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万箭穿心》中湖北民工的命运之殇

2016-03-04陈文君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武小景民工

陈文君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电影《万箭穿心》中湖北民工的命运之殇

陈文君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

王竞导演的电影作品《万箭穿心》,改编自湖北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是一部以湖北女性民工命运为主题的现实主义剧情电影作品。该影片于2012年11月在全国上映,在国内外皆取得不俗口碑,演员颜丙燕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李宝莉的湖北女民工形象,并在多个电影节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项。李宝莉的形象具有武汉人典型的泼辣、强势,同时又具备传统女性的隐忍和善良。马学武的形象则是软弱、压抑和隐忍,他不堪重负,在前途和尊严尽失之后,最终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本文将探讨影片中民工形象呈现和社会变迁对他们命运的影响。

万箭穿心;湖北民工;形象呈现;社会转型

1 李宝莉的影像构造

女主人公李宝莉在影片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泼辣、干练、得理不饶人的性格特点,对搬运工的刁难苛刻,对丈夫马学武的颐指气使。演员颜丙燕一开始就把这个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正是这种人物性格的刻画,为李宝莉在影片后段中对命运的反抗、在传统社会伦理价值的压力下突围以及儿子对她的反目成仇都作了有力的铺垫。

从影片开始李宝莉当众斥责丈夫,观众不难看出李宝莉在家庭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她依赖和享受丈夫马学武带来的经济和住房的福利,却没有给他足够的尊严和自由。李宝莉不尊重丈夫,她经常当着儿子的面斥责他,干涉他将婆婆带回家,并取笑他在床上不争气的表现。除了脾气火暴泼辣,李宝莉的控制欲也极强,她对儿子小宝总是强加自己的想法,勉强小宝在吃饭时背诗,缺乏与小宝的情感沟通,整部电影中她对小宝说的最多话就是“作业做完了吗?复习得怎么样了?”,这为影片最后小宝在自己长大考学之后对母亲反目成仇,对父亲的死因耿耿于怀,最终把母亲拒之门外的结局埋下引线。李宝莉的强势和不妥协的性格来自于自己的身份优势,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和马学武相貌平平和出身农村的条件对比之上,这一点在影片中通过马小景告知李宝莉她对丈夫马学武太过分的片断可以看出,李宝莉是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向马学武低头的,她家里虽然是卖菜的,学历低,但是凭长相还是有很多追求者,她和马学武结婚是建立在马学武的高学历和有发展潜力的条件之上。李宝莉自持年轻美貌,追求者多,但在结婚后的家庭生活中却是一副邋遢粗俗的形象:她不讲究生活品味,在家里总是穿着一件丈夫穿烂了的破短袖;她也不温柔如水,对丈夫说话粗声粗气,总是“狗日的”“王八蛋”这些咒骂;她不计后果,在看到丈夫出轨,一气之下准备破门而入的那一刻,她为了保全自己颜面,选择了报警举报的方式,最终酿成了丈夫前程尽毁,跳江自尽的悲剧。由此看来,李宝莉在丈夫眼中是一个毫无情趣、不尊重自己和母亲、喜欢抱怨和横加指责的黄脸婆;在儿子眼中是严厉无情、霸道无理,导致父亲自杀家庭破裂的罪魁凶首。李宝莉在影片中的形象与传统女性所具有的温柔体贴;与传统伦理价值观所推崇的贤妻良母、逆来顺受的品性几乎背道而驰,这最终导致了她婚姻破碎、丈夫跳江和被儿子拒之门外的家庭悲剧。但也正是这种强势和不妥协的坚韧品性,李宝莉在面临失去丈夫,婆婆和小宝都要她一人养活的时候,坚信自己能从“万箭穿心”走向“万丈光芒”。

2 马学武的影像构造

相对于李宝莉的强势和泼辣,马学武则表现出克制、隐忍和软弱的性格特点,这与传统男性刚烈不屈的形象毫不相符。马学武虽然出生农村,但凭自己的努力获得大专学历,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李宝莉相比,他更为知书达理,他和蔼可亲,在儿子小宝眼中是一位慈爱体贴、知识渊博的好爸爸。他在家教小宝数学题,陪小宝玩耍;在工厂靠自己努力从一名普通工人晋升为主任,得到领导赏识和同事的认可。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他在家庭中换来应得的地位与尊严,他连孝顺自己的母亲还要看李宝莉的眼色。马学武长期对李宝莉的忍让和讨厌使自己身心俱疲,他不想回家,最终和同厂的女同事陷入一段婚外恋,在夫妻关系里完全失语的马学武,在情人面前找到了自我。纵观整部影片,马学武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李宝莉动手或者恶言相向,然而他对李宝莉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可以不言而喻地传递给观众,他忍气吞声,直至最后一刻也没有给李宝莉在遗书上留下一言半语。这一切都极度符合马学武的形象特点,他的隐忍和软弱最终导致他在面对婚外情被曝光、被迫下岗等生活打击时无法接受,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马学武的软弱和压抑虽然导致自己走向了出轨和自杀,但同时也激发了李宝莉的顽强与坚韧。李宝莉在丈夫自杀后,并没有表现出崩溃或者伤心至极的情绪波动,与之相反,她冷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并很快地恢复过来,挑起抚养小宝和奶奶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她甚至没有留下一滴眼泪。然而李宝莉在和建建在一起时并未表现得如此坚强与强势,她的泼辣也没有对建建造成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她的这种个性并非天生如此,有很大原因是马学武的软弱所致。马学武软弱、沉默,在中国的传统家庭结构中男弱则女刚,在李宝莉的强势下,马学武自始至终都展现出了一个没有担当没有力量的男性形象,他们之间的情感也逐渐消亡,李宝莉和马学武之间不平等的冲突最终以弱势方的自尽为结局。

