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04陈斌胡雷雷朱兵兵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灾害

陈斌 胡雷雷 朱兵兵

摘 要: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被称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而农村地区由于防雷设施薄弱、农民防雷意识和知识欠缺,一直以来都是防雷减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雷击灾害防护工作中的问题、 保障农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当前农村雷电问题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农村雷电防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村雷电防护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村雷电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防预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170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由于其在放电过程中可以产生过高电压电流,从而对地面的人或物体造成威胁,属于不可抗拒且具有强大毁灭性的一种自然灾害,被称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防雷防电是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防雷产品和防雷工作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现代化防雷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雷电防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经济增长带来的多样化电气产品数量剧增,同时这些弱电子设备也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率,我国每年因雷电造成的财产损失在50亿~100亿,有上千人遭受雷击伤亡,其中,农村伤亡人数比较多,占90%以上,严重时还会出现火灾、爆炸和建筑物损毁等事故。对于农村来说,大部分群众防雷意识浅薄,防雷基础设施差甚至根本没有安装防雷设施,使农村处于雷电防护管理的盲区。所以农村一直处于雷击威胁中,任何一次雷电事故都将对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灾害损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雷电防护工作成为当前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1 我国农村雷电安全现状及其防护工作中存在问题

1.1 农村雷电灾害每年损失严重

随着日益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数量剧增的多样化电气产品,但是同时这些电子、电器和通信设备普及应用也增加了雷击事故发生率,使得雷电灾害呈现出了逐年上升、损失逐年增加的态势。比如2014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发生大面积雷暴天气,两名户外劳作的农民不幸遭遇雷击身亡;另外根据吉林省气象局2015年统计显示,2002~2014年间,吉林省总雷电灾害的四分之一是发生在农村。农村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最底层的落后地区,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控,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变革,同时农村的雷电灾害种类也由直接雷击、侧雷击等方式又新增加了接触电击,雷击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种种因素和条件最终使农村长期处于雷击多发事故地带,村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安全防护。

1.2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 农村雷电事故多发原因

农村雷电事故多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我国处于温带、亚热带气候区,是雷暴活动频繁区,大气候变暖增加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频率,目前为止农村区域占据的范围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也是农村雷击次数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多数农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业、招商引资和外出务工等多方式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道路、公共设施建筑物不断增加,破坏了当地区域性自然气候模式,增加了对流天气雷电暴发概率。

1.2.2 农村雷电防护工作面对的问题

(1)居住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限制。我国农村居民住所的分布具有以下几点:1)农村坐落在不同地带,有平原、山区等; 2)群居较分散;3)农村人口和地域广泛;4)房屋旁边高大树木较多。农田位于水塘、沟壑或山坡等雷雨天都是极危险的场所,农村居民长期活动在田间地头,而空旷的田间并没有安全的可避雷场所。另外在田间劳作时,农民使用的机械工具大多具有金属性,所以耕作期间发生雷雨天气,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村民生命。所以改善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和有限的生产条件是农村防雷中的一个长期任务。

(2)防雷设施基础差。由于资金缺乏,农村防雷设施不完备或者没有防雷设施,从而增加了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几率。在农村普遍存在电力、电信等线路乱拉、乱接等现象,并且没有防雷措施或者防雷设施陈旧,这些问题加大了雷击发生的可能性;农村自行建设的房屋一般不符合防雷设计标准,也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另外日益增加的电视、电话、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也增加了雷击时间发生的机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电视接收天线极易引起雷击事件的发生。若想改善农村现有面貌,需要通过多部门协作长期整改。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科普教育,提高防雷意识

由于大多农村地区较为偏远,交通、通信等均不发达,所以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也极为有限,所以做到防雷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覆盖难度很大。但即使有难度,气象部门的各有关部门也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因为防雷科普宣传的工作推行“一小步”,就能换来村民平安“一大步”,所以这种精力的投入是值得的。政府部门可在“3.23世界气象日”下乡指导,进行雷电袭击灾害演示等活动同时发放防雷宣传册子,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农村防雷知识,从损失程度方面提高防雷意识。另外,通过电视、电话、网络、媒体和防雷标语等加强防雷重要性的宣传,从而使防雷工作深入人心,提高群众的防雷意识。同时,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将防雷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化防雷义务,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雷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雷电防御能力。

2.2 建立应急预案网

针对农村雷电工作面临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政府单位要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方案可行,从而提高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这样当农村地区发生重大雷电灾害时,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相关监管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灾情,并配合气象部门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评估以及上报等工作。对于因违法行为导致雷灾事故发生的情况,要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稳妥处置灾情善后工作,减少雷灾损失。

参考文献:

[1]黄小红.农村防雷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97.

[2]吴锋利,于月东,高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133-134.

[3]陈贻亮,唐冬慧,刘树平.中国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防雷减灾对策[J].北京农业,2012(12).

[4]金利强.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途径[J].内蒙古水利,2013(01):171-172.

猜你喜欢

灾害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与灾害控制
小陇山森林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穿越灾难,鉴史明志:探索历史阅读下的高中灾害史教育
浅析地震复合灾害的特点及应急救援策略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探析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