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研究

2016-03-04孙锦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社科类硕士生硕士

孙锦明 刘 凯

DOI:10.16750/j.adge.2016.10.011

高校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研究

孙锦明 刘 凯

通过调查发现,S大学社科类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学习倦怠突出表现在:学习目标的错位认识、学习内容的迷茫感强、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弱、学习结果的效能感低等四个方面。究其根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硕士生自身成长经历及其人格底色上的消极因素影响;二是导师对硕士生的学习成长缺乏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三是现有环境尚难有效激发和保持硕士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有必要从学生自觉、导师引领、环境支持等层面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成长与健康发展。

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导师引领;环境支持;学生自觉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近年来对研究生学习状态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硕士生存在较为普遍的学习倦怠现象[1],近半数的学生“感觉动力不足、没有危机感”[2],这与我们作为局内人的经验感知也是大体相符的。进一步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以问卷或量表为工具,以抽样调查为方法,以统计分析为手段考查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从而以量化证据确认研究生学习倦怠的真实存在,但其内在成因分析则稍显粗略,对策探讨较为笼统宽泛。鉴于局内观察与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的独特价值,我们运用此类方法聚焦高校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调查和分析他们的学习倦怠状况,深入探求解决对策并提出建议。

一、调查发现: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存在较突出的学习倦怠问题

调查中我们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专门调查某一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更具必要性和针对性。作为社科类专业的导师和硕士生,我们自然而然地把调研的焦点放在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群体上。调研中,我们先后随机访谈了3位硕士生、深度访谈了15位硕士生、专门访谈了10位硕士生导师,以一二年级研究生为主,女生人数占到六成。其中,学生访谈人数的分布情况是:教育学7人、教育经济与管理8人、行政管理4人、法学5人、社会学7人、新闻学4人、经济学3人。访谈中,我们重点了解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等层面的具体情况,同时辅以日常观察所掌握的情况而进行综合剖析。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的是,我们发现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存在较为突出的学习倦怠问题,而且问题与根源还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差异性。现将我们调查发现的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及其本质问题分析如下:

1.对学习目标的认识错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或学习动机自然成为我们调研的首要维度。对此,我们主要从硕士研究生的读研动机、专业选择、学习目标等三个层面展开深度访谈。访谈发现,在读研动机上,64%的硕士生表示自己是出于自身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实现、自己兴趣爱好而选择攻读硕士学位,但还有37%的硕士生表示自己是受到外界影响(如父母期望、跟从同学、逃避就业等)而选择读研的。在专业选择上,42%的硕士生表示自己是出于兴趣主动选择就读本专业,33%的硕士生在专业选择上显得较为被动,较多受师长、同学、父母的影响,还有部分研究生介于两者之间。同时还发现,社科类研究生普遍存在一定比例的跨专业读研情况,而在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上则更为突出,比例甚至高达70%。如果说考不考研、考什么专业是一种入学前的选择问题,那么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则是考研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访谈中,绝大部分受访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将学习目标定位为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或有一个好的出路,主要是从就业层面来考虑。事实上,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本应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就业与出路并非研究生学习的本体性目标。可见,当前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有错位。

2.学习内容的迷茫感强

调研中,我们除了关注社科类研究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认识外,还从学习内容(学什么)和学习方式(怎么学)两个层面去考察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与主观感受。就学习内容而言,受访硕士生基本上认同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去展开学习。理论学习上,受访硕士生普遍反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要读的书很多,主要按照课程开设进度,根据任课教师的阅读书目要求去阅读,但很少有研究生能说得清这些专业相关书籍的内在逻辑关系,这让他们感到较为迷茫。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部分受访硕士生表示“书很难看下去、甚至越看越糊涂”;“要看的书很多,但真正看过的书没几本”;“有的书看完了,但感觉没什么收获”;等等,比例高达73%。此外,跨专业的研究生因为要补偿性阅读的专业书目更多,所以阅读过程中的类似感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看来,社科类研究生对专业著作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模糊阶段”缺少耐心和定力,自然难以到达有意识主动阅读甚至批判反思式阅读阶段,从而影响专业功底的积累。同时,社科类专业的应用性学科特点要求研究生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尽管超过90%的受访研究生都期待“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学习,但对于如何联系实际、如何深入实践、如何研究实践,他们大都感觉无从下手、难以开展,结果也就不了了之。可见,当前社科类硕士生普遍难以容忍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迷茫感受,结果是导致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逐渐丧失专业阅读兴趣,宁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以就业为取向的公务员考试及各类资格证书的备考中去。