3 时代转型下的命运悲剧

这部影片主要展现了三个人的命运悲剧,分别是李宝莉、马学武和万小景。万小景是李宝莉多年的闺蜜,她的形象个性和李宝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万小景相对于李宝莉来说表现得软弱许多,她面对丈夫的出轨只能忍气吞声,她通过牺牲自己的尊严和爱情为代价来获得生存,她面对生活的选择与李宝莉截然不同,她的命运悲剧给观众了另一种启示和思考。万小景的丈夫是资产过千万的生意人,在那个年代,她则可以说是嫁入豪门的阔太太,她没有工作,却衣食无忧,经常出入高级的美容会所,购买昂贵的衣服,她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所以当丈夫在外面包二奶三奶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可以反击的筹码,为了金钱和生存,她只能把所有的委屈都忍耐下来。当好友李宝莉的丈夫出轨时,她却一直为李宝莉惋惜和打抱不平,当李宝莉丈夫自杀之后,她一直陪伴在李宝莉身旁,并督促建建一定要好好对待李宝莉,她把希望和对命运的反抗都寄托在与自己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的李宝莉身上[1]。

李宝莉和万小景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和生活价值,她面对丈夫出轨时选择了通过私下举报的方式让马学武尝到了苦头。马学武羞愧难当,对李宝莉产生了愧疚之情,可惜好景不长,那时正逢国营体制改革,让李宝莉出乎意料的是,她的举报最终导致了马学武因为生活不检点的问题被迫下岗。更让她没想到的是,马学武如此软弱无能,缺乏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对一家老小没有责任感,一味逃避的马学武最终通过跳江自杀把所有重担抛给李宝莉。然而李宝莉并没有像马学武一样被生活击倒。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李宝莉放下尊严,用一根扁担挑起供养全家的重任,她一直在努力,坚持着始终不让家散掉。她去做女扁担,都不愿意求朋友,当李宝莉跟万小景说,“我觉得这样蛮好的”,她的眼角挤出了几丝皱纹,勉强露出了笑。李宝莉倔强不服输的个性背后,背负着被丈夫出轨伤害,背负着养孩子的艰辛,背负着不让整个家散掉的重任,背负得太多,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苍凉的心有所依靠。这些背负的责任是李宝莉坚定的生活目标和动力,直到儿子小宝长大成人后要跟她断绝关系的时候,李宝莉万念俱灰,母子之间多年积压的误解和委屈最终在心里割开一个无法复原的伤口。就这样,李宝莉从一个飞扬跋扈、趾高气扬的美丽女人,变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体力劳动者;从一个陶醉于儿子的供养者,变成被儿子视为仇敌的遗弃者;从指手画脚主导家庭的控制者,变成丧失家庭话语权的失语者。当李宝莉被儿子赶出家门在江边枯坐的时候,她抬头看见夜空中突然绽开的烟火,一群中学生在给其中一个孩子庆祝生日,李宝莉眼眶酸涩了,她想到儿子小宝因为自己婚姻的失败从小就失去的那些同龄人应有的快乐。从来就没有烟花、没有同伴、没有聚会、没有祝福,只有没有父亲的家,和班主任嘴里变调的那句他妈妈挑扁担都能考第一名。李宝莉瞬原谅了儿子的绝情与任性,回家打包一个人的行李,她是包容的,她原谅了丈夫的背叛,原谅了儿子的无情。

影片结尾李宝莉上了建建的车,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不会更艰辛,但是至少卸下了重担,终于有所依靠。建建并不是真的坏人,他不善表达才会误伤了李宝莉,他说出了武汉男人常说的话,“你晓得我的,我就是嘴贱”。建建是一个不受约束、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团伙头目,他带给李宝莉的情感体验完全不同,他们之间呈现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李宝莉和建建建立了全新的趋于平等的性别关系[2]。生活就像建建的那辆车,虽然偶尔会熄火,但是推一推,还可以继续走。

4 结语

《万箭穿心》这部影片深刻地展示了导演对当代民工命运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不可磨灭的转型阵痛。一个时代的变迁往往带来痛苦与彷徨,受其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工阶层,那些被改革大潮撞倒的人们,和努力挣扎并且认真生活的人们。生死疲劳,百姓沉浮,这些生活在社会转型背景之下的底层个体的经历在本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性农民工在不同境遇和环境之下却摆脱不了相似的悲剧命运。在民工集体命运悲剧的探寻中,他们是如何在社会道德伦理和经济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下生存、自立,并维持自己尊严和人格的完整,这是本部影片着重展示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与矛盾[3]。

[1]孙淑鸿.电影《万箭穿心》的女性形象解析[J].电影文学,2015(11).

[2]张瑶.社会的文化转型与人物的“万箭穿心”--电影《万箭穿心》的文化考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1).

[3]喻琴.电影《万箭穿心》的社会解读[J].电影文学,2014(9).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学科群立项成果,项目名称:当代电影中的湖北民工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16001;湖北文理学院科研能力培育基金立项成果,项目名称:湖北民工现实主义影像美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K032。

陈文君(1989-),男,湖北襄阳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学武小景民工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林中小景
柳学武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逆全球化”?
苍蝇体格 老虎胃口
谁更老实?
医院内的“塌方式”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