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4楚天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狼疮米特补体

楚天舒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楚天舒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含量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狼疮肾炎患者采取常规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临床价值高。

来氟米特;狼疮肾炎;临床疗效

目前对狼疮肾炎的治疗,临床多是采取常规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狼疮肾炎属于长期治疗疾病,长时间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副作用也日渐显著。因此选择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的药物治疗则显得十分重要。现作者以43例狼疮肾炎患者为例,采取来氟米特治疗,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75例狼疮肾炎患者,均经症状、体征、影像学技术、实验室指标、生化指标等检查,与美国风湿病学会中狼疮肾炎诊断标准相符[1];无肝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者;可耐受此次治疗,无相关药物禁忌证。男12例,女6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6±7.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5.3±2.2)年。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需注意合理饮食,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掌握该病禁忌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取泼尼松治疗,初始剂量为0.8 mg/(kg·d),口服,1个月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先以两周递减至0.5 mg/(kg·d),然后每2周递减至0.1 mg/(kg·d),维持该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来氟米特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及体重给予合适剂量的来氟米特,初始以0.8~1.2 mg/(kg·d),维持3~7 d;然后减少剂量至0.4~0.8 mg/(kg·d)。若患者存在多种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无效史,需停止使用曾用药物,控制激素,不联合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包括Scr、24 h尿蛋白定量、ANA、补体C3、抗dsDNA抗体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ANA、抗dsDNA抗体较治疗前降低,补体C3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ANA、抗dsDNA抗体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免疫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24 h尿蛋白定量(g) Scr(μmol/L) ANA 抗dsDNA抗体 补体C3(mg/ml)治疗组 43 治疗前 7.6±4.8 110±80 1:(158±24) 30±15 0.36±0.14治疗后 3.5±2.0ab58±12ab1:(23±11)ab12±6ab0.68±0.20ab对照组 32 治疗前 7.5±4.5 109±75 1:(154±25) 29±16 0.37±0.15治疗后 5.1±2.4a72±14a1:(62±18)a21±8a0.49±0.19a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皮疹,2例脱发,3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治疗组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累及肾脏,发展为狼疮肾炎。狼疮肾炎的严重程度受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通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起病5年内,有高达75%患者会出现肾脏病理变化[2],若不及时处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发展为狼疮肾炎,导致患者死亡。临床在治疗狼疮肾炎时,由于狼疮肾炎属于不可治愈性疾病,其治疗目的是要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疾病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在最大程度上缓解肾脏慢性损伤,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临床在治疗狼疮肾炎时,其治疗措施取得显著进步,临床对狼疮肾炎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优越性显著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激素是既往治疗狼疮肾炎的主要药物,但副作用大,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来氟米特是临床新型小分子免疫抑制剂,在狼疮肾炎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来氟米特通过对二氢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使嘧啶从头合成受到阻碍,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合成;且对络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降低核因子-κB活化作用,阻断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抑制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化[3]。同时来氟米特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TH1效应细胞活化作用的抑制,对Th1淋巴细胞向Th2淋巴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整,以此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生。另外来氟米特可降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水平及单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避免炎症部位处单核细胞的聚集,以此减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表现,对治疗狼疮肾炎取得显著效果。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ANA、抗dsDNA抗体较治疗前降低,补体C3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Scr、ANA、抗dsDNA抗体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对狼疮肾炎患者采取来氟米特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使肾功能恢复,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控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高于治疗组的2.3%(P<0.05)。可见,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副作用轻,不会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均可耐受,安全性高,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在对狼疮肾炎患者采取常规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少,可控制病情进展,临床价值高。

[1]於文丽,陈小奇,昊小燕,等.来氟米特治疗V型狼疮肾炎临床观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3-415.

[2]董光富,李玲,张晓,等.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 4491-4493.

[3]孙吉平,尹爱萍,杨世峰,等.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探讨细胞因子表达谱研究在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2):193-1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98

2015-08-04]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

猜你喜欢

狼疮米特补体
全球首款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的生物制剂倍力腾在中国获批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不同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白蛋白、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米特与地图精灵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狼”来了不要怕
狼疮脑病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