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

2016-03-04赵诗言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体育教师新课程

赵诗言

(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沈阳 110219)

初中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

赵诗言

(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沈阳 110219)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重大体现,新课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让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应遵照新课程标准下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学校 体育课程 改革创新

在新课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好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要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定要将新课程理念学习和掌握好,贯彻和落实好新课程标准要求,开拓创新,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做出努力。[1]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但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在现代教育思想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把学习和训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环境,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调动起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2]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不断增强学生学好体育、提高能力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创造性地运用体育教材,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激发运动兴趣,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基础运动技能,培养人文素养,树立自信,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在不断运动中,形成动力定型,进而产生身体锻炼动机,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觉性,以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置障碍,自主制定游戏规则,通过练习、比赛,让学生总结出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第二,根据学生活泼好动、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标新立异,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3]

四、贯穿游戏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固定的程序进行教学,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没有激情。其实,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把相关的游戏引进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时候就会感觉新鲜有趣,课堂也会变得生动活泼。比如,在学习篮球技能的时候,可以贯穿“一人运两球”“投篮晋级”等游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有趣味,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能动作练习中。又如,在练习长跑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让学生围绕跑道练习的方法,进行游戏综合接力比赛、音乐伴奏往返跑等,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乐此不疲,进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五、制定多种形式的体验作业

体育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主要是身体训练,制定的作业形式单一,如跳绳、跑步等。这种作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过于功利,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作业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时调节体育作业内容。另外,学生完成作业任务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帮助和辅导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咨询教师完成。

六、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为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于初中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将新的教学理念理解透彻,而且要做到切实落实和贯彻,我们的体育教学要走出课堂,要通过丰富多彩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拓展和延伸,要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将课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加以实践。当然,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制定训练内容,再对学生加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力求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外活动的训练形式方面,初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形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形式等,在训练内容反面,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可以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不可缺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4]

[1]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

[2]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3]苏滇生。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之课堂常规[J].新思考网,2011(11)。

[4]封尊榴,封尊玄。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教研,2011(2)。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体育教师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