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家学写作

2016-03-05赵福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虞国后母晋国

赵福海

历史典故:闵子骞单衣顺母

追根溯源: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闵子骞早年丧母,他的父亲娶了后母,又生了二子。后母给自己生的儿子穿上棉絮做的冬衣。后母妒恨闵损,给他穿的是芦花填充的冬衣。父让闵损驾车,闵损因为身上寒冷不堪而失控,连驾车的皮带子都掉了。其父察知了此中的缘故,便想要休掉闵损的后母。闵损说:“母亲若在,只是我一个儿子寒冷;母若离去,三个儿子都寒衣单薄。”其母听到后,后悔不已,从而改过。

名家运用:闵子骞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韩非子·喻老》

学生运用示例:先秦时有闵子骞,无法改变拥有刻薄继母的事实,他不曾抱怨,而是以自己的善心感化了后母,不仅后母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善待子骞,子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了乡里。魏晋有囊萤映雪,家贫境苦虽不可选,但通过努力也能改变。天地为你设下了无限障碍,而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走出困窘。人,要改变人生,需扎根土里,发挥能力,使自己游入天际。——2015年湖南卷考生《扎根在土里,亦游走入天际》

成语典故: 唇亡齿寒

追根溯源: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

文本翻译: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

名家运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仔仔细细推敲一下“唇亡齿寒”这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正如宫大人所说,“虢,虞之表也”。从当时的地理位置来看,虞国处于虢晋之间。对于晋国来说,要想攻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对于虞国来说,虢国在虞国的外围,好比是嘴唇,具有无形的保护作用;一旦虢国为晋所灭,虞国就好像牙齿失去了嘴唇一样,孤零零地暴露了出来 。说理真可谓切中要害,生动形象,恰到好处。只可惜当时虞公受利益迷惑,没有采纳宫大人的谏言,最终留下了“假道伐虢”的成语,让后人思索。

那么,“唇亡齿寒” 与现实生活的矛盾,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唇亡齿寒”在故事中不过是一个假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语气,而不是生活实情。它是宫先生为了讲明厉害关系,临时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谚语而已。然而就这句谚语来看,也采用的是一种文学手法,是随即打的一个比喻罢了。——酋黄《漫议“唇亡齿寒”》

学生运用示例:因为聪明,很多时候会孤军奋战;因为老实,大多时候则需要与他人合作。离开众庶,则无英雄;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齐头并进才能移山填海!唇与齿是相依相存的,嘴唇没有了,牙齿自然会觉得冷。很多时候,一些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的群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承担外来的压力。虞公虽然很聪明,但没有意识到团结的力量,最终只能自食其果。——2015年四川考生《老实与聪明》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虞国后母晋国
所有的好终将被看见
唇亡齿寒
捅破那层窗户纸
翳桑之报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假途灭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