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助力中国文化传播

2016-03-05

环球时报 2016-03-05
关键词:贸易赤字力量文化

环球时报/2016-03-05/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澳大利亚“政策论坛”网3月4日文章,原题:“互联网+”文化:重启中国的文化力量孔子学院、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杂技团三者有何共同点?

答案:它们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文化“走出去”表达了北京试图打造和推动“强大文化实力”的雄心,此类项目目的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据估计,中国每年投入100亿美元支持“对外宣传工作”。

统计数字和新闻报道显示,最近几年,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已更多地进入世界市场。但中国仍然存在文化贸易赤字,且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就是如此。现在,文化贸易赤字或能得到扭转,原因有两点。其一是与外国的制作和投资实体(曾经的“敌人”)协作越来越多;其二是政府推出的“互联网+”新政策。

现在,国际消费者遇到更多的中国“混合产品”,其中包括中国公民投资、所有或参与创造的国际文化产品、节目模式、品牌、媒体基础设施和服务。

收购基础设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种战略。毫无疑问,大连万达前年收购AMC、去年收购Hoyts院线及不久前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为中国文化内容走向全球提供了渠道。

中国走向全球的最新阶段是利用互联网增强文化力量。中国政府没有把互联网看做需要遏制的问题,而是认识到具有创造活力的网上文化的快速出现,可用于扩大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互联网+”政策。互联网巨头如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均不出所料地支持这个计划。

“互联网+”为全面重估中国的数字化力量提供了一个机会。其目标是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此外,它还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工业网络和互联网银行,而最重要的或许是其力图使互联网公司增加在国际市场的文化活动。

现在,文化政策圈有一种乐观看法,认为互联网的力量与中国互联网公司日益增长的金融实力相结合,将会产生影响;海外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连上网络通道,实时消费文化。现在的问题是:该数字化战略能成功争取到疑虑的“外国人”吗?▲(作者迈克尔·基恩,汪析译)

猜你喜欢

贸易赤字力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麦唛力量 (一)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
澳大利亚10月份贸易赤字15.41亿澳元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