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利弊
2016-03-05阳倩倩
阳倩倩
论新闻“娱乐化”倾向的利弊
阳倩倩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近年来,随着媒体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的电视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更为多样,风格更为轻松活泼、亲切自然,甚至新闻节目有了“娱乐化”倾向。新闻节目“娱乐化”的突出特点是内容丰富轻松、主持人个性活泼、更为重视受众的感受等,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盲目娱乐化导致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带有低俗化倾向,过度地将新闻做“软”使传播功能弱化,以及新闻价值导向不正确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尝试对当前“娱乐化”倾向造成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新闻“娱乐化”;价值导向;播报
近年来,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收视率成为电视台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为争夺受众,提高收视率,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调整风格,重新定位。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体现在丰富新闻节目内容、转变新闻播报风格、贴近民生等方面,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已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目。
1 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发展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全球已经进入娱乐化时代。这种娱乐化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类型日益丰富,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产生与大众文化与新闻节目的相互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传播信息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新闻节目的内容主体、传播受众是最广泛的大众,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应关注大众的需求。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应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节目形式应是喜闻乐见的。
同时,我国确立了传媒的双重属性,传媒开始走向市场,新闻节目也有经济追求。为博受众眼球,争夺收视率,获得经济利益,电视台开始不断推陈出新,在内容和形式上纷纷创新改革,“新闻娱乐化”就是其典型表现。另外,为获得更高的收视率,电视台从受众的心理出发,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越是富有戏剧性、冲突性的软新闻越能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易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其接受信息并成为该节目的忠实观众。
2 新闻节目“娱乐化”表达的特点
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轻松丰富、主持人个性突出和重视受众的视听效果。
2.1内容轻松丰富
“内容为王”是节目立身的根本。笔者通过对国内多档新闻节目内容的分析发现,节目内容特色明显。通过对节目内容进行抽样,笔者发现,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突出表现在话题轻松。例如,湖南卫视的《经视播报》节目中的“大妈组团跳广场舞”“六旬老大爷气功了得”,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中“一胎生六仔——小老虎找狗妈妈”“公交车探头吓退不少小偷”,齐鲁电视台的《拉呱》中的“雷人征婚:找个AA制老婆”等,这些话题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轻松幽默且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在遵循新闻规律,体现新闻价值的同时,将内容进行娱乐化的表达,吸引了受众。
内容上的第二大特点是版块丰富多样。目前,具有“娱乐化”倾向的新闻节目多以民生新闻为主,为让自己的民生节目脱颖而出,新闻节目致力于搭建多种多样的版块,打造丰富特色的品牌形象。湖南经视《经视播报》尝试建立了创新板块《我的新闻会唱歌》《和事佬》等节目,集音乐、风尚、时事话题等内容为一体,主持人在节目中就像在和好友聊天一样,嬉笑怒骂,娓娓道来,将微博上网友讨论的热点话题拿出来侃侃而谈,对重大突发事件也毫不避讳,直击问题的核心,与听众积极互动并截取广大网友们的意见发出提问。围绕“新”“热”“奇”“趣”的突出特点,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的《打鱼晒网》节目创设了“打鱼乱炖”“打鱼放映厅”“不许不开心”“竟有此事”等板块。
这些或轻松、或时尚、或实用的多种多样的品牌版块构成了新闻节目的典型特色。
2.2主持人个性突出
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不仅体现在内容中,还表现在主持人鲜明的个性和主持风格上。为了突出节目风格,主持人也在积极转变播报方式,突出个性,在语言内容和播报态势上下了功夫。
在语言风格方面,主持人的语言特色更为鲜明富有幽默感,点评新闻时简洁口语化,语言内容也颇为丰富多彩。例如,湖南经视《经视播报》某期节目中主持人就说出了“万水千山总是情,乱砍乱伐行不行”点评关于乱砍乱伐的故事,还有“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等,幽默诙谐的表达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事件变得更加亲切生动,幽默活泼。
此外,除了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外,主持人的播报态势也极具个性化。主持人摆脱了原本“字正腔圆”的“播音腔”,在面向观众进行播报时“放开了手脚”。主持人会因为新闻事件表露自己爱憎分明的情绪,会潸然泪下,也会拍案而起。在此过程中,他们能让观众真切的感受到,主持人不仅仅是一个播报工具,而是一个真实存在可以和你“话家常”的朋友。通过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让新闻更有吸引人,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2.3重视受众的视听效果
