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价值分析*

2016-03-04王娇王安全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师范教师队伍

王娇 王安全



·教师教育·

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价值分析*

王娇 王安全8

马克思实践合理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由此,合理性的价值选择应既能符合价值主体的需要又能符合价值客体的规律。教育价值的合理性应该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实现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建构。非师范专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教师群体。根据马克思实践合理性思想,其在人类历史上达到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其存在具有一定价值。教育决策部门要通过建立专项组织与合理配置相关人员等措施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非师范专业教师的价值。

非师范专业教师;价值;合目的性;合规律性

非师范专业教师源于古代,历经近现代得到蓬勃发展,是人类历史中长期存在的教师群体。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师系统是否能够良性运行。以往学术界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不合理性进行分析,对其更好发展提出建议,但是从合理性视角的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文章基于马克思实践合理性理论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存在从合理性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论证。马克思实践合理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具体到非师范专业教师方面,其存在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当然,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价值的合理性具有相对性特点,不可能达到纯粹绝对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尽量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使教育价值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建构。对于非师范专业教师而言,教育决策部门要通过建立专项组织、合理配置相关人员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实现非师范专业教师的价值。

一、非师范专业教师产生与发展的逻辑性

非师范专业教师是指职前未系统学习过教育学知识,未进行过教育实习实践锻炼的专门人员,既包括近年来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热爱之情,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也包括非师范专业毕业已经在学校任教多年的老师。这些老师中有的或许因为政策变迁已经成为正式教师,而有的还是作为代课教师在学校里任教。非师范专业教师虽然不是师范专业毕业,但是他们却始终对教师职业怀着无限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非师范专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教师群体,其发展源远流长。古代西方的教会学校可以说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学校。神父、牧师承担教书教学任务,他们是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雏形。随着西方国家初等学校的兴起,教师逐渐从宗教中独立出来,但是当时对教师的要求仍然很低。1681年法国开启了师资培训学校的先河,随之德国、奥地利一些国家开始仿效,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上岗。而在此之前,学校任教的教师均来自非师范专业。直至19世纪70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电气化生产的需要,独立化、系统化的师范专业在英国产生,但之后相当多的教师仍来自非师范专业。20世纪60年代,随着师范教育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加强,非师范专业教师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由于美国公立学校学生人数和退休教师人数的增长以及推行的小班化改革急需大量教师,美国实施了选择性教师教育计划,也称为替代证书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拥有学士学位的非师范专业毕业人群设立,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查程序。申请者不仅需要在大学或学院修完未来所要教授的全部理论专业课程,还需要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课程学习。自1985年产生之日起,选择性教师教育计划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认证体系并一直发展到今天,实际效果显著。Linda Darling-Hammond(达林·哈蒙德)指出,从2005年起美国每年至少有50000名人员通过获取选择性教师资格证而进入教师行列。而恰恰是这些进入国家最需要地方的教师,才对社会上教师人才资源的挖掘和教师数量短缺问题的缓解产生了积极作用。[1]据美国新泽西州统计,在十年内选择雇佣替代证书教师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并且替代证书教师在国家教师考试中成绩优异于传统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最初两年工作中流失率也大大低于传统教育专业毕业生。[2]随后英国的“先教计划”、澳大利亚针对非教育专业教师的“为澳大利亚而教”计划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可见,非师范专业教师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美国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国古代“长者为师”“以吏为师”以及私塾教师可以说是最早的非师范专业教师。只要识文断字,一般不经过选拔即可当任师长。随着私塾教育的改革,这部分教师逐渐消失。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当时教师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即公开招聘社会人员,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充当教师。这对当时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到20世纪中期,我国面临严峻的教育形势,突出表现在基础教育发展薄弱,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专业化低下等方面,尤其到了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中央开始对教育进行调整,先前开办的大批师范院校停办,导致整个社会教师数量不足。据统计,整个60年代高等师范院校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数仅 20万人[3],因此,不得不向社会招聘教师,随即产生大量民办教师。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代课教师作为补充力量得到发展,直到现在代课教师仍然存在于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是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借鉴西方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意义重大。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国家鼓励非师范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运行。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以国家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其中第五章第十六条规定“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开始在全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2001年以来,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展开。《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得以确立。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开展为广大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打开了从教大门,越来越多的优秀社会人士进入教师队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着积极贡献。非师范专业教师现在已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师范专业教师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虽随着社会的变迁改革形式多样却长期存在,它已然构成当前教师队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观其产生发展演变,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存在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中我们可以抽象出非师范专业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首先,非科班出身,师范性素质较低。非师范专业教师职前所读专业并非师范专业,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技能训练,其师范素质相比师范专业教师而言明显不足。其次,分布范围比较集中,辅助者角色占据主导地位。非师范专业教师大多分布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作为师范专业教师的补充力量而存在。最后,大部分非师范专业教师从教意愿强烈,积极性很高。非师范专业教师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愿意积极主动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即便处境艰难仍然选择默默奉献。

二、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价值

根据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思想,教育价值的合理性选择应当既能符合教育价值主体的目的性又能符合教育价值客体的规律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教师是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非常关键。非师范专业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存在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运行也至关重要。纵观其发展演变,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具体体现为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合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

(一)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合社会发展需要之理

非师范专业教师这一群体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规律,特定时期特定阶段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不可小觑。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发展合社会、学校发展之理,合教师结构需求多元化之理,合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之理。

