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童木,不败的机器人文化

2016-03-04

环球时报 2016-03-04
关键词:茶水马力人会

环球时报/2016-03-04/ 第13版面/文化·教育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人 萨苏

“今天的天气很晴,洗衣服应该容易干吧?”“那也要看洗什么,明天又要下雨了,太厚的衣服怕来不及干。”“可不是,但孩子的外套不洗又不行,她上学要用啊。”“有小孩就是辛苦,要不问问洗衣店?”……这明显是两个日本家庭主妇常见的谈话,只不过,如果发生在京都大学石黑教授的实验室门口,那说话人的身份就有点可疑了——因为这里是以研究仿真机器人着称的机构,制造出来的男男女女几乎可以乱真。有一次,一个中国留学生代表团想参观这个实验室,笔者的妻子帮忙去联系,便这样和一名坐在门口凳子上的太太闲聊了5分钟。直到此人开始重复话题才发现情况不对。结果不言而喻,对方原来是一台智能机器人。“她”一直坐在那儿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这种仿真人的行走功能尚不过关,走起路来如同跳大神,很容易露馅。坐在那儿,就蒙你没商量了。

尽管日本和美国都属于机器人科研领域的大国,但两国的机器人文化却大相径庭。在美国提到机器人,想到的基本是《变形金刚》里的钢铁怪物,或者《星球大战》里的球形萌宠。而在日本,机器人最经典的形象是铁臂阿童木,还有如今连皮肤纹理都极精细的仿真人。这大概是东西方文化不同导致的差异:美国人对于机械的功能性有种特殊偏爱,这是近代工业文明留下的影响。而在东方,还是与人的外观更接近的孙悟空更受欢迎。归根到底,同样面对机器人,西方人更注重“机器”,而东方人更重视“人”。文明是各擅胜场的,不能说谁更好、谁更差。放一辆汽车和一个美女在那里让人挑,估计美国人会喜欢用扳子松紧螺丝、升级发动机的感觉,而日本人会梦想带上美女浪迹天涯。

谈到日本的机器人,中国人同样多会想到铁臂阿童木。这个十万马力的“原子小金刚”,人气完全跨越国境。尽管阿童木在屏幕上播出已经是40年前的事情,但在它的故乡,人们谈到小家伙依然津津乐道。兵库县的宝冢市是阿童木创作者手冢治虫的故乡。笔者在参观这座纪念馆时,看到服务员在和一名美国游客聊阿童木,原来这个美国人也是追星一族。他分析说,阿童木的威力是十万马力加铁拳。打个比方,一架战斗机就有十多万马力,如果给一个中世纪攻城槌(古代攻城机械)装上这样一台发动机,就是一个阿童木啦(美国人对机器人的构思果然简单直接)。

日本服务员则表示更喜欢《铁臂阿童木》里那个神经质的科学家“茶水博士”。其实,“茶水”这个看似好笑的名字在日本另有说法。东京地铁有一站就叫做“茶水”,当地是大学区。而动画片中设定一个“茶水博士”,对中国人来说就像是出现一个“中关村教授”一样,有着特定的潜台词。值得一提的是,茶水一带最着名的学校叫“茶水女子大学”,而前不久新闻里报道的日本小皇子悠仁就读的学校,正是这所大学的附属小学。

在日本,总有不少由机器人引出的有趣话题,但笔者的妻子自从去过石黑实验室后就有些不愿意谈。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该实验室有个测试数据,表明拥有正常智商及情商的人,和仿真机器人聊上1分多钟后能发现它的异样。而她居然聊了5分钟才发现不对……这太伤自尊了啊!▲

猜你喜欢

茶水马力人会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早餐吃够 人会更瘦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
行摄藏地
茶水间
毛衣链 给冬日摩登感加大马力
雪之魅
茶水间
茶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