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触发*
2016-03-04谢翊
谢 翊
(柳州市龙城中学 广西柳州 545001)
试论“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触发*
谢 翊
(柳州市龙城中学 广西柳州 545001)
探究式作文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的作文学习实践为前提,以教师策划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以作文开放式主题为内容,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参照物,通过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作文相关教学活动,表达自己,获得自我认知和群体认同。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呈现主要有两个角度,可以描述为情境设计、策划主题、引导启发、阅读分享、点评提升等环节。
探究式作文 语文教学 主体间性
对“探究式”作文的概括,是基于探究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有学者称为“研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国内学者沈在连老师提出“发现·探究·表达”(discover·develop·describe,简称“3D”)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探究式学习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倡导探究式教学;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件已经明确强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年版)》出于对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考虑,建议将探究式学习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尤为重要的是,提出在“课程总目标”中肯定了学生的能动性,认为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1]
对于初中作文教学而言,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主体间性,通过作文教学让师生共同感受和体悟自身的主体性、群体性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对学生创造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呈现方式
借鉴探究式教学的相关理念,探究式作文教学可以描述为: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的作文学习实践为前提,以教师策划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以作文开放式主题为内容,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参照物,通过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作文相关教学活动,表达自己,获得自我认知和群体认同。由于作文教学的场景、内容、目标都是以学生主体间性的触发为基础,才能展现出探究的过程,主体间性的呈现十分必要,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创始人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才是指群体性,主体之间是由于主体间性的存在才发生联系的。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呈现主要有两个角度。[2]
一方面,主体角度,即探究式作文教学的实践主体:“教师-学生”、“学生-学生”。探究式作文中,师生的主体间性交相辉映,呈现出作文教学中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的交流和认同。探究式作文不是教会学生写作,而是借由写作,教会学生发现群体中的自己、个体意义上的自己、作为主体的自己。[3]
另一方面,对象角度,即探究式作文教学所覆盖的表达对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现象等。选择探究式作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是一个呈现和彰显主体间性的过程。就如“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比喻一样,丰富多彩的外在世界,是学生获得主体间性的逻辑环节、思维起点和表达载体。学生学习作文的过程恰恰是找到自己、表达自己的过程。
二、“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的获得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 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一标准契合着多种教育教学规律,尤其是现代写作学理念,即:写作中的创造性是与个体性紧密相连的,作文内容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心灵空间,经过加工、改造、重组,重新呈现的一个世界。这正是教学过程中主体间性的获得过程,学生不是被成为学生,而是在学习中成为自己。
根据学生主体间性的获得过程,结合现代阅读学和现代写作学,笔者将探究式作文教学描述为以下几个环节:
1.行情境设计,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提升触发主体间性的感知效果。
蒋仲仁先生在《思维·语言·语文教学》中指出:“学生作文,一般有两大缺点,一是言之无物,一题到手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语无伦次,有点想写的东西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这两个毛病何尝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根源还在思维能力上。”通过精心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探究式作文的思维逻辑中,引导学生在对情境的认知中,实现自身感知的思维重组。很快,教师就会发现,面对同一问题,不同思维图式的学生展现出不同的感知内容和结果。[4]
2.策划开放主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搭建触发主体间性的内容平台。
探究式作文有既定的活动设计,也有主题导向,但与传统作文教学的区别在于主题设计的开放性。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放式主题意味着“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在开放式的主题活动中发现仅属于自己的世界,感受自己赋予世界意义的过程,表达自己感知的世界,获得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力。
3.现场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力,推动学生主体间性的自我获得。
探究式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疑和解疑中获得理解力提升的喜悦和情感表达的体验,包括拥有独特感受的幸福感、个性表达的真实感、群体认同的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感等复杂深刻而丰富的情感体验。[5]
4.专题阅读分享,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引发学生主体间性的相互尊重。
探究式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作品的点评和欣赏,促进学生对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尊重、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品味不同作品风格背后的丰富个性,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分享中经历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共鸣,获得对彼此主体间性的深刻尊重。
5.教师点评提升,培养学生的迁移力,获得正确表达的主体意识。
探究式作文,最终需要培养的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实现从知识到自我的迁移。美国写作学家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提出“所有的写作都包合一种新的表达的‘起源、发展、形成’的过程。即使你使用的是‘旧’ 的思想和第二手材料,你也为它们创造着一种新的而且是唯一的表达方式。你产生出一些完全新的东西,一些认真的、完全表达出你的性格和才能的东西。”
三、“探究式”作文教学中主体间性问题的反思
主体间性主要呈现的是自我获得,但同时也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将这一理念迁移到探究式作文教学中,则需要围绕主体间性的获得,进行教学视角的自觉反思。在借鉴吸收张孝纯老师提出的“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探究式作文教学需要从格局上引导师生进行反思,才能实现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首先,探究式作文应该围绕学生主体间性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从寻找个体小我、发现群体中自我逐渐发展为获得内心真我。正如哈佛教授哈维•李维斯所说:“好的教育不应是令人安心的,应该让学生扪心自问,我究竟是谁?我能够对世界有什么益处?初中的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思考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其次,探究式作文应该超越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学科场域,实现从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初中教学扩展到传统、哲学、伦理、社会、文化、国家等广阔视野,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社会生活的正确感知、积极参与。如同日本语文界提出“生活作文运动”的口号一样,美国语文也将文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体现现代生活中学生的非凡创意,尤其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达。探究式作文灵活的场景设计、丰富的主题选择、个性的表达效果,处处活跃着灵魂的舞蹈,时时让分享者惊艳。
最后,探究式作文教学应该主动建构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教育对象和教育背景的整体教育格局。探究式作文教学将教育影响的时间张力从学生的当下扩展到学生的未来;将教育内容从课堂、学校辐射到家庭、社区;将教学参与者从教师和学生拓展为家长、朋友、社会群体和文化族群。作文课所引发的是教育格局的巨大扩张,教育资源的主体整合。
因此,探究式作文教学并不以固化学生写作模式、表达习惯、话语环境等为目标,甚至尽力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固化和强制灌输,从学生好奇、好动的成长阶段和追求独立、标榜个性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教师创设的作文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成为写作知识的发现者、写作过程的感受者、写作能力的获得者,而不是消极的模仿者、接受者、旁观者。
[1]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2]武玉龙 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现代教育科学 普教研究》,2013年第1期,第169页。
[3]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4]沈在连:《“发现·探究·表达”——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教育导刊》2013年9月(上半月),第86页。
[5]哈维•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和师资的选择》,《教育发展研究》2007.3
**本文为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间舆论场的载体建设研究》(编号15YJA710031)的阶段论文,是项目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推广活动的成果之一。
谢 翊,(1977),女,广西柳州人,广西柳州市龙城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教法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