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认知
2016-03-05陆永浩
陆永浩
关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认知
陆永浩
(作者单位:潮州市广播电视台)
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大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平民化题材赋予了我国电视纪录片新的色彩和独特的价值。当纪录片在影院或其他媒介播出时,不在于观众看后马上了解到影片所要表达什么意义,而是能让观众看后慢慢地去品味领会和思考,这才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本文仅就纪录片的创作谈谈自己对电视纪录片的几点认识。
电视纪录片;剪辑;真实性
1 纪录片的含义
什么是“创造性纪录片”?刚开始接触纪录片创作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纪录片——纪录真实的故事,在影片创作过程融入创作者创造性的思维和创作情感。”后来在一次纪录片创作培训课程中,来自希腊的导师乔治为笔者解开了迷惑“从事纪录片创作应该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拍纪录片的,而不是以一个推广者的角度来做纪录片。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必定具有思想新锐、视角独特、内容别致、样式新颖、有先锋意识等特点,题材选择、文稿撰写、拍摄取景、音效音响、音乐、灯光、编辑及后期包装都必须到位。纪录片不只是简单地对现实进行复制和描述,它的使命还包括对客观真实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予以艺术化的表达和呈现。
2 纪录片的特点分析
2.1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的核心是故事性,但其所讲述的故事是基于客观事实上的故事,不是随意杜撰出来的,而是通过艺术性的排列有机组接出来的,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就是一部纪录片的灵魂所在。纪录片的故事应如何组接?通过对大量的优秀纪录片的观摩及日常工作的经验积累,使笔者清晰地认识到:纪录片并不一定要以现实时间的发展为序,而是可以随意调整的,只要让它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进行就可以。同时,在某个时间点设置一个气口,去讲述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事情,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持观众的兴奋点。在故事陈述过程中,在下一个场景有了新的信息传递,而所有展示的画面信息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而所有的事件不是阻止故事主角达到目标就是为了帮助主角达到目标,这样才能使故事跌宕起伏。央视纪录片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的真实性”,但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只是相对真实,而这种相对真实必须依靠于对故事的认知。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不仅仅是对客观现实的呈现,因此它并不能做到绝对客观。在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人为主观因素。首先,前期策划,对故事题材的选择就是主观的——为什么“我”要讲述这个故事而不是讲述那个故事,“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什么?这是创作者在拍摄之前必须考虑到的。拍摄期间,画面的取舍、镜头的构图、景别的调度……都需要拍摄者进行选择。所以,电影理论大师巴赞倡导长镜头理论,保证画面的完整性既是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实,也是对观众自主权的尊重。进入后期编辑后,镜头剪辑的取舍和排序也表现出制作者的主观意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真诚”地投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中,深刻地感受、理解被拍摄者的情感、个性、特征,理解被拍摄者的所思所想和言论、行为,准确地判断乃至预测被拍摄者生活中即将发生的事情,及时跟踪纪录,恰当地截取和选择观众希望看到的镜头。这也正是纪录片创作者初期所要学习和探索的目标。
3 结语
当前,中国纪录片尽管在技术技巧方面的发展日趋成熟,然而在纪录片人文领域的追求与塑造上,似乎还有些欠缺。本文通过对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分析与思考,希望能够对纪录片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史芸.新疆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10).
[2]曾志斌.跟踪记录——纪录片创作唯一而独特的方式[J].西部广播电视,2016(7).
[3]孟旭舒.互联网时代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趋势[J].传媒,2016(12).
[4]蔡元.真实再现与历史纪录片[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5]杨阳.受众视角下的纪录片市场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林茵茵.论当下中国电视纪实类节目的叙事趋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