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研究

2016-03-06刘明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发展

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研究

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指导,从国家城市群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大中原城市群的视角,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与不足,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培育和壮大中原城市群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中原城市群;一带一路;壮大;政策建议

城市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中原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新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更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面对这种经济发展态势,我们应积极构建大中原城市群战略,着力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加快提升中原城市群竞争能力和区域影响力,以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因此,笔者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指导,从国家城市群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以大中原城市群的视角,对如何培育和壮大中原城市群做系统的研究。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基础现状

(一)存在的比较优势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包含周边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平顶山、许昌、漯河共9 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所辖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矿产种类约占全省的60%,超过河南全省3/5,占全国的40%。其中钼矿、铝土矿、煤炭、水泥灰岩、耐火黏土等矿产资源, 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占据明显优势。如,钼矿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1/3,铝土矿占 1/5,另外,区域内晶质石墨、硅石、白钨金属等储量也很丰富,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农产品资源:粮食、油料、生猪、肉牛、花木、蔬菜、水果、 烟叶、药等在全省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中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资源。中原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使该地区形成了以名胜古迹为特色的旅游业,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区域人口多、劳动力富余,占河南省人口的近 40% ,城市密集度、人口密集度均达到或超过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这里的基础产业好,经济实力雄厚, 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50% 以上。

以郑州为中心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分布: 京广线、陇海线呈十字形在郑州交汇, 北有新荷铁路、西有焦枝铁路、南有漯平铁路;除了穿境而过的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多条地方高速公路将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前的高铁建设过程中,又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成“米”字形的高铁线路布局。郑开、郑焦城铁的开通初步形成了半小时交通圈,以新郑国际机场的快速发展又使郑州成为中部地区的航空中心。

从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来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郑州时指出“要把郑州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体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因此,培育郑州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增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能够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地域集中,在行政上都隶属于河南,有利于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有利于消除壁垒,协调各方利益。这同国内其他几个城市群比较有着突出的优势。

(二)发展过程中凸显的不足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的首位度还明显不足,作为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全国50个城市中排名第43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1]中原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比较相近,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导致各城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同时也使投资和生产分散,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状态,降低了河南的整体经济效益。区域内城市除郑州、洛阳外,其他城市规模都较小、城市化率较低、经济实力不强。城市群缺乏统一组织和有机联系,对城市群各城市的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建设、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各城市用地空间发展等缺乏统一协调、有机联系和分工协作,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对外开放幅度相对较低,利用外资不足,高端产业与高端人才缺少;体制僵化,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严重,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生态与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中原城市群还远未达到“群”的内涵要求。

二、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工业化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国内外城市群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和先导的。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其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 迅速崛起了曼彻斯特、伯明翰、 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 在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了由伦敦、伯明翰、 利物浦、 曼彻斯特等城市聚集而成的英格兰城市群。随后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地区、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也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城市群。日本也是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而出现了“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其中最著名的三大城市群是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国内长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卫星城镇密布的城市群。

(二)外向型经济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得益于其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拉动。外向型经济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 特别是后者, 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发展本地经济。这对两大城市群的龙头城市的作用特别明显,对增强两地的经济总量和实力, 推进其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

(三)产业集群化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催化剂

郑吉春等人认为:“从本质上讲, 城市群首先是一个经济圈。”[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依存、衔接与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就会形成低成本、 高效率、紧密型的产业的聚集,即产业带。产业带又把多个城市聚合而成为一个高密度的、联系紧密的大城市群。产业聚集与产业带的形成是大城市群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国长三角、 珠三角地区在民资、外资的双力推动下, 产业聚集态势突出, 形成了无数条产业带,从而催生出了两大城市群。

(四)强大的核心城市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龙头”

由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是国内外城市群的主要发展模式。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起着核心作用,它自身不仅有着巨大经济体量,而且是一个增长极,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带领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伦敦城市群、以洛杉矶为中心的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等等,都是这一模式的发展典型。其共同特点就是有一个特大城市屹立在这个城市群之中, 并以极强的辐射功能带动影响着整个城市群。

(五)城市群的各城市间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分工协作关系十分紧密,这在国外城市群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就可作为例证。 纽约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它是全美, 甚至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费城是该城市群的第二大城市, 重工业发达, 它是美国钢铁、造船基地和东海岸的主要炼油中心;波士顿是有名的文化教育中心,拥有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首都的华盛顿是政治中心。这一城市群内的多个港口,在发展中也有合理的分工。纽约港是商港, 以集装箱运输为主; 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 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 煤和谷物的转运港; 波士顿港口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职能和占优势的产业部门, 但是彼此间又紧紧相连, 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的共同市场上流动, 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更大规模地集聚, 发挥出了巨大的整体效应。[2]

(六)发达的交通和通讯网络是城市群连接成一体的纽带

加快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国内外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外城市群都拥有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道、运输管道、通讯干线体系所构成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通讯网路成了联结城市群的脉络神经,因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讯网络是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缩短时间、空间距离, 提供便捷沟通、辐射的纽带和桥梁, 是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条件。