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表达倾向之所以能得到受众的喜爱,除了在节目内容上有明显的特色和主持人幽默活泼的个性主持外,重视受众的视听效果也是该类节目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电视画面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多信息量的同时,视觉体验也非常重要。许多节目注重受众的视觉效果,善于通过描摹细节来展示内容。例如,《经视播报》报道张学友长沙演唱会时,在只有一分零七秒的新闻内容里,选用了大量张学友演唱会上烟花绚烂、灯光四溢、色彩炫酷的视频影像;同时,大量地选择了张学友的表情秀、灯光秀,以及跳舞的多段视频来满足观众的视觉,最后加上各种可爱的表情和文字符号,炫酷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外,伴随VR技术的问世,许多新闻类节目在现场播报、大型节目转播中将逐步引入VR,受众的现场体验感将会更强。重视新闻内容的视听结合,更重视受众的视听效果,致力于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也是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一大特色。
3 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存在的问题
市场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为追求收视率各展风采,但一味或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也容易出现新闻节目媚俗化,偏离新闻原则等一系列问题。
3.1过度娱乐化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是为了增强传播效果,但一味迎合受众的猎奇和偷窥心理,为博得受众眼球将过量新闻进行娱乐化处理将导致传播内容低俗化是不可取的。例如,“郑爽变纸片人,吓坏观众”对演员郑爽暴瘦的情形进行大肆报道,“花费亿元,他明年要做换头手术”来讲述一项解决罕见疾病的高难度手术,此类标题屡见不鲜,为满足大众追求娱乐的心理,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做噱头,虽然一时获得了高的收视率,但容易使新闻内容走向低俗,造成受众流失。
3.2硬新闻软化造成传播功能弱化
把硬新闻软化让观众更易于接受已经成为业内的“常识”。许多原本较严肃的新闻主题事件,为了做到可看性强、新闻鲜活有趣,不少记者就选取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小视角”切入进行解读。这样做有利于将新闻做活使得新闻富有生趣,但另一方面也丧失了新闻本身的严肃性和价值。在此过程中,记者着重浓笔来表达其突出点,但却未把事情的核心命中,对于观众来说,对事件的了解无异于管中窥豹或盲人摸象,接触到了这一信息但却未明就里,不能实现这一事件传播本应引起的重视以及问题的解决。
3.3价值导向偏离新闻本质
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的功能,新闻节目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还应发挥好价值的导向作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为博取受众眼球,获得较高收视率,一味追求娱乐化,忽视了其本身应有的正确价值导向。例如,2016年4月,上海冠生园董事长在景区被猴子蹬掉石块砸死一事,在新闻报道中,许多媒体向观众传达的新闻价值本该是关注身边安全隐患,但是为了达到娱乐效果,强调的中心却是“猴子砸死了董事长”这一事件的新鲜、奇特性,偏离了新闻本质。这样不仅会让逝者的家属感到痛心,还会给观众的价值观造成错误的引导。
4 针对新闻节目健康发展的策略
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竞争现状中,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既能娱乐又能让受众接受到积极健康的信息,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视听环境尤为重要。
4.1把握新闻娱乐的“度”
保证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健康发展,第一点就是应把握好新闻娱乐的“度”。
首先,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要选取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新闻题材。不能过度的对过于阴暗、偷窥、暴力的新闻进行娱乐化的传播,例如“公交车咸猪手”“男子偷窥女性洗澡”等,对于这些题材,应尽量规避,既要做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满足受众的需要,又不能让庸俗暴力、低俗琐碎的事件通过娱乐化的渲染从而成为新闻的主流。其次,主持人在语言表达方面应正确引导受众的价值导向。主持人既要传播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保证新闻信息的重要性,又要注重新闻传播形式的趣味性,客观、适当地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不要盲目的娱乐化新闻,把握新闻娱乐的度,正确引导受众。
4.2平衡信息量与娱乐性的比例
要保证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健康发展,还应平衡信息量与娱乐性的比例。平衡两者的比例,一是在新闻内容形式的表达上。在传达新闻内容过程中,应兼具重要信息的传播量和娱乐性的关系,不能一味地抒发情感、烘托气氛、获得娱乐效果,只传达能够刺激人们兴趣点的内容。二是在新闻节目内容的安排中。电视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培养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社会态度,电视在潜移默化中对受众进行了引导,电视节目应将新闻内容按照重要性进行合理编排,平衡信息量与娱乐性的比例。
4.3找准新闻价值定位点
媒体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应以新闻价值为第一标准:一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避免纯粹为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迎合受众、制造噱头而“造”新闻;二是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人文关怀,新闻媒体应关注民生、着眼当下,反应百姓呼声,聆听百姓心声并积极搭建公众话语平台;三是要做好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应以传达娱乐内容、传播低俗趣味为节目主旨,应努力传播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SSCI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J].国际新闻界,2011(10).
[2]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3]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4]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