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

2016-03-04许丹丹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听众工作者广播

许丹丹

(作者单位:延边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

许丹丹

(作者单位:延边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

广播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内容的竞争力,而有竞争力的内容则有赖于广播人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为此,广播新闻工作者一要坚持求真务实作风,呈现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二要提升文化艺术修养,跟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脚步;三要强化多媒体融合的理念,与时俱进,与新媒体同行。本文试图寻找这些特质。

广播新闻;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独特个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快速、方便、多角度和广泛传播的优势正从边缘走向主流,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动动手指就能了解到最新的热点话题,这是传统的广播媒体难以比拟的。对于传统的广播新闻媒体,唯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变化才不至于悄然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生存危机,广播新闻媒体在编排、内容、编辑、发布等方面做出改变势在必行,而与之对应的是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1 新时期广播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广播新闻编辑记者作为媒体工作者,其思维的创新非常重要。广播新闻工作者的思维应当兼容并且不断创新,才能够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可以说,创新是广播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然而,从当前来看,传统的广播媒体与各类可视媒体相比较而言,处于非常尴尬的落后地位。

广播新闻的听众通过声音与事件来了解社会世事,没有画面、动作等,其对新闻稿的要求极其苛刻,也对广播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很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易懂的内涵,都是编辑记者工作应当把握的重点,还要做到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根据当今听众人群的喜好及特点来编辑新闻,保证新闻播报的真实性,提高趣味性,引起听众共鸣。

2 培养广播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的途径

2.1 新闻编辑记者必须打造过硬的基本素质

广播新闻编辑涉及比较广泛,当面对各类新闻事件时,新闻编辑记者必须具备迅速的辨别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所以,新闻编辑记者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读懂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让听众的思想能够活跃起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那么,要具备过硬的基本素质,就必须保持热忱的学习能力,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与社会、各行业人物的联系等,增强自己的基本素质。同时,新闻编辑也应该处处留心,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关注百姓小事,虚心向群众请教,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以听众喜爱的方式吸引人们的关注。

2.2 新闻编辑记者应当树立独特的思想意识

编辑记者要拥有独特的思想意识,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首先,必须加深自己的思想见解,提高审美意识;其次,应当培养敢于直抒胸怀、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行为方式,面对大量的新闻事件,新闻编辑记者需要具备优秀的筛选能力,根据新闻的时效性、突发性和多样性确定新闻的吸引点,发掘其吸引大众眼球的亮点。针对同样的新闻事件,就要多角度全面思考和策划,提升语言的魅力与感染力,以独特的视角看问题。与此同时,需要保证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不可扭曲事实,误导听众。

2.3 新闻编辑记者应当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创新是新闻编辑记者必备的素质,那么如何培养新闻编辑记者创造性思维呢?广播相对于电视等可视媒体具有单一性,所以,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要把创新改革养成一种工作思维习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已经鲜有人再听广播了。因此,培养创造性工作思维,迫在眉睫。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就应当多读书,各个学科均有涉猎,这样才能以幽默诙谐的浅显语言讲明白一件事,阐述一个观点,吸引一批人,增加新闻节目的趣味性。

2.4 新闻编辑记者应当创新新闻节目的编辑形式和内容

广播新闻只能听,不能看,此时,新闻编辑记者就要巧妙而创新地将新闻进行安排和处理,巧妙构思,通过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加强新闻事件的艺术色彩,使新闻更加丰满,令人耳目一新,充满兴趣。具体可以通过新闻背景、现场报道、采访录音、嘉宾访谈等内容版块的巧妙构思,改变新闻播报的语言风格等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提升新闻的立体感。

上述观点不仅仅是对广播新闻编辑记者提出的建议,更是对整个广播新闻行业提出的改革建议,对于新时期,网络文化盛行、社会风气开化,人们标新立异的需求增加,新闻编辑势必要进行一场从概念开始的创新改革。

3 结语

与时俱进的创新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需求,更是时代、文化、社会进步的需求。只有创新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让一个行业的生命力越发旺盛,广播媒体也不例外。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拥有一席之地,广播新闻编辑记者的自我创新势在必行,且应当大刀阔斧。而其具体的从业人员也应当保持“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的心态,抓住时代的脉搏、行业的脉搏,提升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保证广播媒体的稳定发展。

[1]李岩.广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翟如海.要善于捕捉精彩瞬间[J].记者摇篮,2011(1).

[3]梁晓民.强化包装以增强节目新鲜感[J].记者摇篮,2009(4).

猜你喜欢

听众工作者广播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