1.合社会、学校发展需求之理。非师范专业教师在人类社会早期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国家教师短缺的问题。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计划、英国“先教计划”以及“为澳大利亚而教”项目的开展都使大量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数量不足问题,提高了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在我国这样一个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家,西部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政治等原因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范专业毕业生,造成师资短缺、质量低下等问题。因而鼓励非师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到中小学从教,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贫困地区的教师资源问题,也满足了学校对于教师的需求,符合社会、学校发展之理。

2.合教师结构需求多元化之理。在师资队伍的构成中,专业教师占据了很大比例,这对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世界和多元化时代,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教师队伍中单一的教师专业结构远远满足不了教师队伍发展的需要。师范专业教师的“师范性”素养是教师的必备条件,但是非师范专业教师所具有的学术气息、知识视野更是做为一个教师的必要补充。传统单一的师范专业教师群体缺乏师资知识结构的多样化生态,而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加入打破了这一格局,丰富了教师群体知识结构,形成教师队伍百花齐放的景象,也符合教师队伍结构多元化之理。

3.合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之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事物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近百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师范专业教师都是教师队伍的绝对主体。这无形中增加了师范专业教师的优越感,以至于部分人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教师资格证实施以后,教师来源扩大化,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选择了教师职业。可选择对象范围的扩大无疑加大了教师职业的竞争力度,给师范专业毕业生带来了竞争压力,增加了他们的危机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这同时也改善了教师行业的发展风气,迎来了教师队伍发展的新活力,符合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之理。

(二)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合个人发展需要之理

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存在满足了非师范专业教师本人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

1.合教师自身发展价值之理。一般来说,主体在有多重选择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样的主体,什么层次的主体,一般说来皆倾向于选择他所认为的最有价值的对象,倾向于认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是最佳选择,这是一条规律。[4]非师范专业教师在本质上同样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获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解决其生存问题,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其所内隐的“教育梦”。曾经与教师失之交臂的人会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为其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价值。诚然,其存在符合自身发展价值之理。

2.合学生发展需求之理。教育的对象是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中的学生组成了受教育者的绝对主体。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需要师范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熏陶,更需要非师范专业教师特有的学识素养以及人格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塑造。这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精神面貌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所以,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存在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之理。

三、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价值实现

合理存在的事物必然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非师范专业教师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存在符合社会需要,亦符合个人需要,体现了二者的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个群体理当引起国家政府以及教育决策部门的重视,通过相关政策渠道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促使非师范专业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

(一)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建立专项组织

要消解人们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非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从源头落实抓紧,成立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专项组织。该组织对非师范专业教师的招募、考核、录用等一切事务实行集中管理。首先,政府对该组织资金、政策做到全覆盖,保证组织一切工作有效开展;每年通过网络宣传或是组织专门人员赴各大高校招募非师范专业优秀毕业生和社会人士,对于招募条件(如年龄)可适当放宽,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其次,对招募对象实行集中培训。建议培训基地设于知名大学教育学院,时间定于每年暑假。这样可以在高校放假期间充分合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开展工作,同时引入一线学校教师资源对学员进行技能强化培训。另外,培训期间对学员的人格素养要着重考察,对基本品质不合格的学员即使理论技能成绩再好也要终止对其培养。最后,对各方面达标的合格学员授予合格证书。最终获得合格证的培训学员与组织签订合同,到薄弱地区实行三年试点教学工作。

当然,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企业、慈善机构参与该组织,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社会资源,实现多方共同参与,积极为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合理配置人员,实现人尽其才

如何将学员教师分配到合理位置,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的整体效果。学员分配要综合考虑试点学校、岗位需求以及学员自身各方面情况做出合理规划。组织与试点学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的畅通,一方面组织有责任向学员说明试点学校的基本情况以供学员根据自身实际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试点学校也有权利向组织提出学校所需具体岗位教师,组织根据学员培训期间表现以及学员教师意愿将其分配到合理岗位,但是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学员所授科目与工作岗位的一致性,以保证学员教师快速上岗,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学员教师教学期间基本工资由政府直接发放,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试点教学工作结束之后学员根据自身意愿可以继续从教亦或转入其他行业。三年的试点教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偏远薄弱地区的教师流失,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带去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同时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教育不公的缓解有一定成效。

非师范专业教师在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经济条件落后地区招不到教师或是大量教师外流的情况下,引入优秀的非师范专业教师确实能对该地区的教育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师范专业教师经过职前专业系统训练,总体上优于非师范专业教师。所以,在有条件招收师范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非师范专业教师只是特殊情况特殊区域下的补充力量。

存在即是合理的。非师范专业教师以其特有的方式长期存在,合历史规律、合社会需要以及合个人价值需要。对于非师范专业教师而言,国家政府要恰当引导其合理存在,切实发挥应有价值,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1]Linda Darling-Hammond.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Lessons in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Phi Delta Kappan,2005(3):237-241.

[2]李瑛,金林祥.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经验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1):77-80.

[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800+970.

[4]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2-343.

(责任编辑吴全华)

Analysis of the Value for Non-normal Professional Teachers

WANG Jiao & WANG Anquan

According to Marx's practical rationality,the rationality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value subject but also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value object.The rationality of education value should achieve the unity of purpose and regularity,an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value and individual value.According to Marx's practical rationality,the existence of non-normal professional teachers has the value for its long 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achieve the consolidation of social needs and individual needs.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a special organization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ersonnel and other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value for the non-normal professional teachers.

non-normal professional teacher;value;purpose;regularity

G451.2

A

2095-6762(2016)03-0047-05

2016-04-19

王娇,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宁夏银川,750021);王安全,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银川,750021)

* 本文系2013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宁夏地区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NZJZ13—02);2016年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非师范专业教师存在的合理性研究”(项目编号:GIP20166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师范教师队伍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