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

2016-03-04郭永凤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加工制造业对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机械制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例如与机械零部件互换性相关的专业课,直接建立在机械制图的基础上。目前,机械制图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二维制图与课堂学习,三维设计已经成为机械设计不可或缺的方法,但我国现有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机械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将深入地研究我国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改进建议,为我国的机械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205

工程制图是所有工科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工程制图包含了很多方向,包括机械、建筑、平面设计等等,机械制图是工程制图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偏向机械设计专业,课程的内容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各种图元的投影、工程图的视角、零件图、部件图、装配图、剖视图等等。除此之外,现有的机械制图课程还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纳入了教学范畴,并且安排了上机实验,明确了Auto CAD制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目前,机械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三维—二维”的设计模式,设计人员一般会根据设计说明书用三维软件画出示意图,在三维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最后从三维导出二维工程图与工艺设计图,但现有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实际设计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造成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的问题,高校没有根据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实时调整教学目标,造成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问题,现有的教学体系仍然以教师为主,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课下的学习安排不明确,缺乏教师指导,造成学生课下时间浪费,下面将逐一分析我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缺陷与问题。

1.1 课程设置因循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机械专业使用的教材还是第七版《机械制图》,这本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偏向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理论与设计应用产生脱节。除此之外,现有的教材缺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没有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结构,以计算机图学为例,计算机图学是CAD、CAE、CAM的基础,同时也是计算机制图软件二次开发的基础内容,现有的教材没有涉及计算机图学的内容,因此,必须在现有的机械制图课程上进行,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1.2 教学体系结构缺陷

目前,我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采用的模式如下:制图标准 → 画法几何 → 机械制图,这种单流程的教学模式结构简单,教学目标单一,但缺少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空间设计能力不强。除此之外,现有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学习,忽视了学生制图技巧的培养,以视角的选取为例,教师在课上只给学生讲解了基本的国标三视图,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讲解欧美标准或者日韩标准的视图视角,导致学生工作后的实际制图能力较低。

1.3 教学方式缺少创新

高等教育的机械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设计能力,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同时保证学生具备相应的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传统的制图课程模式需要教师逐一讲解注意点,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大量板书与板报配合讲解,降低了课堂效率,学生理解十分吃力。

2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2.1 创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的基础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机械制图课程需要从两方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与作图表达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是需要通过机械制图课程才能培养的。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加工(CAM)是目前机械设计的主流,计算机绘图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且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成为现代制图的主要形式,必须将计算机的应用灌注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化设计的意识,将计算机制图软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打好基础。

2.3 标准化设计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制定速度加快,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机械制图的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国际标准接轨,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将标准化制图的理念灌输给学生,保证学生按照国家标准制图,除此之外,教师必须更新制图教学的标准,保持与国家标准一致。

3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3.1 多媒体CAI教学模式

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专业培训,在传统的教学中加入多媒体元素,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使机械制图教学多元化、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三维动画快速理解制图的要点,实现了“三维—二维”的交互式教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课件,以机电专业为例,教师可以制作PCB板与机械设备结合的三维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制图软件的优势。

3.2 教学模式网络化

互联网具备大量的数据与资源,这些都是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互联网引入教学模式中,以国家标准检索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查找国家标准的流程,让学生了解国家标准的查询途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使以后部分制图标准发生了变更,学生也可以快速查找,掌握最新的国家标准。

本文深入研究了现阶段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机械制图教学案例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机械制图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项目模块为载体的机械制图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4):34-37.

[2]钟志贤,孙宝福.《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制图标准”能力的实践[J].高教论坛,2015(03):97-100.

[3]李明新.信息技术下应用Solid Works软件辅助《机械制图》课程教学[J].煤炭技术,2013(03):238-240.

[4]舒宏,胡清泥,高菲.中日机械制图教材的比较及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工程图学学报,2010(04):166-171.

作者简介:郭永凤(1988-),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机械学科。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