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女孩”与美同行
——解析中国广播名牌栏目《东方女孩》的气质与形象

2016-03-04葛小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琴气质听众

葛小琴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

“东方女孩”与美同行
——解析中国广播名牌栏目《东方女孩》的气质与形象

葛小琴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

青少年广播名牌栏目《东方女孩》,历经17年长盛不衰,陪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度过华彩岁月,其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东方女孩”在实践中时时处处追求风格之美,体现其独特的气质与形象。

《东方女孩》;青少年;广播栏目;气质形象;风格

在中国广播界,有一档知名度很高的广播栏目叫《东方女孩》。1999年5月1日晚间9∶00,这档专为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量身定做的广播社教栏目在连云港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诞生。从此,《东方女孩》历经17年,持续不断地制作播出节目6 000多期,陪伴着无数的少男少女听众度过了他们华彩的青春期。

1 清纯高雅,温暖阳光的《东方女孩》

《东方女孩》在首获“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殊荣时,国内广播界的专家曾给予“创意极致性、题材稀缺性、包装时尚性”这样高的评价。国内广播界专家曹仁义则赞誉连云港台的《东方女孩》“给广播界吹来了一缕清新的风。”

早在1999年《东方女孩》栏目创意之初,主创者发现国内广播界还没有一档专门针对少男少女的广播话题类社教栏目。主创者还发现:14~18周岁的少男少女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问题”特别多:她们青春焕发,同时也有许多成长中的烦恼和忧愁;他们好学、好奇、好动,又常常缺乏识别能力,难以把握自己;他们处在心理上的断乳期,渴望独立,渴望成熟,然而容易与周围、与传统产生矛盾和冲突,特别需要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根据这些特点,主创者毅然决然地把正在成长中14~18周岁的少男少女锁定为目标听众,把“与少男少女同烦恼、共欢乐”确定为栏目的宗旨,力求从他们的角度选择节目话题,关注他们的兴趣,反映他们的生活,启发他们的思考,维护他们的权益。

《东方女孩》栏目中,主持人“小琴”的角色定位也突破了青少年节目的常规——她不是老师,不是家长,更不是上级。她只是比“我们”年长几岁、有经历、有经验、有主张的邻家姐姐,她是“我们”中的一员,是“我们”的知心伙伴!

栏目组每天要接到上百条少男少女的微信、来电、手机短信和QQ留言,主持人“小琴”从中收集、整理素材,提炼主题。“小琴”每周还要走到初高中校园去参加学生班会,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少男少女们谈心交流,感受他们的生活。因此《东方女孩》的话题总是贴身、贴心,不肤浅,不无聊,新鲜有趣,源源不断。在每一期节目中,没有无病呻吟,没有调侃作秀,没有口水泡沫;有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理,端出来的是适合少男少女口味的营养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天长日久,《东方女孩》的粉丝团数以万计。他们把《东方女孩》当作温馨的家,把主持人“小琴”当成姐姐,把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说的心事,向心中的姐姐“小琴”诉说。

细数《东方女孩》节目中交流过的部分话题,例如:“困难是最好的向导”“让我们拥有感恩的心”“成功有赖于团结协作”“相处之道唯有信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自护生命”“爱字不宜轻言”“挫折也是机遇”“永葆生命的绿意”等,可以发现这些话题都来自少男少女的真实生活。在这里,作为听众的少男少女们不难找到真诚、温暖,找到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

2 精致唯美,空灵悠扬的气质神韵

作为一档广播王牌栏目,《东方女孩》在栏目个性和气质形象的塑造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东方女孩》一开始就是为主持人小琴量身定做的。生活中的小琴知性、活泼、阳光、健康、健谈、有爱心,主创者充分尊重了主持人的个性特点,为节目中“小琴”设计了一个极具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朝气蓬勃、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邻家女孩形象。表现在节目里不仅是主持人的声音悦耳,音色优美,语调变化丰富,还表现在主持人积极的生活观念、富含哲理的语言营造出来的意向之美、情感之美,就像是迎面掠过的一缕和煦的春风,又像是眼前一条跳动的小溪。

面对正处于多思多愁雨季里的少男少女,主持人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散文化语言,配以空灵而富有意境的音乐,在寂静的夜晚娓娓道来,强烈地吸引少男少女们走进主持人营造的温馨世界,帮助他们超脱现实社会中的困惑和烦恼。此时的“东方女孩”极具诗人气质,她在真实反映作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有机地渗入其中,塑造了空灵、淡远、生动、感人的意境。

《东方女孩》栏目的形象包装体现了人格化魅力。主持人小琴在主持风格上力求清新、活泼,富有朝气活力,在栏目制作过程、形象宣传、总体包装上也追求青春靓丽、时尚雅致的品格。

此外,歌曲、音乐的大胆运用也是《东方女孩》鲜明的特色之一。考虑到少男少女们的年龄特点和欣赏习惯,主创者特别强调用歌曲、音乐服务话题,并使之升华。因此,所选的歌曲都是少男少女们十分熟悉喜爱、并且与话题内容相贴近从而能引起听众共鸣的歌曲。经过这样处理,主持人想聊的话题变得轻松了,歌曲更会“说话”了。

“精致唯美”还体现在报头、插花等细微之处的处理和精巧“包装”上——或用诗歌一般的语言、或借鉴小型情景剧的形式等精心制作,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穿插。经过这样处理,不仅带活了整档节目,而且大大强化了听觉冲击力,给听众带来听的乐趣,进而使其产生参与节目的冲动。

3 静而不寂,机灵幽默的节目风格

《东方女孩》是一档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小琴在主持节目时总是精神饱满,阳光快乐,以她热烈如火的情绪感染着小听众的情绪,从而使这档30分钟的节目从头到尾,气氛热烈,不会冷场。《东方女孩》还是一档广播直播栏目,参与性、互动性强。主持人小琴惯于通过介绍小听众的电子邮件,接听打进节目的热线电话,阅读小听众发来的参与短信甚至微信等方式,激发听众的参与感,调动他们与节目互动的积极性,从而使一档由主持人主持的广播直播节目,悄然变身为主持人与小听众共同完成的节目。

东方女孩也不乏幽默气质,时不时地让听众忍俊不禁,会心而笑。比如:在话题为“成长在校园里”的专栏中,主持人将听众的来信处理成一首名为“最近比较烦”的打油诗:“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想找个人说说好像有点难。老爸说你一不用担心家务,二没人要你养家糊口,有什么好烦?!老妈说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烦什么烦!好不容易打通电台热线,主持人却在那头说要多把光明和希望留在人间,灰色的情绪最好少谈……”这样的语言,有点幽默又略带调侃,使听者以放松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可以说是诙谐风趣又意味深长。

听众喜爱《东方女孩》,政府和专家也给予《东方女孩》很高的荣誉。17年来,该栏目先后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首届十佳公共栏目奖”“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栏目”一等奖、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牌栏目”,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广电总局等多家单位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是“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资助项目。2006年至今,《东方女孩》栏目组累计获得全国及省级少儿精品项目发展专项奖励资金超过65万元,这在全国广播界也是罕见的。

广播栏目《东方女孩》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审美过程,她与美一路同行,相生相伴。今后有更多的审美空间有待于主创人员去开发,并继续在广播作品创作的美的境界中徜徉、欣赏、创造。夜深人静的时候,请打开收音机,静听小琴主持的《东方女孩》节目,你一定会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犹如走进了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营造的意境:纯净空明,静而不寂,时时处处弥漫着新雨过后的清新气息。

猜你喜欢

小琴气质听众
喝醉的证据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解释不清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我的同桌是“闪电”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