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2016-03-05谢业凤
谢业凤
摘 要:在就业压力逐年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基于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行培养。本文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培养措施,以期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4
创业是一件十分系统、庞杂的事情,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但是,当前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以及技能培训并不到位,不少学生空有创业想法,但缺少创业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其能够对创业形成全新的认识。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目标模糊不清
目标模糊不清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进行创业精神培养时,没有明确培养创新精神的重点。某些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而某些高校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上。这些培养目标都较为单一,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2.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时候,应该具备针对性和系统性,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两者都比较缺乏,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仅课程编排随意,不具备科学性,而且各课程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无法构成一个系统。其次,创业精神培养局限于课堂,缺少实践活动作为指引,导致创业精神培养体系只有理论结构,没有实践基础。
3.师资力量缺乏
虽然大学生创业已经出现较长时间,也有不少高校设立了专项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但是总的来说,高校仍旧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来开展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工作,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活动,不少教师都是就业辅导处的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创业素养。
4.脱离实际
创业精神培养脱离实际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高校在展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时,对市场实际缺少调查,没有对各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分析统计,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并不贴合实际。
5.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
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弊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导致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得不到正确反馈。高校无法及时正确获悉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情况,也就无法及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进而导致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成效日渐低下,无法取得预期成果。
二、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措施
1.明确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目标
明确目标是进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首要任务,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而言,培养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转变教育理念。在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理念也应该随之作出改变,从纯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其次,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其他专业课程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相关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创业精神培养的特点,以便形成正确的培养目标。最后要突出并完善创业精神的培养目标。创业精神不仅应该包含对行业的认知、对形势的辨析以及心理素养,还应该包括专业技能、创业规划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综合这些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创业精神培养目标。
2.优化培养模式
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优化培养模式是提高培养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将教学管理、教学监控以及教学评估等系统的工作融为一体,实行弹性学制,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和范围,以便学生能够实现多样化发展。第二,对专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在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不少传统专业已经开始被社会所淘汰,对这些专业就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符合。第三,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各大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是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专业选修课为辅助,这一课程体系已经沿用了多年,与时代发展逐渐出现脱节。因此,应该加强对行业趋势和学生兴趣的考量,设置弹性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加有用的知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成效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师资队伍的实力不断提升,才能实现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专业人才的引进。创业精神是很系统的一门培养课程,其不仅包括理论教学,还包括实践学习。因此,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专业人才组建创业精神培养团队,使大学生得到最专业的培养。其次,加强市场调研和行业辨析。进行创业精神培养的教师应该对市场发展和行业变化进行全面及时的调研,确保能够把握行业变化规律和经济发展脉搏,将最新的知识理念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符合时代潮流的创业精神。
4.构建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开展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环境的构建:首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社会以及校园中存在一定负面舆论,对大学生创业持否定态度。因此,高校应该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创业活动。其次,打造系统的创业服务工作体系。创业精神培养只是创业服务工作体系的一个构成环节,高校需要在创业精神这个环节之外,加强对其他环节的建设,以便创业培养能够形成一个整体。诸如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团队构建等。最后,加强创业资金支持,资金是创业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创业构想才可能付诸行动,才可能变成现实。
5.重视创业精神教育
创业精神的培养应该得到高校的重视,并被纳入正常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以此开设新的专业,以便贯彻创业精神培养,使其达到与其他学科同等的水平。这就需要高校对创业精神培养足够重视,在各种规章制度或方案规划中明确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都对创业精神的培养重视起来。不仅如此,其还需对创新精神的课程体系进行设计。设计创新精神课程体系,可以将创业精神作为核心,以创业能力培养、市场开发、团队构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课程作为支撑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精神教学体系。
6.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评价体系,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进行构建。在理论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市场趋势分析、行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评价,确保大学生能够建立完善的创业精神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团队构建、项目规划、市场考察等方面的评价,以便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精神的锻炼和树立。
大学生创业正在从趋势演变为必然,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创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一条出路。基于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以便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 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1,(3):68-69.
[2]丁越兰,骆 娜,王京京,等.大学生创业精神内在层次性与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