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现状调查
2016-03-06郝建平
郝建平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3)
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现状调查
郝建平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3)
体育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分化了人们体育参与的形式和运动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推进居民参与生态体育运动的发展。结果认为,鄱阳湖城市圈居民体育健身现状的总体趋势良好,但在体育制度保障、生态体育健身设施、体育组织服务等层面需要调整和完善。最后,提出了加强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的建设性路径。
体育参与;生态体育;生态经济区
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从盲目的体育健身逐渐过渡到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追求,生态文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加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在倡导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遵循生态文明规律,避免体育活动本身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促使体育运动向无污染、公正、科学、和谐、文明的生态体育方向健康发展。
1 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现状
1.1 环鄱阳湖城市圈居民对生态体育的认识
生态体育这一理念自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提出以来,环保与生态问题成为申办奥运会等大型竞赛活动的重要指标并赋之于实践,此后,体育转向生态体育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生态体育提倡生态文明的规律,倡导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体育活动本身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破坏。人们对生态体育运动相关知识是否了解,对环鄱阳湖生态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思想引导作用,使人们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保护生态。在被调查的居民中,对生态体育“仅听说过”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56.3%,其次是“比较了解”,占34.0%,“完全不知”的比例最低,仅占9.7%。这表明居民对生态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认知。其中,值得注意是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并不知道生态体育的具体内容。这说明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在普及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推广宣传的策略与力度应还有提升空间。
1.2 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在运动需要的推动下促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从动机建立在个体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体动机和社会动机。在被调查的居民中,在是否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问题上,有81.6%的居民认为“很有必要”,16.3%的居民认为“无所谓”,2.1%的居民认为“不需要”。造成不愿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因素有无闲暇时间、缺乏技术指导、体育消费高、城市体育设施的缺乏、锻炼内容不适合等。这说明对那些不选择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来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今,全民健身如火如荼,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见,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是社会需要,与国家的发展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从这一方面来看,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具有社会性动机。在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问题上(表1),大多数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分别占24.4%和29.2%。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有21.4%的居民是出于身心健康需求而选择了健身活动。
表1 居民参与健身运动的目的
1.3 居民参与健身的场所和组织形式
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选择公园、街道、广场或山林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占参与体育活动总人数的43.2%;其次是学校、行政部门和社区场地,分别占参与体育活动总人数的11.7%、1.8%和15.4%;居民选择收费的健身场所健身的比重占参与体育活动总人数的37.9%。运动项目排在前 5 位的依次为跑步、步行占 20%,登山占 11.3%,广场舞健美操占16%,球类占18.3%,水上项目占18%。根据数据显示,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选择简便、对场地要求不高、低消费的运动项目为首选。从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组织形式来看,与朋友一起活动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37.3%;其次是个人自由活动者,占34.4%;与家人一起活动和单位组织活动,分别占15.1%和9.8%;社区组织活动比例最低,仅占2.8%。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场所大多在方便、免费的公共场所,多以个人活动为主,单位和社区所组织的活动较少,更多看到的是体育锻炼的“草根现象”。这也客观体现了3个现实问题:一是谁来组织、如何组织;二是运动的效果如何评估;三是产生经费如何解决。
2 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路径
2.1 环鄱阳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
生态体育可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还可以增强人们生态意识,唤起人们保护地球的爱心。挖掘—开发—发展环鄱阳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体现自然环境特色的项目。在不同的环境,开发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也不同。环鄱阳湖生态城市圈自然资源丰富,大致可分为水资源、山体资源、森林资源、文化习俗资源等。以环鄱阳湖人口为主要调查参与对象,根据环鄱阳湖城市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现阶段利用其有利条件开展的生态体育项目。
从表2可知,依托环鄱阳湖等水资源自然条件,开发的水上生态体育运动项目有:皮划艇、龙舟、水上俱乐部;依托森林自然条件,开发在森林中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有:武术、健身操、跑步等体育项目;依托环鄱阳湖城市圈山体自然条件,开展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有:定向越野、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等项目;依托环鄱阳湖城市圈习俗文化,开展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有:舞龙舞狮、龙舟、马术、风筝、高脚马等项目。依托环鄱阳湖城市丰富的自然条件、风俗习惯以及独具特色的客家生态体育,利于开发环鄱阳湖城市圈具有特色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使环鄱阳湖生态体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环鄱阳湖经济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性,进而推动全省经济以及生态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江西崛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2.2 建立和完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
在适宜环境下开展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非常重要,各种自然资源在很多城市圈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环鄱阳湖城市圈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著名的有庐山、三清山、九连山、鄱阳湖、瑶湖、艾溪湖等。开发生态体育运动项目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利用环鄱阳湖自然条件,有效开发出适合本地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划龙舟比赛,高脚竞速,舞龙舞狮等,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开发相结合,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们参与的同时,让越来越多人知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这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起到促进作用。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在社会体育中处处存在浪费资源的现象。例如,“人工高尔夫球”运动,很多现代化城市都在开发高尔夫球场,然而人们为了开展高尔夫球项目,圈占大片土地,开山挖地填湖,这种行为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不符合当今社会低碳生活的理念。在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应当以节省为原则,以低碳为前提,有效利用环鄱阳湖城市圈的自然环境资源,而不是追求和效仿别的地区,引进本城市圈没有或少有的资源。又如,开展生态体育旅游项目,作为当代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和生态体育产业的新领域,人们在进行生态体育运动时,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亲自体验生态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这就是生态体育旅游有着独特的发展潜力。
2.3 构筑三位一体体育健身运动模式
环鄱阳湖地理自然环境丰富,成为环鄱阳湖打造生态运动品牌的“洪荒之力”。但是现阶段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形式单一,设施场地不足,参与人员不多,导致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现状不乐观。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要依托环鄱阳湖城市圈多样地理条件,开发适合本城市圈人民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生态体育运动项目,使环鄱阳湖生态体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大对“环山”“环水”“环湖”等公益性健身场馆和休闲场所的开放力度,创造条件为一些公共体育场所提供免费使用。逐步完善以单位体育模式为主体,个人体育模式和城市社区体育模式为辅的三位一体模式。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虽然政府及单位的组织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的是让全民能够自己经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而不是某一组织某一时候组织大家一起锻炼。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要尊重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制定适宜发展的合理项目、内容,使全民健身真正在全民当中得以普及和发展,同时加大生态文明的知识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生态体育知识的掌握,使人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表2 环鄱阳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一览表
3 结 语
环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应遵循生态文明的规律,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人口为主要参与人员,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生态城市圈的各种自然、文化资源,使得人类、体育和环境和谐发展。开发环鄱阳湖生态体育运动项目,弘扬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彰显环鄱阳湖城市圈的自然条件优势,加强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促进环鄱阳湖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环鄱阳湖城市圈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
[ 1 ]傅华. 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5-197.
[ 2 ]谢雪锋,曹秀玲. 我国生态体育研究现状与思考[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1):22-24.
[ 3 ]胡彩凤. 浅析重庆市高校生态体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D ].重庆:重庆大学,2011.
[ 4 ]田祖国,饶云鹏.发展迷住传统体育作用,促进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3):6-8.
G812.4
A
1674-151X(2016)11-13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1.074
投稿日期:2016-08-2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鄱阳湖城市圈生态体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Y1414)。
郝建平(1980—),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