3.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弱

学习方式是涉及“怎么学”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调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日常观察和师生访谈发现,71%的受访研究生对自己三年的学习与科研缺乏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听从导师及任课教师的安排;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68%的学生处于迷茫的状态,也有相当部分学生把将来的就业目标直接定位为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编制,从而早早就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类备考之中;在所处空间上,42%的研究生除了上课外,大部分时间待在寝室里,经常去图书馆、资料室、自修室的学生不多,且在遭遇专业阅读的模糊阶段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把时间消耗在电脑购物、看电影、玩手机上;超过60%的学生在校内外有各种形式的兼职,有的研究生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到兼职工作上;尤为突出的是,二年级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必经阶段,67%的学生对于论文选题几乎没有头绪,更多地希望导师能直接指定选题;即便选题确定后,无论是文献综述还是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有近40%的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其中深入现场实施各类调查更是难上加难;除了专业学习与就业准备以外,极少有学生考虑在这三年中还有必要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可见,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主动性是不够理想的。

4.学习效果的效能感低

国内外研究表明,硕士研究生学习效能感不理想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感,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质量,而且对硕士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3]。无论是以往的调查,还是我们本次师生访谈调研,都发现研究生对自己学习期间的研习成效均不太满意。其中,82%的学生感觉自己的专业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真正对自己感觉满意的研究生不到20%。在论文写作上,大多数研究生是为写作而写作,尤其是受奖学金评选、毕业硬性要求等制度规定所驱动,很少有学生是围绕自己研习的焦点兴趣进行写作的,因为在专业上已经形成焦点兴趣的学生太少了。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访导师普遍反映“现在的硕士生写作能力很不理想,无论是格式规范程度还是语言通顺水平,都亟待提高”;“很多学生基本不会使用学术话语体系,表达中的口语化现象很严重”;“形式逻辑运用能力弱,论证的严密性差”;等等。从这样的评价可看出,如果导师缺乏进一步的引领与指导,将让学生产生较为明显的挫败感,学习效能感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前述方面存在的对学习目标的认识错位、内容迷茫感强、学习主动性弱等问题,也将使学习效能感低成为一个必然结果,如果这几方面不能实现良性互动,那么研究生的学习就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

尽管我们发现的研究生学习倦怠表现与以往的相关调研结果有相似之处,但在学习目标的错位认识、学习内容的迷茫感强、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差、学习效果效能感低等方面均发现有特殊性,也许这正是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情况的特殊性所在,这也是我们专门调研分析该类研究生学习倦怠问题的意义所在。而且,调研与分析中我们重点关注和讨论的是专业学习中的倦怠问题,而非宽泛意义上的学习倦怠问题,这也可以看作是本项调研与以往研究的细微差别所在。

二、根源剖析:学生、导师、环境等三类因素共同导致学习倦怠

要解决当前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的专业学习倦怠问题,首先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我们可从学生自身、导师、环境三个层面来探析硕士生专业学习倦怠的根源所在。

1.受硕士生自身成长经历及其人格底色上的消极因素影响

学习倦怠问题是反映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上“愿不愿”和“会不会”的问题。一般而言,“愿不愿”和“会不会”自然会受中小学教育及本专科阶段学习经历的影响。反观受访者所受的中小学教育,“学会学习”的口号虽然引进中国很多年,高考“独木桥”虽然在1999年之后放宽许多,但他们普遍反映自己是在“机械操练”“题海战术”“疲于应试”中度过了12年甚至更长的基础教育生涯。难怪有学者发出了“我在大学看到了中小学残酷竞争的后果”的感叹,这种后果具体表现为“在经过中小学近乎残酷的竞争,在强大的心理和生理的重压之后,他们普遍疲惫不堪,甚至身心损伤”;“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时,基本是阅读一本教材,完全是中学的学习模式”;“当真有老师布置大量的阅读时,学生们会抱怨,当老师试图组织讨论时,学生们会沉默”;等等[4]。令人忧虑的是,时至今日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依然大抵如此。经历了这样的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通过考试的形式升入研究生阶段后,研究生在学习的意愿与能力上表现出较为普遍的倦怠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受教育经历影响之外,硕士生自身人格底色上的消极成分也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不可忽视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早已揭示,人的本性中不仅有追求发展的趋势,还有回避发展的趋势,因为发展是要以努力、自律和一定程度的痛苦为前提的[5]。为此,刚从考研的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研究生们,读研第一个学期很容易对自己放松要求;等过了一两个学期,面对专业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的各种困惑、压力与生活枯燥感,加上研究生学习考核过关的门槛宽松,自然而然容易让一些自制力不强、自主性较弱的学生对专业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随之而来出现的“手机控”“兼职狂”“聚会热”也就见怪不怪了。即便不是如此,另外相当部分还有一定学习兴趣的学生也更多地投身于以就业为取向的公务员备考、事业单位编制备考之中。