(七)政府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了引导与协调作用

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十分突出。例如,法国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就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巴黎政府于 1961 年建立了 “地区整顿委员会”, 把巴黎的发展纳入新的轨道,规划了一个新的多中心布局区域。在政府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城市群逐渐发展起来。日本东京都市圈也有一套跨区域的强而有力的协调机制和政府机构。1946年成立城市群协调机构“关西经济联合会”, 下设 23个委员会, 成员包括关西地区约 850家主要公司和团体。通过立法保证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利,制定区域规划确保城市群内战略性协作。长三角城市群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近年来 ,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已经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形成了强有力的协调机制,积极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的政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促进中原城市群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但同时也有着沉重的历史观念包袱。在思想观念方面深受传统思想束缚,旧有的观念往往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对未来的发展缺乏忧患感,缺少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在改革创新方面往往不是走在前面而是跟在后面;对接受新思想信心不足,容易受到保守思想的反对和阻挠,甚至有时虽然表面上是解放了思想,内在的却是新瓶装老酒老的陈旧思想,等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导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成就巨大,最为重要的因素即是这里的人们率先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敢想、敢干、敢于突破旧的机制束缚是沿海开发城市思想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建设中原城市群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提高,要敢于打破旧的习惯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探索和实践,致力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决心,做解放思想的引领者和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二)加大区域的开放力度、深度、广度是增强中原城市群发展活力的源泉

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说明,加强对外、对内开放是发展壮大城市群的重要途径。中原城市群要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做好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对接、承接工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措施,建设配套措施,积极引进外资,提升区域利用外资水平,还要制定区域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实现中原城市群与发达经济区域的能量交换与要素对接。同时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机遇,利用中原城市群在战略中的地域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群的国际化进程。这是壮大中原城市群的新的活力源泉。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体制障碍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根本保障

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方向转变,应加强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建设,进一步构建效能政府。在已建立的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机制的基础上,积极破除体制障碍,协调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中原城市群区域内产业发育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由于现阶段阻碍要素流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行政体制有关,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内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同治、产业互补。一方面政府要将一体化的着力点放在完善市场机制上来,完善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把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着力点。尤其是要建立起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来完善优势区域的产业环境,强化市场与产业的互动。

四、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领导中原城市群建设的组织结构和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进一步完善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建立中原城市群统一的制度化的协调机构。负责制定整个城市群发展战略和政策,积极协调各个城市的职能部门交换意见、互通信息、实现功能互补,充分发挥推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作用。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城市群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 对于城市群内的项目建设、 产业转移、 投资活动等通过采取联合共建、 股份化运作等方式,进行利益分配和共享; 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城市群的利益补偿机制, 通过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城市间补偿制度和城市协调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 对城市群各城市在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损失予以补偿。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群各城市间的沟通协调、规划对接、产业分工、技术支撑等相关机制,促进城市群城市间在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4]。

(二)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以提高城市群空间运行效率和互联互通能力

目前,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京广、陇海干线铁路与京广、徐兰高速铁路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干线铁路“双十字”交叉;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国道107线、310线在此交汇,形成国家公路“双十字”交叉;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五市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逐步建成,中心城区到周边城市组团之间一级公路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快速通道网络基本形成。郑州至重庆、合肥、济南、太原等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以及郑开、郑焦、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初具形态;干支结合、货运优先、突出中转的民航运输体系和航线网络初步形成。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络,以“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网络为依托 ,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的“半小时交通圈”。

(三)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条件,加快地市城镇化进程

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现有的户籍制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户籍管理因有农业、非农业户口之分,使城乡分割严重、差别巨大,这是改革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发展壮大中原城市群的重要障碍。打破“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格局势在必行。上海市已经率先取消了农业户籍,实现户籍一元化,为户籍制度改革指引了方向。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付出巨额的改革成本。需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尽快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让进城农民真正能享受到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创业环境,壮大产业规模

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 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 提高经济外向度; 实施东引西进, 强化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 提高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与交流,有序做好产业的转接和协作配套,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积极开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国有企业改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壮大本区域的产业规模。

(五)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中原城市群的国际化程度

2013年11月“一带一路”战略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又形成了新的一大支撑带。目前,多个省份都在抢抓机遇,积极谋划融入到国家战略中。 “一带一路”不仅范围更加广阔,影响更为深远,与河南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河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丝绸之路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河南省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原城市群走向开放前沿。

(六)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增强中原城市群城市的科教文化实力,为城市和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科教事业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壮大的重要智力支撑,应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事业。一方面要实施名校战略,力争把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建成教学科研实力突出的全国知名大学,为中原城市群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把“中原城市群” 的整体研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面向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加紧引进生物医药、 新材料、 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紧缺高级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营造人才进得来、 留得住、 用得上的良好环境。建立起由政府部门协调,中原城市群区域所在高校、 科研机构、 高科技企业共同参与,面向各类产业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的辐射体系。

(八)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群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高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是中原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政府在安排生产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时,一方面要突破现有行政分割体制,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质量预警检测和信息反馈系统,处理好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本地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协调城市群生态保护,建设完整复合、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功能的保育与恢复,提高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服务功能,从而使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张莉萍.中原城市群产业聚集与城市的耦合效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7):52-57.

[2] 程美秀.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与发展经验探析[J].价值工程,2005(10):13-16.

[3] 郑吉春,赵天杨,朱余旺.我国城市群梯度发展战略分析与评价: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3 ( 10 ):120-123.

[4] 杨兰桥.构建大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4(4):153-156.

(责任编辑:袁宏山)

The Study of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Expanding

LIU Ming

(Center of Arts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46,China)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Great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perspective,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analyzed.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Expanding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Belt and Road;Expanding;Policy Recommendations

2016-02-10

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重点课题“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研究”(课题编号2015A010)

刘明(1970—),男,河南博爱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

C913

A

1008—4444(2016)03—0071—05

猜你喜欢

中原城市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沁园春·赞中原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