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背景下的中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
——以泗阳县界集中学为例
2016-03-06刘宇刘威
刘宇,刘威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环境育人背景下的中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
——以泗阳县界集中学为例
刘宇,刘威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以泗阳界集中学为例,探讨环境育人背景下的中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分析了项目的场地特征,提炼了校园绿地的设计元素,并结合界集中学的周边环境和校园的历史文化进行功能分区和主要景点设计,研究环境育人背景下校园景观的设计途径,为中学校园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中学校园;环境育人;景观设计
校园是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场所,积累着学校的传统和个性,凝聚着学校的历史、精神和文化[1].随着中小学校园由“功能性—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功能性—教学—文化性—社会性”模式[2],原有的理论布局和规划调整已无法满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缓解学业压力、激发灵感思维的“环境育人”功能.本文以江苏省泗阳县界集中学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育人理念在中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期为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1 环境育人理念在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中的意义
校园环境形象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环境,它承受着校园使用者的种种需求,呼应着他们的各种行为,是学生接受知识、拓展社交、奔赴理想的场所[3].教育是从人的内心开始,并应充分运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而不是像给电脑输入数据那样简单[4].中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景观设计师应该结合其爱玩的天性,设计出易于接受而又印象深刻的场所,所配置的设施及映射出的场景都应与学生的心性、习惯相联系.但目前中小学校园绿地中多出现“灰空间”现象[5-6],即规划的校园绿地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课余娱乐、学习的需要,在课间以及其他时间,学生更多地是待在教室.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环境育人理念在中小学校园绿地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显得及时和必要,也必将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位
泗阳县界集中学位于界集镇界曹路与迎宾路交叉路口西北侧.本次设计范围是学校入口的中心绿地和其他建筑附属绿地,主要由3块绿地组成,分别为长50 m、宽20 m的长方形区块,长宽各20 m的正方形区块和学校报告厅旁的附属绿地,占地面积约3 000 m2.
2.2 周边场地分析
基地南部为没有进行硬化的操场,西面为学校报告厅,北面为两栋教学楼,东面是学校主入口.四周都是公共活动空间,基础设施较齐全,并且富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校园入口外侧是一条双向的界曹路,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极易造成人流拥堵的情况.南侧操场由于场地道路没有硬化,易发生扬尘,可设置防护林带,改善局部环境.在学校围墙周边可种植乔灌草结构林带,以削弱界曹路噪声的影响.原有绿地功能划分不明显,园路设计单一且数量较多.地面硬化面积较少,没有留出足够的人群集散地.
3 界集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3.1 设计元素
整个场地由两条景观轴线和方圆广场组成,通过游览路线将入口小广场中央花境、方圆广场、校园历史纪念区等串联起来(见图1).
3.1.1 入口小广场与校训碑设计区东入口用3道石制的景墙经过有秩序的排列营造出厚重的庄严感,中央场地放置一组石质景观以增强历史感与观赏性.校训碑位于右侧,全身由大理石组成,以突出校训威严高洁的地位,并且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人群集散地.
3.1.2 中央花镜与游步道游步道由入口小广场延伸而来,路面铺装防腐木与鹅卵石,暗喻求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游步道中央是贴地花境,统一花色红色,构成景观中心,突出主题思想“自主”.
3.1.3 主题广场主题广场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广场主题为“自律、自主、自强”.广场元素由方圆组成,所以定名为“方圆广场”.方圆即规矩,寓意为做学生要以方圆自律,规范言行,自主自强.同时也有作为集散地的作用.
3.1.4 学校历史纪念区纪念区由报告厅南侧的绿地与中部设计区的西南部分组成.范围内以绿地为主,植被有华山松、黑松和罗汉松等.人工构筑物由一组雕塑组成,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构筑物,以营造雕塑主体形象,烘托古朴典雅氛围.
3.2 功能分区与节点设计
本次校园绿地环境设计根据基地环境,由2条游览路线构成,一条沿绿地外延展开,另一条游览路线是绿地内的景观轴线.在景观轴线上分布景观节点,外沿则是分布景观花境和主题构筑物,突出局部重点区域.各景点连接形成不同的景观分区,分别为东入口小广场及校训碑、中央花境游步道区、方圆广场东部区、方圆广场西部主题雕塑区、校园文化历史纪念区(见图2).
3.2.1 东入口小广场区及校训碑考虑到学校校门外只有一条交通干道不利于人流疏散,所以采用扩大入口区的方法设计一个小型的人流集散地.同时也可以突出局部重点,强化主体,起到引领游览、疏散人群的作用.该处的小广场空间由南侧的三重矮景墙、中央的景观石组以及北侧的重点校训碑围合而成.场地被外围的生态群落包围,主要植被由彩叶树种和一些常绿树种搭配而成.校训碑载有界集中学的校训,为这块场地的点睛之笔,强化“自律、自主、自强”的主旨.地面铺装则运用现代自然的铺装风格,在外延采用碎石铺装以弱化边界,衔接起绿地花境,使之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协调(见图3).
3.2.2 中央花镜游步道区中央花境所在区域位于视线焦点处,所以花境颜色使用单一的红色.两侧游步道及向外延伸的汀步主要起到分流人群的作用.
