教日盛,而吴中文人的艺术情怀、博雅追求已现端倪,王羲之等人“曲水流觞”的兰亭集会则开江南文人雅集之滥觞,引导了吴中文人特有的乐群意识。可见,吴中文化圈在初形成时,就已展现出了它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导后世吴中文人之风雅。

如前所言,吴中文人作为一个文学的地域性流派出现始于唐朝,即唐开元时期的吴中四士包融、贺知章、张旭、张若虚。以地域划分流派在唐代极少见,可见吴中文学特有的地域色彩已经凸显并为人们关注。吴中四士中包融所传诗不多,不为后世熟知,其他三人都名气极大。张旭既为诗人,亦工书法,尤精草书,时称“张颠”;贺知章作诗“忘机兴发,落笔数行”[8],亦以草书名世;张若虚则以一篇意境空明而情感缠绵悱恻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竞为大家”[2]108,吴中四士进一步表现出吴中文人的自由浪漫精神和艺术情怀。

中晚唐的吴中诗人们渐渐褪去浪漫情怀,在乱世中自保有一份恬淡平和。如在文学、佛学、茶学等多方面有深厚造诣的诗僧皎然(浙江湖州人)、诗画家及鉴赏家顾况(苏州海盐衡山人,此地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在农学上造诣颇深的隐逸诗人陆龟蒙(江苏吴县人),等等。即使在大唐,吴中诗人们也没有浓得化不开的政治情结,他们颇善自处,关注生活本身的趣味,而如陆龟蒙者,更因其对实用性生活技能的探索造福一方百姓。

北宋时吴中著名文人如秦观(扬州高邮人)、张先(浙江湖州吴兴人)、周邦彦(钱塘人)等,他们纷纷与苏轼、欧阳修等交游,融入了所处时代大的文学氛围中,但轻灵柔美的文学特质仍极为鲜明,表现出重性情重审美的吴中地域特色。

靖康之变再次重组了南北文化格局。大批的文人学士南渡,丰富着南方的文化资源,南宋定都临安,即今杭州,文化重心再次南移,南宋重要的文学家多是江南人或迁居江南者,杭州、苏州、南京为中心的吴中地区仍是经济与文化的核心地带。如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除杨万里为江西人外,其余三人陆游(浙江绍兴人)、范成大(苏州吴县人)、尤袤(江苏无锡人)都是吴中人,他们的作品都平易自然、晓畅清新,尤其陆、范二人,对明代吴中文人诗风有重要影响。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今浙江宁波人)与宋末四大家周密(浙江湖州人)、王沂孙(沂江绍兴人)、张炎(临安人)、蒋捷(江苏宜兴人)亦均为吴中人。其中周密诗画音律皆善,并雅好医药,亦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此期吴中文人的文学地位和艺术成就都极为突出。

不过,唐宋时期各阶段吴中文人虽始终保持相近的文学气质,但本土文人之间群意识并不凸显,即他们自身的艺术形态、人生形态已表现出了吴中地域文化特色,但在文学交游活动中地域意识并不强烈。而元明时代尤其是明代吴中文人的内部交流则表现得极为突出。

元代统治者轻视文人,科举中断70余年,这使得它的统治中心大都失去了对文人的吸引力,尤其到了元中后期,创作的主力除江南本土作家外,还有一些长期流寓南方的北方文人,如郑光祖是山西人,但活动主要在南方,居于杭州;秦简夫,大都人,后流寓杭州;乔吉亦原籍山西太原,长期流寓杭州,等等。江南的文化氛围要明显强于北方,吴中地区的创作仍是较为突出。

此期吴中文化圈中文学与艺术融合的现象更加凸显,诗画兼善的文人画大家“元四家”均出于吴中,即黄公望(常熟)、倪云林(无锡)、王蒙(吴兴)与吴镇(嘉兴)四人,这对于明代吴中文化圈艺术氛围的强化有直接的影响。

元末影响最大的诗人杨维桢(浙江诸暨人)再次表现出吴中文人的独领风骚。杨维桢兼善诗文、书画与戏曲,博雅多才,艺术个性极鲜明,与陆居仁(松江华亭人)、钱惟善(钱塘人)合称“元末三高士”。杨维桢历元明两朝,屡召不仕,对世事、对人生有其独到的领悟,其以“自然”为核心的价值观、人生观对明代吴中文人有特殊的影响。他与“元四家”之一的诗画名家倪云林(江苏无锡人)、诗书画三绝的柯九思(浙江仙居人)及乐于收藏和交游的高隐之士顾瑛(江苏昆山人)等吴中名士往来倡和,已开启明代吴中文化圈之风气。

元末张士诚一度占据吴中,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并重视文化、重用文人,对于吴中文化的再度兴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张士诚定都苏州,也使吴中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重心从杭州转移到了苏州,从而为苏州经济文化的兴盛充分地积蓄起力量。

明前、中期的吴中文化圈中,文化活动最为活跃、成就最为突出的为苏州府辖区的长洲、吴县两地。吴中文化圈在元末明初历经政治的动荡、压制和文学艺术的内部传承,逐渐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吴中文人在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将精力转向生活和艺术自身,表现出独特的博雅追求和艺术情怀。

