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2016-03-03刘世锦
刘世锦
我们正处在增长阶段的转型期,与过去的高速增长期相比,观察和评价近几年经济形势的角度应有很大不同。这几年,我们遇到的问题比过去多了,而且不少是新问题。我们已经或正在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有出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守住了底线、稳住了阵脚,结构转型的几个主要指标,包括消费、服务业、内需等,出现了具有长期意义的转折性变化。
从国际范围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并不多。我们这几年的经历和经验,对全球发展,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转型,都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这个时期,比拼的是我们的发展韧劲,考验的是我们应对困难和风险、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示的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同样或低一点的增长速度,与前些年相比,实现的难度更大,要求的综合素质更高,更为不易,也更为可贵。
推动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解决的“三去一降一补”问题,是转型中的硬骨头。下决心啃这些硬骨头,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经济的效率,增强中长期增长动力和竞争力。我们完全可以比以往更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关于去产能的一个可操作性建议是“确定总量、分配配额、允许交易、奖励挂钩”。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提出某个行业去产能总量指标,按现有产能分配到各省,奖励措施与实际减去的产能挂钩,同时允许配额交易。这种方法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思路類似,有三个好处:一是确保完成减产能总量目标;二是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三是竞争力差的地区能获得更多补偿,提高去产能积极性。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唐山等地在钢铁去产能中有类似的思路和做法。建议在制定具体去产能方案时,予以考虑。可以先搞试点,效果好再大范围推开。
关于以供给侧改革释放需求潜力提两个具体建议。一是切实放宽基础产业、服务业准入。美国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写过一本名为《日本还有竞争力吗》的书,认为日本经历高速增长期后存在“二元经济”,一个是高度对外开放、竞争力很强的领域,另一个则是面对国内市场、封闭性强、竞争力差的领域,包括贸易、物流、运输、通信、金融等领域,加大了整个经济的运行成本。他提出,日本经济要走出困境,必须下决心对后一个领域进行以竞争为基础的变革。我国目前也存在同样问题,有的方面更为突出。前几年在“放小”,改革商事制度,小微企业进入便利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下一步能不能在“放大”上开个口子,有些标志性的改革动作?就是在行政性垄断问题突出的基础产业、服务业领域,放进去一些大的以民营资本或行业外资本为主的投资者。比如,电信行业,能不能放进去一个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进去冲一冲?大的格局还是以国企为主,但竞争加强了,电信资费将会降低,不是“要我降”,而是“我要降”。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信市场,理应成为全球资费最低的市场。资费降低了,将会带动需求增加。我们要搞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产业,一定要尽可能降低电信基础设施成本。这项改革也将带动投资增加。在国有资本为主的领域中,进去一些民营资本,也应该属于一种行业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这种能够提高行业效率的投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我们最需要的。
二是更大范围内实行加速折旧政策。从国际经验看,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比较成功的政府产业政策。近几年我们相继推出这方面政策,建议下一步除少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外,更大范围内推广加速折旧政策,做好宣传工作,使政策能落到实处。这项政策相当于给企业减税,有反周期效应,同时有利于扩大设备投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