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红系列红小豆农艺性状的评价分析

2016-03-04华方静王乐政高凤菊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红小豆农艺性状

华方静,王乐政,高凤菊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



中红系列红小豆农艺性状的评价分析

华方静,王乐政,高凤菊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

摘要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中红系列红小豆品种9个,通过对其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鉴定新引进品种在德州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中红7号、中红8号和中红12号的抗病性、抗倒性均较强,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综合表现较好,在德州地区能够麦后夏播早熟,适宜在德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红小豆;中红系列;农艺性状;德州地区

小豆(VignaangutarisOhwi & Ohashi)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等,是豆科豇豆属中的一个重要栽培种[1],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属传统特色农作物,古称小菽、赤菽,现主产区为华北、东北和江淮地区,是出口创汇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2]。小豆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耐瘠薄、耐旱、耐涝,晚种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是禾谷类作物、棉花及薯类等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有着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3]。长期以来小豆均被看作是“小作物”,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率较低,新品种的突破难度较大[4]。

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黄泛冲积平原下游,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其次是少量的盐土和风沙土[5],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自古是农业大市,小豆、绿豆等常年保持一定的种植面积。虽然近年来小豆育种成效显著,但生产上仍以地方品种为主,品种单一、种性退化问题严重,导致小豆的商品性越来越差,因此,选择适合该地区环境条件的高产优质小豆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中红系列红小豆品种若干,采用相同的水肥管理措施,对其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鉴定了所引进品种在该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旨在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参试品种共10个,其中中红5号、中红6号、中红7号、中红8号、中红9号、中红10号、中红11号、中红12号和中红13号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冀红352为较早引进品种,由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提供,作为对照。

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4年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园进行,试验地前茬为小麦,中壤土,肥力中等。小区面积为12 m2,行长为6.0 m,行距为0.5 m,株距为0.2 m,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区外设4行保护行,小区之间间隔留0.5 m或1.0 m的走道。6月23日造墒播种,7月4日定苗,留苗密度为100 005株/hm2。观察记载生育期,收获前每小区取均匀一致的植株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株高、荚长,调查分枝数、株荚数、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之后全区收获,计算产量。

1.3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采用DPS 6.5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及生育期结构比较由表1可见,10个品种均于播种后5~7 d出苗,对照品种冀红352比中红系列品种晚1 d出苗;出苗后35~37 d进入开花期,中红6、7、8、9、10号开花较早,中红11号相对较晚,但均早于对照;开花后47~51 d成熟,其中中红7号最早进入成熟期,中红10号和中红13号最晚;中红系列品种生育期为83~86 d,冀红352全生育期为85 d。总体来看,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差异不大,中红系列品种在德州地区均能够实现麦后夏播早熟。

2.2不同品种生长特性比较参试品种的多个生长发育指标表现均一致,如叶色和幼茎色均为绿色、花色浅黄、生长习性为直立型、荚色黄白色等。苗期长势以中红5号、中红10号、中红12号和中红13号较强,其他品种表现中等。除中红13号抗病性差外,其他品种均表现抗病。中红11号、中红13号和冀红352不抗倒,其他品种抗倒性强。

2.3不同品种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由表2可知,10个红小豆品种在粒形、粒色上均相同。株高的变异范围为45.5~59.9 cm,中红系列品种植株高度均低于对照品种冀红352,中红9号植株最矮;主茎节数的变化范围为16.9~21.3节,主茎分枝数为2.4~4.1个,荚长为8.7~9.7 cm,单荚粒数为7.0~8.5个;单株结荚数为40.9~53.1个,除中红11号外,其他品种荚数均多于冀红352,其中中红12号和中红13号最多,单株荚数在50个以上;单株粒重以中红12号最高,为43.6 g,中红11号和中红5号最低,少于对照品种;百粒重以中红6号最高,为17.9 g,中红9号最低,为13.8 g。

表1 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及生育期结构比较

表2 参试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2.4不同品种产量比较由表3可知,10个红小豆品种产量超过3 000 kg/hm2的品种有5个,其中中红7号、中红8号和中红12号的产量分别达3 211.5、3 129.0、3 091.5 kg/hm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7.28%、14.27%和12.86%,增产幅度较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中红6号和中红11号与对照相比减产,中红11号减产幅度高达11.3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分别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

Note: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and lowercases in the same row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and 0.05 levels, respectively.

3结论与讨论

能否适应所引入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其商品性的好坏制约着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面积大小。该研究通过对9个中红系列红小豆品种的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红7号、中红8号和中红12号的抗病性、抗倒性均较强,生育期适中,单株结荚数和百粒重中等,产量较高,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在德州地区能够麦后夏播早熟,优势明显,可作为首选品种在该地区进行推广种植。虽然该3个品种较早期引进的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上有所改进,但因其为新育成品种,尚未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可能存在年份间产量变化大、表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比较进行确定。

高产、优质、抗性强是现代农业育种的主攻方向,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

件和土壤肥力均有所提高,包括红小豆、绿豆等小杂粮在内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改善。我国栽培小豆遗传多样性丰富,近年来小豆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除主要采用的系统选育、人工杂交及异地引种等常规方法外[6],基于植物基因组学的分子育种手段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豆的遗传育种研究中。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今后小豆栽培育种工作的重点仍要以基础研究为主,搜集更多的小豆新品种进行筛选鉴定,以优选出适合本地种植利用的优良品种。此外,应利用多种方法重点围绕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抗病虫、耐瘠薄、耐盐碱等,同时培育抗逆小豆新品种也应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长友,田静,范保杰,等.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1):109-111, 173.

[2] 张红梅,顾和平,陈新,等.小豆新品种苏红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4):63-65.

[3] 王乐政,曹鹏鹏,朱元刚,等.引进绿豆和红小豆新品种的比较分析[J].中国种业,2013(8):60-62.

[4] 周桂梅,刘振兴,陈健.小豆种质资源粒色与生育期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1):28-30,45.

[5] 曲善功,李怀军,郝建成.德州市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建议[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4):29-31.

[6]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等.小豆种质资源、育种及遗传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13,48(6):676-683.

Evaluation Analysis of Agronomic Traits of Adzuki Bean Varieties of Zhonghong Series

HUA Fang-jing, WANG Le-zheng, GAO Feng-ju(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zhou, Shandong 253015)

AbstractIn this study, nine varieties of Adzuki bean of Zhonghong series were introduced into Dezhou area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we identified the yielding ability, adaptation reaction and stress resistance of these varieties, and then screened out good varieties suitable for Dezhou area.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Zhonghong 7, Zhonghong 8 and Zhonghong 12 had higher yield and greate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lodging resistance than others; and their growth period were more suitable for Dezhou area a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were better. All the three varieties were mature after wheat harvest, in other words, they were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Dezhou area.

Key wordsAdzuki bean varieties; Zhonghong series; Agronomic traits; Dezhou area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简介华方静(1986- ),女,山东高唐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杂粮作物的栽培与育种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产业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506);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地科技合作引导计划项目(2015YDHZ41)。

中图分类号S 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2-036-02

猜你喜欢

红小豆农艺性状
红小豆价格持续上涨,后期有回落风险
红小豆长线行情向好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4年红小豆种植面积增加价格或有所回落
种红小豆致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