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2016-03-04李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肺部心血管有效率

李莉

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李莉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5例心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5例心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相应治疗和护理措施处理后,分析其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1、3、1、0例。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吞咽困难、意识昏迷、侵入操作>2次、吸烟和年龄>60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心血管介入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心血管介入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对策

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咽反射迟钝、意识障碍和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病情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措施被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但基于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医护人员逐渐高度重视肺部感染,并对其出现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现对心血管介入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展开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心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5例心血管病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0.4±8.9)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51.4±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治疗过程中均通过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其内容包含吸痰护理、呼吸训练和口腔护理等。具体内容为:①吸痰护理。吸痰措施能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吸痰前,应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叮嘱患者深呼吸,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 s,并保证1次1管。②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引患者保持卧位、立位或是坐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前,内收唇腹,从口部缓慢呼气,避免过力呼气,之后用鼻吸气,保持胸部不动,尽可能挺腹。③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常规口腔护理,有效降低口腔中细菌含量,同时避免患者口腔黏膜过度干燥,提高其黏膜排除和吞噬细菌能力。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用蘸有0.02%呋喃西林浸润的纱布对患者牙齿和硬腭进行擦拭,避免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1.3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吞咽困难、意识昏迷、侵入操作>2次、吸烟和年龄>60岁等危险因素。

1.4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通过X线片检查炎性病灶全部消失;显效: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通过X线片检查炎性病灶消散>80%;有效: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好转,通过X线片检查炎性病灶消散>60%;无效:患者治疗后,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1、3、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5/25)。

2.2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吞咽困难、意识昏迷、侵入操作>2次、吸烟和年龄>60岁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比较[n(%)]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年龄>60岁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同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治疗具有一定关系,患者长时间卧床治疗导致其机体消耗较大,但患者自身机体抵抗能力较差,呼吸系统抵御外界感染能力下降,针对该种现象,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计划,便于提高其机体抵抗能力[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患者治疗时需控制基础病,进而出现肺部感染。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充分控制其血压和血糖,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时,会刺激患者呼吸系统,极易出现感染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病菌进入患者机体中,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4]。

综上所述,心血管患者通过介入措施治疗时,医护人员应通过相应措施预防肺部感染,降低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杨永凯.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重庆医学,2015,44(18):2483.

[2]尹秀平.基于真实世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联合用药关联分析.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440.

[3]常成成.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通络干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15,26(6):1459.

[4]李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初筛糖代谢异常的临床价值.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6):6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208

2015-09-25]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

猜你喜欢

肺部心血管有效率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