中央花境为开敞空间,外形为长方形,连接着方圆广场东部区域,起到过渡、分流人群的作用.游步道的铺装材料由沙石与防腐木组成.道路下铺沙石构成软化基座,上部按照步伐距离等距铺设防腐木制成的踏板,用来控制行人步伐速度,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欣赏到自然花境之美,同时在游步道内侧铺设一条景观石凳,方便学生休憩.
游步道两侧设有圆形步石,圆形造型在契合方圆主题的同时,还可柔化绿地与铺装的边界,使景观分布错落有致,而层次丰富的景观可以使空间更有趣味性[7].圆形步石布置自然花境,起到承接入口广场与中央方圆广场的作用,形成整体统一协调的氛围.由于中央花境布局为长方形,为了强化对称效果,在其四个角落使用乔灌木组合的植物配置,也起到一定的背景作用.
3.2.3 方圆广场东部区域方圆广场东部是整个场地的重点区域,其内包含了整个校园绿地的大部分景观元素.同时作为空间主体部分,其植物种类也较为丰富.
广场东侧空间由一组主题景墙围合而成,当延伸至南侧时逐渐发展为挑檐的现代景墙.景墙造型灵感来源于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书籍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陪伴学生的最亲密的伙伴,所以用书籍造型的景墙突出广场的文化主题,协调学校学习的氛围.相关研究表明,透景的设计手法还可以增加观赏者的空间感[8-9].
挑檐景墙分布于南侧绿地两边,形成空间上的对称感.为了加强现代感,在南侧入口的北侧构筑60 cm高的矮墙,北侧则用高度不一的景墙围合成一个种植区域.其风格与外侧的景墙相似,暗含外圆内方的含义.景墙高度由外及内逐次增高,外侧为40 cm,可为隐含的座椅,内部延伸部分则由充满中国风情的木格间填补空,塑造新中式手法,烘托校园的悠久历史.地面铺装通过局部圆形铺装与大局域方形铺装形成对比,加强对立感,起到吸引视线的作用,突出局部中心.
广场西侧为了与方圆广场东侧相呼应,植物配置颜色应趋于相同.采用竖向木栅栏的设计,配合竹子的造型,在竖向空间上表达出简练的风格.西北角外侧的道路平时人流量较大,所以将西北角设计成开放空间以减缓人流压力,并能增强校园绿地的通透感.西北侧由于靠近教学楼,为了减少噪声和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设计成植物群落,形成一个绿色生态的植物隔离带.
3.2.4 方圆广场西部区域及主题雕塑方圆广场西部区域主要由中央圆形平台、外侧环状道路以及报告厅南侧附属绿地组成.中央圆形平台为主题构筑物.中央则预留出一块方形绿地用来安置主题雕塑“斗拱”.基地南侧是南部入口,采用彩叶树种和秋季红叶树种突出局部重点(见图4).
广场造型为外圆内方,中心安置一个斗拱雕塑,斗拱既承载着建筑的支撑作用,又代表着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10],寓意中学生涯的重要性.广场取名“方圆”,布置于南部入口的景观墙上,方圆即规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观.所以本次设计围绕“自律、自主、自强”展开.南部入口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节点需要突出主题思想.
学校历史文化纪念区位于报告厅周围,作为游览视线上的最终节点,此地视线以古典优雅为主.在报告厅南侧安置一组主题雕塑,雕塑后方种植较高大的树木,起到收揽视线的目的.同时也符合报告厅庄严肃穆的形象.学校历史文化纪念区与中央广场之间被一组景墙与花镜隔开.学生无法通过绿地直接离开,从而避免造成花境的破坏.
4 结语
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校园环境又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要对环境育人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将环境育人理念充分体现在校园规划设计中.界集中学的校园设计在满足学生天性的基础上,规划出一个景色优美而又具有浓郁学习氛围的认知场所,并且与原有的校园文化保持和学校传统紧密结合,较好地凸显了环境育人的功效.
[1]沈关龙.校园绿地的功能和特点[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2(3):101-103.
[2]潘冬梅,李艳平.论小学绿化与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J].河北林业,2005(2):34-35.
[3]王宜军,曹磊.中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实践探索:以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6):163-167.
[4]裘鸿菲,高翅,吴雪飞.撷校园文化,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2(2):60-62.
[5]汤科,陈琼琳.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46-48.
[6]潘颖宜,甘德欣,汤如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1):58-60.
[7]陈义为,龙岳林.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5):65-66.
[8]刘振林,刘莉.北方中小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探讨[J].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1):32-37.
[9]王玮,董靓,王喆.国外中小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主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2):302-305.
[10]卢圣.植物造景[M].南京:气象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邓天福)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 space in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Siyang Jieji School
LIU Yu,LIU Wei
(School ofCivil Engineeringand Architecture,Suqian College,Suqian 2238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Siyang Jieji middle school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site and refine the design elements of campus green space,by which,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chool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carried out are functional subarea and design of the main attractions,along with the discussion on the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approach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iddle school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middle school;environmental education;landscape design
TU984.14
A
1008-7516(2016)05-0038-05
10.3969/j.issn.1008-7516.2016.05.008
2016-07-24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16YB186)
刘宇(1981―),男,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园林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