2.导师对硕士生的学习成长缺乏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和指导

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实行导师负责制。因而,导师的引领与指导是影响研究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研究生招收规模的扩大,对导师数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客观上迫使校方降低导师遴选的标准与要求,大部分高校只要教师评上副教授职称即可申请担任研究生导师,有的高校甚至放宽到有博士学位者即可申请。客观上,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导师队伍数量上的这对矛盾,容易造成导师学术水平的参差不齐,自身学术水平较低的导师自然难以给予研究生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和学习指导。

从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过程来看,大部分导师对招收学生很有积极性,但在管理和培养上则不尽如人意。访谈过程中,超过80%的研究生表示无法实现每周与导师沟通一次,74%的研究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机会随导师外出调研或参加课题项目。可见,可能受行政事务繁多、课务繁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师在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与近距离学习机会提供上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就导师自身的研究状态而言,迫于大学普遍实施的年度化、指标化科研考核压力,有些导师不得不经常变换研究对象,甚至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而“独辟蹊径”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6],自然也就难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这种任务驱动式的科研工作,也使得很多社科类导师虽然口头上提倡实证研究,但行动上更多地从事书斋式闭门研究。如此研究状态的导师,自然既无时间精力,也难从多种研究方法上指导研究生开展基础性学习与研究。由此看来,导师在积极招收研究生与管理放任、指导不力上的矛盾,也是导致研究生专业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3.现有学习环境尚难有效激发和保持硕士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学生自身和导师层面的原因外,硕士生学习生活所处的环境也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环境主要涉及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的学习环境,由于外在社会环境的可控性较低,我们主要应当聚焦于内部的学习环境。调研表明,69%的学生表示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模糊,44%的学生感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近半数的学生对当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太满意,大多数学生表示本学期的学术报告是“被通知”或“被规定”去听的,同时学生们普遍对当下的人际氛围不满意;等等。

作为局内人,我们认为受访者表达的上述感受较符合实际情况。高校确实有相当部分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是停留在文本上,甚至文本本身也未必清晰;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多的是根据现有师资来安排,目的是尽可能让导师们都有课可上,自然也就难以紧扣培养目标来排课;即便课程安排较为科学合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下意识地会重点讲自己熟悉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大都是教授们专长的“大杂烩”[7],再加上不少教师并未在他所研究的那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即使认真授课也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学习内容自然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内在兴趣。大学外请专家的学术报告,很多时候并无明确而系统的计划,更多的是根据专家的活动日程临时安排的,这类比较随意的报告自然很难吸引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此外,由于有些院系在图书资料、自习场所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学生们经常是各自为政,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个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即使同一个导师指导下的学生们也难以组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难怪受访者会表示对学习上的人际氛围不满意。如此看来,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正在经历的培养过程与人际氛围,并不能真正有效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难以消解前述两个方面给硕士生带来的学习倦怠感。

三、对策建议:导师引领、环境支持,促进硕士生的自主学习

上述调研与分析发现,当前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存在的专业学习倦怠问题,源于研究生自身局限、导师指导不力、环境影响力不佳等三个层面的原因。为此,我们认为应当从这三个层面去探讨破解社科类硕士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

1.学生自省自觉,尤其应在克服自身弱点的基础上学会主动学习

避免学习倦怠产生,克服与矫正学习怠倦,根本上取决于社科类硕士生自身的知行与情意。①要求硕士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目标。尽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但不可简单用职业倾向定位取代学习目标。因为学习目标关涉专业学习本身,专业学习与学术训练到达一定的层次和水平后,将来即使不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职业,但能力的可迁移性特点将带来未来职场的出色表现与成功人生,否则就业越好越可能遭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社科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尤其应当懂得这个道理。②在学习行动上,硕士生应参考导师及相关任课教师的建议,一方面形成适合自己的有逻辑的阅读体系与阅读计划,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执行计划,从而建立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科类硕士生还应重视培养强烈的实践情怀、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其中可以参考的路径有多条,如教育类研究生应当长期订阅1~2份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专业期刊,专门追踪一两所改革先锋学校,紧密关注若干位名师与名校长。事实证明这样的追踪学习对培养实践意识和增强实践能力特别有效。③社科类硕士生自身还要特别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应该扎实掌握社会科学通用的思辨、质性、量化等研究范式,并通过作一些具体的文献述评、质性观察、实证调查来训练独立科研能力。

