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3-03周乐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麦粒格子核桃

周乐

【摘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应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好的舞台.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简单“学会”到“会学”数学.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感悟

1. 创新课堂引入环节

课堂引入的设计,应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搭建展示思维成果的舞台,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步产生思维碰撞,为新知识的探究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两点间距离》一课时,我借象棋游戏引入,将游戏设计了四个问题:

设问一:象棋中黑马可以走到哪些位置?

设问二:我们把这五个位置看成五个点,数学中怎样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设问三:怎样才能出现坐标?

设问四:能不能求出|AB|,|CD|,|CE|.

练习真实生动,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数学,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完成数学建模过程. 正如《情真意切话数学》一书中所说:把数学比作吃核桃,核桃仁美味而富有营养,但要砸开才能吃到它,数学教育要研究的,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 教育数学呢,则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种,让核桃更美味,更营养,更容易砸开吃净.

2. 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史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当适当的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学在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对其相应的数学知识背景不够重视,对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不足,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达不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相反,数学教师如果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史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及时掌握相关信息,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数学史知识的渗透还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体现的超凡智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时,可以引入数学故事:相传古印度国王为了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让发明者提一个要求. 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 直到放完第64个格子为止. ”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你认为国王能做到吗?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尝试多种方法,其中一种解法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九卷中给出的方法,它是由等比数列定义出发进行推导的.

这样的教学设计以有趣的数学史料故事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这才有了积极的合作探究,通过几种推导方法的尝试,学生掌握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对数列求和的思想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对数学家求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享受解题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3. 精心设计例题练习

近几年我校借鉴衡水经验,集体备课实行:“一周一大备,一天一小备”的模式,我们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下周教学所选例题和练习做详细研讨,要讲解练习的安排顺序,所选练习的原因和价值,要说清每一道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和高考大纲的联系,要说清每一道题目学生的展示方式,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 组内成员共同研究怎样拓展提升、怎样总结归纳,通过对练习挖掘,让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清晰了,教学方法形成了,重难点的突破有了抓手,难易得当,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学案也形成了. 我校的数学学案设有基础练习板块,简单的基础题,但要求涵盖全部知识点,每节课给学生几分钟独立完成,然后由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的思想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例题和变式练习板块,突出高考的核心考点,设计中档练习,适度增加一些条件的变化,一般采用学生展示,学生互评的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每个学案的最后设计了“我的疑问”“我的收获”板块,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两方面对复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中练习的良好思考习惯.

4. 与学生倾心交谈,鼓劲加油

著名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展示舞台. 我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朋友. 我们与每一位学生真诚相处,积极的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与学生成为同甘苦的知心朋友. 每次大考之后,做好学生考试分析,缺什么补什么,加强个别指导和辅导;对学生力争做到面批面改,利用优秀学生的试卷展评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规范答题”的技术指导,和学生一起对考题进行解剖分析,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扣分?”“这样答能得几分?”“怎样答才能得满分?”,指导学生如何在考场上进行答题的变通处理,努力做到“多挣分、少失分”; 帮助他们找出复习中的薄弱环节,鼓励他们“多回头,勤巩固”,把前面作过的题目反复看,特别是错题本上记录的新题目、易出错的、易忽视隐含条件等问题重点看、重点做. 引导他们在课下注意多总结、多整理,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路走来,你会觉得自己已然成为为孩子们呐喊的鼓手,我们用自己最真实的行动,最真诚的付出告诉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的课堂需要有学生的动手,体会,也需要深邃的思考,欣赏数学的“真”,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美好,学生才会幸福.

猜你喜欢

麦粒格子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数格子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填出格子里的数
蚂蚁和麦粒
格子间
黄龙核桃
格子龙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