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震复合灾害的特点及应急救援策略
2021-03-16吴爱东
吴爱东
摘要:地震复合灾害就是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引发的一系列次生灾害,重大地震灾害都属于复合灾害。复合灾害具有叠加性的特征,不同灾害产生了叠加效应。与地震同时发生的灾害称之为广义上的复合灾害,复合灾害的扩大使得地震灾害灾情加剧。基于此,本文就地震复合灾害和应急救援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地震复合灾害特点,其次针对地震复合灾害提出了应急救援策略,希望能够降低复合灾害危害率。
关键词:地震复合灾害;特点;应急救援
一、地震复合灾害特点分析
重大地震灾害都属于复合灾害,一般比较复杂的灾害都是由多种灾害共同构成的。复合灾害不仅叠加了各种灾害,同时也能够产生叠加效应,导致灾情扩大加重。复合灾害导致的灾害程度远远超过单纯灾害导致的灾害程度,对于地震复合灾害而言,需要采取积极的应急救援措施,根据地震复合灾害特征提高灾害抵抗能力,完善相应的救援工作,保证人员安全,降低损失。
(一)灾害叠加
地震复合灾害发生时,同一区一般会同时或是连续出现其他类型灾害,进而导致灾情持续扩大并加重。山地地区的地震复合灾害包括主震、余震、火灾、泥石流、爆炸等灾害,沿海地区的地震复合灾害包括主震、余震和海啸等灾害[1]。每次发生重大复合灾害时,灾害类型及其程度的增加都会导致此次灾害程度加重,而且在特定情况下,多种灾害相互作用会导致灾害程度加重或是减轻,这就是所谓的复合灾害叠加性以及叠加效应。
(二)救援困难
我国当前城市中,超过70%城市位于地震带以及相关区域,这些城市中有超过50%位于强度高于7度的地震区域。由于城市空间结构复杂,生命线工程也比较多,城市中的交通、电力、给排水、热力等基础设施分布广泛,人员密度大,经济集中,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对救援工作和重建工作都带来极大挑战。我国山地城镇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分布比较分散,交通和通信不太发达,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不高,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地理位置不佳,救援难度大。
二、地震复合灾害应急救援策略
(一)根据复合灾害评估人员
根据重大地震灾害对城镇避难所进行规划,储备救援物资,安置灾民。在对避难人数进行评估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主震和余震导致的城镇破壞程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震次生灾害和其他灾害对城镇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城市都位于地震带和相关区域中,各地区的地震灾害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程度都有所不同[2]。若是城镇发生重大地震灾害,需要根据其主要灾害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对避难人数进行评估,所估算的人数要集合各种灾害避难人数总体,设置相应的避难场所,储备物资。
(二)加大力度储备救援物资
一般重大地震复合灾害发生灾情严重,涉及的人数较多,有些居民在地震废墟中掩埋,急需救援,严重伤员需立即救治,灾害面积大,地域分布广,重灾区灾民本身基本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等都已经丧失,区域通信交通设施也受到破坏,难以掌握准确的灾情情况和物资调运,应急救援物资类型多,数量大,需求时间紧迫,等等问题都需要加大力度储备应急救援物资。
当前我国应急救援物资在储备上多采用仓储方式,就应急救援角度而言,该储备方式比较落后,若是仓库被破坏或交通无法顺利进行,会导致仓储物资失去应急救援功能。对此,需要摒弃该仓储方式,采取多渠道储备方式,比如,可以与企业和超市等签订受灾应急救援物资生产供应合同,若是发生重大地震复合灾害,合同对象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救援物资按照规定送往规定场地,同时,积极推进家庭储备物资,可以通过避难便携箱储备添加人1—3天的生活物资,灾害发生时随身携带。此外,在避难场所设置小型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基地。在城市群之间可以设置应急救援物资用于协调,根据灾害程度,开放储备途径应对灾害。
根据应急救援资源需求以及需求满足模型,所储备的救援物资需要满足重大地震复合灾害所需,按照城镇重大地震复合灾害避难人数对救援物资种类、数量进行科学计算配置,在保障救援物资完全的同时确保物流顺畅。应急救援物资也可以储备在避难场所中,城镇需要编制避难场所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化建设避难场所。在储备救援物资时,需要满足避难弱者救援要求。
(三)建立健全应用救援体系
在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时,需要保证复合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需求。同时,应急救援系统中各要素都需要具有救援功能,任何要素缺乏都会影响应急救援效果。
如图1,其是基于国内外重大地震复合灾害救援绘制的。很多国家的地震复合灾害应急救援活动都是基于抗震救灾机构指导实现的,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组织保障。有些地震复合灾害需要全国力量共同应对,例如汶川地震时,救援资源包括物力和人力资源,保障了应急救援,也为城市重建奠定了基础。
应急救援体系需要将应急救援所需的影响因素有机组合起来,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需要具有以上要素,每种要素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各要素共同为综合救援提供保障,能够降低次生灾害的影响,产生持续性的救援效果,保证救援任务圆满完成。若是该体系中缺乏任一救援要素,都会导致综合救援效果被削弱,甚至导致地震复合灾害无法应对,灾害叠加效果持续蔓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各大城市在建设应急救援体系时,必须要保证上述要素缺一不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复合灾害类型多,灾害程度大,情况复杂,应对难度大,但是为了抵御地震复合灾害导致的叠加效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本文通过对地震复合灾害特点的分析,了解了地震符合灾害情况,确定了复合灾害产生的叠加效果,提出根据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措施,积极应对复合灾害。
参考文献:
[1]范乐,王燕语,张靖岩,等.基于安全韧性分析的地震应急救援实训功能设计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
[2]汤筱麒,卢永坤,张方浩.云南省地震灾害特点和对策分析[J].城市与减灾,2019,No.129(06):56-62.
268650052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