明初吴中文化圈的最杰出代表是被称为“吴中四杰”的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他们或为苏州人,或为徒居苏州者。吴中四杰亦被称为“明初四杰”,他们既是吴中文化圈的最杰出代表,亦是明初文学的杰出代表。除高启,其他三人都是诗画双绝,“吴中四杰”再一次醒目地向世人诠释了吴中的人文荟萃。然而吴中四杰的命运都极悲惨,成为明初文化高压下的牺牲品。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吴中文人心头的阴影和警告,令他们心冷和惊悸,因此,明前期,吴中文人多与政治保持距离,选择耕隐的生活。沈周的祖父沈澄“永乐初,以人材征,引疾归”[9]217,沈遇“召见称旨,谢病归”[9]39,刘文康“登正统戊辰进士……观政大理寺,未久,移疾归”[10]207,“政声甚著”的刘珏亦最终“挂冠归田”[11]40。入仕者纷纷告归,更有一些文人从未有入仕之想,如杜琼“屡荐不赴”[11]55,沈愚对于众人劝仕,言:“吾非笼络中物也。”[10]212同时的陆德韫、张肯、陈宽等都始终隐居不出。明前、中期的吴中文人们更加凸显出乐隐倾向,他们隐居既为自保,亦为求得一份自由和适意。明中后期,吴中文人才又渐渐转到求仕之路。

明中期的吴中派文学“是以沈周为确凿端点而展开的”[7]85。明中叶的吴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有两人,一为吴中高隐之首沈周,一为明朝苏州的第二位状元吴宽,且沈、吴为挚友,正代表了此期吴中文化圈开始由隐逸走向仕途的倾向和仕、隐皆能从容的吴中文人心态。

明代的吴中文人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师承关系。名振当时的吴中四才子文徵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都与沈周颇有渊源,文徵明为其嫡传弟子,唐寅亦可“当其半席”,祝允明与沈为忘年知己,徐祯卿早年亦得其推荐。与之前的吴中派一样,吴中四才子亦并不是严格的文学集团,但他们关系密切,性情相近,追求自由和创新,承续着沈周“抒写性情为第一义”的文学艺术追求。沈周与吴中四才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文学,他们在士人风尚、生活方式、艺术趣味及人生观、价值观上都表现出很多新倾向,在仕与隐、雅与俗、艺术与生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上表现出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明清两代文人的文化风尚。吴中四子同时及之后又有王宠、陆师道、陈淳、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蔡羽、黄省曾、袁袠、皇甫冲、张凤翼、何良俊、李日华等,继吴中风雅。

同时,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经济文化生活的进一步丰富,一些吴中文人也渐渐涉入到吴中文化圈外围的文化活动,并形成更大的影响。如嘉靖时期唐宋派的代表归有光(苏州府昆山人)、嘉靖时期的传奇作家梁辰鱼(苏州府昆山人)、晚明吴江派戏曲领袖沈璟(苏州府吴江人)、晚明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苏州府长洲人),等等。至明末清初吴中文化圈又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人,领导全国的文化风气,如对清代学术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家兼思想家顾炎武(苏州府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文坛与诗坛领袖钱谦益(苏州府常熟人)及“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苏州府太仓人),可谓占尽一时风流,而吴中文化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而无论经历怎样的变化,吴中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着稳定的传承,如淡于政治、乐衷文艺,追求博雅多才,善于品味生活,推崇个性的自由,表现出细腻的审美趣味,这些渐渐沉淀成吴中文化精神的核心,在一代代吴中文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吴中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因吴地特殊的政治环境与自然环境,吸收了来自各地的优秀文化资源,它在北方文学与南方文学的冲击与融合中不断成长,既保留自身的特色,又不断融入新的理念,渐渐发展成为地域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地域文化体系之一,吴中文化精神亦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话题。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八册卷一百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4798-4799.

[2]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十八[M]//续修四库全书第五三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张廷玉,等.明史:13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文苑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7363.

[4]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四七八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罗宗强.弘治、嘉靖年间吴中士风的一个侧面[J].中国文化研究,2002,(4).

[6]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7﹒

[7]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孙岳颁,等.佩文斋书画谱:卷二十七[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二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84.

[9]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0]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徐沁.明画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The Definition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Wuzhong Culture Circle

HE Li-na
(Propaganda Department,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Aimed at the fuzzy definition of Wuzhong culture circle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which is lack of global grasp,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art,history,geography and other types of data,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early define the Wuzhong culture circle,and clarify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Wuzhong in terms of geography and big Wuzhong and small Wuzhong in terms of of literary significance.And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racing th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Wuzhong culture circle,the paper manages to find its core spirit.In doing so,we can grasp its overall situation,in order to help to promote further related research.

Wuzhong;culture circle;literary school

I209

A

1009-1971(2016)05-0102-05

[责任编辑:郑红翠]

2016-07-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047);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4RW01)

何丽娜(1976—),女,黑龙江桦川人,讲师,博士,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圈吴中文人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的深层次自洽——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文人吃蛙
圈里事儿
吴中太湖新城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