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转新闻报道中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
——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

2016-03-05顾雯丽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5期
关键词:玩具车名誉权大妈

顾雯丽

反转新闻报道中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
——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

顾雯丽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纵观近年来出现的“反转新闻”,无论是“成都女司机当街遭暴打”事件还是“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被讹”事件,媒体最初的失实报道都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再分析热度较高的“大妈碰瓷玩具车”新闻,也是典型的“反转新闻”。反转新闻不仅会对公民造成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侵权,甚至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消解公众的耐心,麻木他们伸张社会正义的神经。

反转新闻;名誉权;新闻侵权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已逐渐进入一个信息时代。 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对新闻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新闻事件在被报道时并未经过证实,导致标签化的泛滥和关键信息的缺失,最后形成一种越演愈烈的媒介现象——“新闻反转剧”现象。该现象通常表现为一新闻事件被报道后立即引发社会关注和公众讨论,并且形成“一边倒”的意见气候,但随着事件后续报道的跟进和更多细节的曝光,人们发现事件的真相与大众的预期几乎完全相反,最后舆论倒向事件的另一方。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生产对媒体发布信息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时间是影响新闻取舍的重要考量因素,当对速度的追求演变为持续不断的“截稿时间”和新闻循环时,新闻常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使公众难以知晓事件或议题的全貌,进而破坏了新闻业为公众提供全面和丰富信息的功能[1],最后形成一种负面的媒介现象——“新闻反转剧”现象。

“反转新闻”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景象。在“成都女司机当街遭暴打”和“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被讹”事件中,媒体不仅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还强化了公众对“女司机车技差”和“老人碰瓷”的刻板印象,甚至歧视并污名化了这两个身份群体。

无独有偶,3月22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有网友上传一段疑为大妈碰瓷玩具车的视频。视频中一位操着川渝口音的妈妈正与坐在一辆玩具车面前的大妈争执。在这样的视频面前,很多网友表示这是“碰瓷新高度”,仿佛事情的真相已确凿无疑。然而剧情就在两天后反转了。据巫山县宣传部门透露,“大妈”已经78岁,事后确诊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骨折,并且婉拒了更多赔偿。

剧情的反转无疑给那些早早定义“大妈碰瓷玩具车”的媒体一记“响亮的耳光”。媒体过度迎合网友的情绪,乐此不疲地贴标签,不仅影响了传播的公信力,还侵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2]。我国法律规定新闻侵权的构成必须具备客观和主观方面要件的总和。而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名誉被侵害的事实;侵害事实与行为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行为人的行为违法[3]。

在“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中,很多媒体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肆意给视频中的大妈扣上“碰瓷”的帽子,且未经核实就转发转载,使不实信息大量传播。如此带有主观色彩的新闻标题实则假借网友之口骂人,给被撞的大妈及其家属造成了直接的损害后果——名誉在网友的口水和情绪中被损毁,并且给当事人带来了附带的损害后果——被误会后精神上的痛苦,还无法得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在以往大量的新闻案例中,“碰瓷”一词早已带有贬义色彩。使用贬义的词汇评价某人,或无缘无故指称某人的正常行为为反社会行为,以及对特定人的丑化、嘲讽、挖苦都属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之一[3]。媒体不负责任的标题不仅丑化了大妈的个人形象,还污名化了整个“老人”“大妈”的身份群体。正是由于部分媒体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了“碰瓷”一词,不查明事情真相就给当事人贴上“讹人”标签,才引导社会舆论产生“一边倒”趋势,引起网友的过度情绪化和口水战,最后借网友之口侵害当事人的名誉权。相关媒体不仅在主观上有过错,其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也有因果关系。

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措手不及,有些媒体为了迎合轻率的民意,抢夺时间上的优势,就连基本的新闻事实都不尊重,造成网络新闻的剧情反转,以及由各种反转剧情引发的媒体与网友间的相互埋怨。

在风起云涌的网络环境下,媒体应当坚守权威性底线,尊重新闻事实和当事人,尽量以公正、客观的视角去报道新闻。另外,在事实与情绪的激荡中,鱼龙混杂的网络新闻环境迫切需要法治的干预,否则不停反转的剧情伤害的不仅是当事人的权利,更是整个媒体业界的公信力。

[1]白红义.剧情反转新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J].社会观察,2015(11).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孙旭培.新闻传播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玩具车名誉权大妈
大妈
大大的玩具车
大妈一枝花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玩具车变跑车
在微信朋友圈发文骂人,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学生的思维了不起
千万不要和大妈讨价还价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若干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