就硕士生学习的情意层面而言,主要涉及对人和对事两个方面。①对人方面,研究生应当具备主动精神,主动亲近、请教、求助于导师及其他老师。试想面对如此主动的学生,任何导师或老师都没有拒绝和排斥的理由,只会更加欣赏和认可,甚至更愿意提供近距离指导和帮助的学习机会;同时,研究生们在与上下届师兄师弟以及同届同学的学习交流与生活交往上,也应展示足够的积极主动姿态,如此定将收获意外之喜和良好氛围。②对事方面,研究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和保持“坚持到底、突破瓶颈”的顽强意志,尤其面对专业阅读期间的模糊阶段,面对写作过程的抓耳挠腮,面对外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应克服天生惰性与自我怀疑,增强自控自律与自省自觉。此外,研究生还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能力状况,适当扬长、有效补短,如此也将使研究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收获多多。

2.强化导师引领,科学指导硕士生确立适切的学习方向与成长路径

已有的实证调研与分析表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关注和指导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状况均具有关键影响[8]。因此,要避免和消解硕士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倦怠问题,首先必须强化导师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为此,必须解决好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意愿与行为问题。意愿是指“愿不愿指导”,行为则指“善不善指导”。就意愿而言,虽然有赖于高校加强对导师的管理,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导师的自觉与自愿。毫无疑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管理和指导研究生是导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就要求导师一方面要保持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多元激励,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研究生的适当监管和有效干预,从而改变现实中存在的“招而不管”“招而不导”现象。

就导师指导行为而言,主要涉及“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两个方面。①在“指导什么”方面,重点在于导师要结合已有培养经验,发挥往届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帮助新入学硕士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指明专业学习的具体路径。对于社科类研究生,导师尤其有必要指引他们找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路径。②在“如何指导”方面,根据调研中学生的反映以及个人的培养体会,笔者认为导师应当重点做好三件事情:一是特别重视为新入学研究生提供系列化的阅读书单,帮助学生梳理各类书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告知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旨在促进学生建立专业“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二是特别强调本专业研究方法论的讲授,并开展以具体研究方法应用为目的的学术训练;三是特别有必要为社科类硕士生的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指导与示范,对于学生学会准确使用学术语言,科学论证学术观点,规范执行格式标准,掌握投稿发表渠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优化环境支持,为硕士生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与管理服务

社会转型时期硕士研究生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不利于他们专心于学习、专注于研究。尽管浮躁拜金、急功近利、读书无用论、就业压力大等大的社会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矫正或改观的,但高校应在内部相对可控的环境下为硕士生的专门培养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与管理服务。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①高校应当立足社会发展需要与自身办学基础来选择开办专业,精准确立社科类每个硕士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用精练的语言清晰表示。②每个硕士专业应高度重视课程设置,投入足够的心力和资源去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门教材,尤其应当出台政策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实践一线总结提炼或检验升华“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知识,从而改变当前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晦涩难懂的状况。③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尝试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手段都可丰富一些,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建议根据专题需要选择特定的实践现场开展教学(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④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对于开阔社科类研究生的视野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建议硕士生培养单位改变过去“安排临时、主题随意、专家单一”的学术报告现状,按学期或学年、综合兼顾拓宽专业学习视野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聘请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前来讲学或作报告,在当前理论务虚式报告较多的背景下,适当加大聘请实践专家的比例更有必要。

就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及其相关服务而言,一方面要求高校坚持学生为本,加大投入,改善整体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同时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从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上给予支持和认可;另一方面,培养单位尤其是相关院系,应当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尤其应在导师队伍的培养、图书资料的添置、各专业自习场所的开辟、学术沙龙的开设、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

[1]赵蒙成,刘婷,母小勇.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4):77.

[2]马强,蔡茂华,刘运春.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分析[J].高教探索,2013(2):96.

[3]姜艳.试论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能感与倦怠感[J].高教研究,2011(2):20.

[4]高钢.我在大学看到了中小学残酷竞争的后果[EB/OL]. http://toutiao.com/a6232340815605661954/.

[5]朱志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124-126.

[6]孙锦明.办一流教师教育:地方师范大学的时代使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3).

[7]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8]徐国权.研究生在学综合现状调查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100.

(责任编辑 周玉清)

孙锦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南昌330029;刘凯,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29。

猜你喜欢

社科类硕士生硕士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一束光
一束光
一束光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赵燕磊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