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收藏作品

2016-03-04

旅游纵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太阳鸟学名拉丁

鸠鸽科是鸟纲鸽形目的一科。它们体型大小不一,但一般与家鸽差不多,雄鸟和雌鸟的羽色大体相似。它们大都栖息于树上、地面上或岩石间,善于飞行,迁徙性强,主要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或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食。鸽科鸟类分布广泛,除两极外几乎都能见到。

针尾绿鸠 刘璐/摄

拉丁学名:Treron apicauda

体 长:30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600~1800米的常绿林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厚嘴绿鸠 范怀良/摄

拉丁学名:Treron curvirostra

体 长:27cm左右

栖 息 地:热带和亚热带山地丘陵、

阴 暗潮湿的原始森林、

常 绿阔叶林和次生林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斑尾鹃鸠 吴荣平/摄

拉丁学名:Macropygia unchall

体 长:38cm左右

栖 息 地:丘陵地带的树林中

保护级别: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绿翅金鸠 魏东/摄

拉丁学名:Chalcophaps indica

体 长:25cm左右

栖 息 地:低地、山麓及次生林,

多 活动于森林下层植被

浓 密处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山斑鸠褚 玉鹏/摄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orientalis

体 长:32cm左右

栖 息 地:开阔农耕区、村庄等地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珠颈斑鸠 张玉梅/摄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体 长:30cm左右

栖 息 地: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

原 、草地、低山丘陵

和 农田地带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岩鸽 游洲/摄

拉丁学名:Columba rupestris

体 长:31cm左右

栖 息 地:多峭壁崖洞的岩崖地带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太阳鸟科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太阳鸟、花蜜鸟、捕蛛鸟等。体形纤细,喜食花蜜,有传粉作用,也吃昆虫和蜘蛛。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

纹背捕蛛鸟 刘璐/摄

拉丁学名:Arachnothera magna

体 长:19cm左右

栖 息 地:中等海拔的常绿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叉尾太阳鸟 宋爱军/摄

拉丁学名:Aethopyga christinae

体 长:10cm左右

栖 息 地:森林及有林地区,甚至城镇,常光

顾开花的矮丛及树木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绿喉太阳鸟 吴荣平/摄

拉丁学名:Aethopyga nipalensis

体 长:14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1500~2600米常绿

或落叶阔叶林、针阔混

交林、沟谷阔叶林和热

带雨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蓝喉太阳鸟 龙文兵/摄

拉丁学名:Aethopyga gouldiae

体 长:14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1000~3500m的常

绿 阔叶林、沟谷林、季

雨 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

交 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长嘴捕蛛鸟 邱小宁/摄

拉丁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is

体 长:15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

丘 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

常 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黑胸太阳鸟 顾莹/摄

拉丁学名:Aethopyga saturata

体 长:14cm左右

栖 息 地: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

丘 陵、山脚平原地带的

常 绿阔叶林和次生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黄腰太阳鸟 郑爱民/摄

拉丁学名:Aethopyga siparaja

体 长:13cm左右

栖 息 地: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

或 村边开阔的小树林

保护级别:中国三有保护鸟类

紫色花蜜鸟 童光琦/摄

拉丁学名: Nectarinia asiatica

体 长:11cm左右

栖 息 地:灌丛植被及林缘

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猜你喜欢

太阳鸟学名拉丁
太阳鸟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太阳鸟飞起的地方
拉丁方秘密共享方案
拉丁新风
市场上俗称“巴西黑酸枝”的树种识别利用
宜章发现太阳鸟
爱美的拉丁老师
图书中药用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和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