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建设的研究

2016-03-04辛娟俞靓

防护林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陕西省

辛娟,俞靓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陕西 西安 710082)



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建设的研究

辛娟,俞靓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陕西 西安 710082)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步伐,是保护和修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迫切要求。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以改善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为主要措施,大力开展营造林,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创建新模式。文章阐述了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黄土高原;示范项目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受地形破碎、土质疏松、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和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开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大、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盐渍化面积逐年增加。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工作,在黄土高原地区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还存在综合配套设施不够、治理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不高、生态保护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展了黄土高原地区林业示范建设,对于维护国土安全、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丰富和完善发展理念、提高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工程建设现状

1.1工程项目区范围

我省确定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宜君、麟游、合阳、永寿、宜川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米脂、延川、延长县等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林业建设示范县。

1.2工程任务及投资

自2013年启动实施以来,陕西省严格按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先行示范”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强化措施、统筹推进该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我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累计完成建设任务3.9万hm2。其中:人工造林2.6万hm2,封山育林1.4万hm2。国家累计投资12 737万元(表1)。

表1 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任务与投资情况

1.3工程效益分析

1.3.1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林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质量。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和林分质量的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将逐步显现。

1.3.2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可以直接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和改善林分质量,增加目的树种资源储备,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生产力;营造的经济林,均蕴含着较大的经济价值,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间接经济效益:土地利用途径、种植业结构的改变,将大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地方群众的经济收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的发展,可以增加项目区的地方特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3.3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得到社会对林业的关注,还可以增强群众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当地农民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和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林业科技知识,对弘扬森林生态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植被的恢复、环境的改善,森林游憩产业、特色经济林产品的形成,将会带动当地商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2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设难度加大

随着国家林业生态工程的深入推进,很难集中大片现有宜林地,加之阶段性干旱和荒沟立地条件差,导致土壤墒情差,造林成本增加,造林难度加大,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苗木成活率。

2.2投资标准低

现有工程造林投资标准过低。作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工程标准高、要求严,但单位面积投资不足。目前,示范点建设平均成本15 000元hm-2左右,国家补助4 500元hm-2。远不能满足造林需要,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形象。

2.3造林用地解决难

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用地权属多为群众个体所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农民不愿意拿出土地造林。造林用地协调有一定难度。

2.4人为隐患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边治理、边破坏,滥开垦、偷牧夜牧和非法征占用林草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

3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3.1具体措施

3.1.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各项目县领导重视,成立了以县长或者主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机遇和挑战。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工程实施的范围、布局和资金配套等问题,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管理制度和检查验收办法等,落实了项目管理责任和实施主体,形成了“高位推动、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1.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效果,各项目县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因害设防、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建设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以流域为框架,以乡镇为单元,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油松、侧柏、刺槐、黄蔷薇等树种,严格实行计划管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达到了“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的效果。

3.1.3强化监督,严格管理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在工程实施中各项目县发改、财政、审计和林业部门共同参与,推行工程招标制,全面实行工程法人制、招标制、项目监理制和验收制度。在开工前对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造林专业队,进行各项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办法等培训,统一技术标准。同时,在施工中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主管领导巡回检查,监理人员随时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在检查验收时,坚持谁检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监督,严格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

3.1.4创新机制,注重科技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县能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创新机制,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在造林施工上,严格执行苗木“一签两证”制度,确保造林的苗木达到了国家Ⅱ级以上标准,并积极推广使用ABT生根粉、保水剂和四大一膜等抗旱实用造林技术。

3.1.5打造精品,典型示范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一项示范工程。各示范县都安排了不少于133.3 hm2的重点示范区建设。借鉴以往大苗造林的经验,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实施了“精品示范”工程,用大苗造林。除了采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措施外,还购买了抽水设备,实施浇灌,实现了化学措施、物理措施,工程措施三到位。

3.1.6注重生态,兼顾经济项目建设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示范为重点,结合地方干杂果基地建设,依托核桃、花椒等经济林建设,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示范和民生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建设生态经济林基地,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自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工程建设进度,加快了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效益型林业的转变。

3.1.7加强管护,巩固成果在造林栽植完成后,为了巩固造林成果,达到“成一片、见效一片”的效果,各示范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林木抚育和管护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首先在工程区制定乡规民约,加大对封育区附近村民的宣传教育;其次建立了护林员制度,护林员的工资发放必须与管护成效相结合,使护林员切实负起管护责任;三是对当地群众习惯乱放牛羊的做法坚决制止,根据《森林法》追究其经济责任。

3.2建议

3.2.1加大培训力度,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建议对县级工程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到三北工程建设优秀的省份参观考察、观摩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增长见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北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明确项目管理的相关规程和标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效能。

3.2.2提高资金补助标准,增加项目管理费用结合目前苗木和劳务市场价格,建议适当提高造林补助标准,并配套必要的项目管理费以及用于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等专项投资。

3.2.3规范计划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建议提前下达年度造林计划,以便实施单位提前落实造林地块、进行规划设计和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3.2.4增加综合投资项目,提高工程整体效能建议在项目策划上适当增加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和林地管护等项目和投资,体现项目的综合性。同时,在选定的项目区做出实施规划,依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栽植适宜林型,提高综合治理工程的整体效能和当地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2.036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2-0088-03

作者简介:辛娟(1980-),女,陕西宝鸡人,研究生,工程师,现从事三北防护林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一)
聚焦两会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