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30例临床观察
2016-03-05钱屠萧萧符涛
钱屠萧萧 符涛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性胃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虚寒性胃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每3d贴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痛;脾胃虚寒型;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00-0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其中脾胃虚寒型胃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从2014年9月以来,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0~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此次观察所有胃痛患者均有明显的受凉史或嗜食生冷史。
1.2 诊断标准 中医脾胃虚寒型胃痛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可见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饥饿疼痛明显,得食缓解,劳累或着凉后发作加重,可伴有呃逆泛酸,心烦等症状,四肢乏力倦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虚弱[1]。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8版《内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将白芥子、细辛和肉桂按1∶[KG-*3/5]1∶[KG-*3/5]1的比例研成粉末备用。取穴:脾俞(双)、胃俞(双)、中脘、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生姜汁将药物粉末调成糊状,置于医用穴位贴上,贴于穴位即可。为防止发泡,贴2~3h即可,也可根据发热程度,提前揭掉。每3d贴一次,7次为一疗程。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1.4 疗效评定 参考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无炎性病变及溃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炎性有所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溃疡、炎性面积无缩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2 结果
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吕某,男,45岁,2014年10月初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曾于当地医院口服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未愈,近10多天来疼痛加重,空腹痛甚,食后缓解,近心窝处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镜显示胃窦部出现弥漫性胃黏膜粘液增多,且伴有灰白色渗出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依照上述方法取患者双脾俞、双胃俞、中脘、足三里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次后胃部隐痛有所缓解,食欲增加,4次后,胃部隐痛明显减轻,7次后,胃脘部无不适,精神可,食纳可,二便调。为巩固疗效,嘱其再贴2次,每周1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于温养则易发生疼痛。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外治疗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贴敷于患处(阿是穴)或者某些腧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方中白芥子温里化痰,其性走散,能宣肺气,透达经络,善消皮里膜外之痰;细辛内可上行横走,通全身之气,外可温散风寒,通经络之滞;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这三种中药皆为辛温大热之品,外用可补虚散寒,提升阳气,驱邪外出。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脏和胃腑的背俞穴;“腑会中脘”,中脘不仅为八会穴之一,而且为胃的募穴;足三里穴为胃的下合穴,也是重要的强壮保健穴。这些特定穴本身对脾胃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再配合中药贴敷,药物对腧穴具有刺激作用,经络腧穴对药物效能又具有放大作用,穴位对药物为特殊的亲和力,可以增强药物的局部吸收[4]。药物和腧穴的作用彼此互助,从而达到健脾温胃,理气止痛,调整脏腑阴阳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聂斌,罗仁翰,陈秀玲,等.雷火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1-22.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6,372.
[3] 吴慧君.艾灸配合中药浴足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14(6):144-145.
[4]马玉侠,韩兴军.中医天灸疗法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1:16.
(收稿日期:201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