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题与数学课堂相伴而行

2016-03-05万家莉

求知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费创设思维

万家莉

中图分类号:G633.65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09-09

一、循序渐进,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

教师们在创设课堂问题时,首先要从难度上对问题进行科学界定。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必然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会给接下来的教学,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开展造成障碍。而如果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便完全失去了问题提出的意义,反而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问题难度,是非常值得教师们研究的。

例如,我曾经为学生们设计过这样一道习题:图中是以O为原点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OB=90°,OA=3cm,OB=4cm。点P和点Q分别为AB和OB上的动点,并同时从点A和点O向点B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移动时间为t/s(0≤t≤4)。(1)过点P作MP⊥AO于M,求证:—=—=—,并求点P坐标。(2)求△POQ的面积S(cm2)与移动时间t(s)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t取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3)当t取何值时,△POQ是直角三角形?很显然,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递增的。前两个问题的设置,既是为了逐步带领学生思考引出对最后一个问题的解答,也是巧妙构建出一个难度梯度,便于学生接受。

在笔者看来,课堂问题不怕难,关键在于怎样让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深化,必然与知识难度的升级紧密相连。为了让有难度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出现,又为了让学生们得以顺利地接受这样的问题,教师便需要把握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难度较高的问题出现之前,先安排一个或多个铺垫性的问题,为学生思维搭建起过渡的台阶,这样一来,最终问题的提出也就不会显得突兀了。

二、联系实际,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创设问题

除了问题难度这个外在因素之外,教师还需要从问题的内容这个内在因素上进行考虑。问题的内容是什么,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于探究该问题的兴趣与热情。然而,课堂问题的核心内容一定是与本次教学内容相一致的。

例如,在学习方程内容时,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当前居民的生活用电基本价格是0.4元/千瓦时。当一个月的用电量超过了m千瓦时的时候,就要对超出的部分加收70%的基本电价。那么,如果小丽家一月份的用电量为84千瓦时,且该月电费总额为30.72元,则m的值是多少?如果小丽家二月份的平均电费是0.36元,那么,小丽家本月的总耗电量是多少?所应当交纳的电费又是多少?这个计算电费的情境是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家对这样问题的出现丝毫不会感到陌生。虽然思考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触方程的学生们而言略显复杂,但大家却丝毫没有抗拒的感觉。

三、亲身参与,在教学活动基础上创设问题

为了成功构建一个充满有效问题的课堂,只有足够数量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们没有一个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任何科学的课堂问题构造都是于事无补的。所以,为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维热度,笔者经常会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通过活动为学生热身,预热学生的思维,同时将要思考的问题告诉给学生。

例如,在开始教授方差内容之前,我便在课堂上组织了一个“明星秀”的课堂活动。我提前选择了两组男生,每组四人。第一组的四个人身高差距不大,第二组四个人的身高则参差不齐。两组男生登场后,我请他们模仿偶像组合F4,并分别演唱金曲《流星雨》。表演过后,我请观众们投票选出舞台效果较好的一组。大家纷纷表示:身高差距不大的一组看起来更为协调。当我告诉大家,其实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相同的之后,大家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其中产生着影响呢?方差的内容就此引出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课堂活动,并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很多时候,只是通过一次简单的参与,就能够达到顺利创设课堂问题的效果。

数学课堂不能没有问题。学前问题的存在,推动了数学思考的开始。学后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学习效果的完善。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问题让数学学习过程像一台永动机一样持续向前;也正是随时出现的问题,从每个细节上检验着数学教学的质量,鞭策着师生们不断完善与提升。让我们充分运用问题这一武器,让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充满课堂,助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电费创设思维
创设未来
女孩的“电费零食”
电费核算在电费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供电企业电费复核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研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1/8澳大利亚人付不起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