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新课标理念,探索应用题教学

2016-03-03李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数量

李磊

《数学课程标准》把应用题确定为“发展性领域”中的“解决问题”,相应地,新教材中已经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教学的章节,而是更加强调通过应用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探索应用题教学,来更好的组织学生去学好应用题呢?

一、 教师应该把分析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

1.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欠缺,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的主干,往往使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解题,所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能结合具体的题目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就开始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结合应用题教给学生会摆实物、画实物图、填表格、填线段图等分析方法;在中年级,要教给学生会自己画线段图、列表格、摘录条件与问题等分析方法,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在高年级,要教给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应用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应用题,会将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分析应用题. 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对应用题的解决更加得心应手.

2. 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训练,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已知数量,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但是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的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往往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正确的去理解并加以解决. 如:小明的苹果比小红的两倍还多十二个;用去一杯水的三分之一后又用去剩下的五分之一,问还剩几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容易把谁比谁多或少搞混.

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理清这里面的关系,加强学生数量关系的训练,点明此类问题应该怎样抓住解题的关键.

二、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形成

教师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在这一过程,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 首先,应帮助学生回顾解题策略的产生,即想一想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其次,帮助学生回顾验证这题解答的是否正确,自己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验算,如计算题可采用加减互逆运算、乘除互逆运算的方法进行验算,应用题的解答则可采用条件问题互换的方法进行检验.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检验意识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的教学应该注重组织活动

1.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因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说教,也要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2. 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在课外也能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也同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经历问题由生活化到数学化的过程,紧密联系运算意义梳理数量关系,从现实背景中体会和抽取出数学模型.

四、学生应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 在应用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各类问题,并且提出与此息息相关且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问题来. 从而使自己能够清楚题目本身所包含的细枝末节,搞透、搞活中间的关系,使自己真正成为应用题学习的主人.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数学修养也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受益匪浅的.

2. 学生应加强对自己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

事件里的数学信息经常是无序地单独呈现的,学生学习并掌握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整理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内化成自觉、灵活地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个策略. 学生所拥有的信息收集能力对学生的应用题学习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强化学生对应用题所存在信息的敏感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应用题.

3. 学生应学会及时反馈

教师要检验学生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及时掌握学生口头表述、操作训练和书面解答的情况,从反馈回来的情况中了解每名学生接受知识、解题思路的实际状况. 这样教师才能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各方面情况,分别加以处理. 在此学生应该看到及时反馈的众多好处,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明了、清晰. 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学生反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够使老师对其更加了解,认识更加透彻;学生反馈没有接受的知识和不了解的解题思路,老师可以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所要弄清楚的问题. 所以,只要师生相互配合,及时反馈,教与学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不断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总之,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在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 ”对于应用题教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看出”并能“理解”数量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发现各种联系,解题就容易了. 所以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得到提高,教师也能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数量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统一数量再比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