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好初中数学
2016-03-04康英杰
康英杰
(辽宁省朝阳县黑牛营子乡黑牛营子初级中学 辽宁朝阳 122000)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数学
康英杰
(辽宁省朝阳县黑牛营子乡黑牛营子初级中学 辽宁朝阳 122000)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为此,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初中 数学 教学措施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我在教学中作出了一些探究,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让学生在教学中不但获得知识的教育,更能获得美的熏陶。[1]
一、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
良好的情境设计能将学生的思路带进问题本身,也有利于抽象问题与具体实践的结合.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认识正数和负数”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所代表的含义,可以用游戏活动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活动,进行计分,得胜一次+2分,输一次-2分.然后教师顺势提出:“这里的+2,-2代表什么意思?”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再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这样既便于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又利于教师对接“有理数”知识的相关讲解.再如,上这一章节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即提出一个小问题:“上了初中,大多数同学都要自己管理生活费.那当你从父母那里拿到100元,记作+100,那支出10元你们如何记账?”让学生对正负数有一个整体认识。
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也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好奇心就很难引发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教师在上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概念时,可以列出两个方程:3x+y=7,x+y-1=2,然后提问:“谁知道将这两个方程组合起来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把这里的x,y解出来?如果能,怎么解?”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二元一次方程,对其有所了解,但又从未接触过方程组,因而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2]
二、利用数学中小故事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由于数学本身性质的问题,数学课往往比较枯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插入一段故事或者某些数学内容的由来、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转回课堂.当然,教师在选择故事内容时,也要加以筛选,最好是故事内容与课堂所教的内容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效果更佳.比如,教师在教“分数”这一章的内容时,可以讲述分数的由来。
三、将简单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比如在上“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个多边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并求和,加以记录.在学生多次尝试之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教师再结合多边形的特点对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延伸,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再比如,教师在上“二次根式”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拼图来理解这一节的内容.如准备9张边长为4 cm的卡片,让学生摆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探索出如何将这9张卡片摆成正方形,这个被摆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以及摆出的正方形有多少种.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做铺垫.
四、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教师若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明白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帮助和启示.比如,在上“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班42个人,教师在课上请3个人回答问题,请你起来回答问题的概率是多少?”又如在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为什么有些行人不选择遵守人行横道的规定,而斜穿马路;讲解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可提出“蚂蚁爬树”的问题,即“一只蚂蚁从树上A点到B点,怎么爬比较快?”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路落 脚于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五、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难点.有些章节的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很多学生难以在一堂课内消化教学内容.教师如果按照自己的进度强制灌输,学生不仅越来越不能接受教师所教学的内容,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就算教师准备得再精彩,效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例如,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很难运用代数方法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因此,笔者在上“解方程”时可有意识地分散难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启发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探求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借用画草图、列表等形式,再加上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锻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的能力,列出方程.尽管应用题的内容不同,解题形式上也有所变化,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采用同一题目多种思路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学生的思维不会仅仅局限于对记(背)方程式的应用,而是十分巧妙、灵活地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结语
总之,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深深地感到还有很多知识有待去学习、探索、研究。我们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为教育事业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去学,用“心”去教,就一定会有收获,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1]张玉彬.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研探索.
[2]仲玉.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J].课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