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2016-03-04山西省洪洞县教科局教研室王卓
山西省洪洞县教科局教研室王卓
浅谈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山西省洪洞县教科局教研室王卓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之水,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阅读态度习惯
最近微信上有消息称以后的高考分值将会有所调整,其中英语分值将会降到100分,而作为母语的语文分值将会上升到200分。“200分”这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它提醒人们要比以前更重视语文了。因此,有人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于是,让孩子学会阅读又成为重中之重了。的确,学好语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多读。多读,首先要会读,怎么才算会读?由此,我仔细研读了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写出了《浅谈如何引导孩子阅读》一文,希望能给家长及教育界的同仁们一点点帮助。
一、思想上我们要认识到读好书、多读书的重要性
中小学时期是孩子人生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敏感时期。然而,当前,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却很复杂,所以,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对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好文章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为形成孩子健康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是“润物细无声”。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大量的阅读正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广泛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成就了一代“诗仙”。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可见,我国古代的圣人、名人都提倡学习语文要靠多读书,多积累。
总之,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和人类最优秀的,同时又是最优美的心灵和头脑对话,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
二、阅读前,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前,首先要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基本保障。正确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阅读自觉性、发展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有助于增进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使阅读成为生活的自觉需要。
其次,要使孩子养成写读书计划的习惯,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的习惯,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并督促孩子留下读书心得,哪怕只是片言只语也好。)虚心向他人请教的习惯,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等。
除以上两条外,还要敢于给孩子自主阅读的权利。大胆放手,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靠谁教出来的,而是要靠他自己从阅读实践中去获得。当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帮孩子搜集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阅读不能凭三分钟的热度来维持,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施行。总之,要重视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给孩子展示自己阅读成果,交流自己阅读心得的机会,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三、阅读中要给孩子做好恰当的阅读指导,要让孩子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教师在做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视点上为孩子播下一种阅读思想,并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惟其如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精选名篇佳作再精读、精讲。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抓好课内破一卷的训练,缜密选择、悉心指导,方能实现破万卷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孩子一些方法,使其养成一些阅读的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用一生。
其次,在阅读中,还要让孩子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养成默读习惯,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学会精读、诵读,培养语感。
最后,还可以在阅读中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能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基本的表达方式。能区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等。
四、尊重孩子对阅读作品的独特感受,鼓励孩子写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体验和思考
阅读是孩子的个性化行为,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与众不同的见解发表出来。孩子每读完一部作品,鼓励孩子写出自己对作品中的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孩子并告诉孩子,这些感受必须源自文本,贴近文本,不能随意地曲解文本误读作者。否则一旦对孩子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纠正不力或总结不够,就会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总之,孩子的阅读不能是无聊的消遣,更不能有太功利性的目的。我们要相信总会有一些优美的阅读画面能深深触碰孩子心灵深处那一根根情感之弦。潜移默化之中,或许我们的阅读会让孩子多了一点点对茫茫人世的悲悯情怀。会让孩子们变得心中有爱,笔下有情。到那时,我们的语文阅读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