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03-03陈云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云华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四川内江 641208)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云华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四川内江 641208)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本文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的变换法”、“阅读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式”、“阅读教学与生活结合”等四个方面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教学 习惯 变换法 分组讨论 结合生活

随着新考纲的来临,语文学科的改革备受关注,新课改要求学生阅读量明显增加。而真实情况是,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阅读量一直很低,他们没有时间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很多高中学校甚至不准学生看课外书,那我们的阅读对象就只有那有限的几本语文书。在这样尴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不禁要为语文阅读教学好好地捏几把汗了。下面,我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1]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一篇文章,都是由表及里,从阅读到领悟的过程,其中包括初步整体感知、理解分析、鉴赏等几个环节。在平时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的阅读习惯。比如学习高中必修二的《囚绿记》一文,我先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读文章边思考:文中的“绿”指什么?“囚绿”是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何要“囚绿”?“绿”被囚之后怎样了?表现出“绿”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作者那个时代谁身上有?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这几个问题回答完,学生对这篇文章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在课堂上多一点如此教学,让学生都学会由表及里地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时,就不会只看得懂出故事性的文章,而对于散文类的作品显得毫无头绪了。[2]

其实,学生阅读文章,还有一个比较简单有序的程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文体其固定内容不同;二是不同文体各项内容的顺序相对确定。拿小说作为例子,可编制如下固定程序:

题目→作者→出处→文体→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性格)→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题→写作特点(选材、立意、谋篇及语言等)

有了这个程序,学生读小说再也不会毫无头绪了,多几次学生自然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了。

二、阅读教学中运用变换法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阅读课文的中心,明确阅读目标,抓住阅读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变换课文中的某些内容,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变换呢?

1.变换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变换文章题目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故都的秋》一文时,我就问学生,标题变成“北国的秋”,或“北平的秋”好不好?然后通过标题的变换既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拟题的原因,又让学生无形中学习到怎样拟题,一举两得。

2.变换词语

文中有些词语,教师可以有意变换它的语序,或者用另外的词语替代,让学生思考变换后效果有何不同。如:在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就有意将“泻”改为“照”,将“浮”改为“升”,还将“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语序颠倒,让学生感受这样改了之后与改之前的差别,其实学生很聪明,都知道这样改后肯定是没有原文那么好,然后就使劲思考原文的好处,老师这时就可以让他们联系当时的语言环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来分析,争取“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无形中就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阅读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会碰到阅读拦路虎,这个时候老师就不要轻易地把答案给学生,要让学生好好地思考,即使这个思考的方向或是思考的答案是错误的,也让他们好好地开动脑筋。而这个时候学生单独思考可能成效不大,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集思广益,既可以让他们一起面对难题,又可以无形中加强同学之间的感情,让他们觉得语文课也会很有趣。

比如我在上屈原的《离骚》时,就屈原跳江这件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自己单独思考时,我叫学生起来说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回答都很片面,我觉得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就让他们分组讨论,结果几分钟过去了,好几位同学都主动起来大胆地说出后的结果,效果比单独思考要好得多。再如我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让学生说出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居,抽了几个学生起来回答,他们都说陶渊明的隐居是好的,他保住了自己的高洁的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我又让学生分组讨论,先在组内说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再取长补短,或互相补充,或互相争辩,一时间,因为抽学生而导致的压抑马上就一扫而光,学生后来还在课堂上就争辩起来,最后大家一起得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看法。

四、将阅读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我们所有的学习,归根究底是为了生活。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阅读材料中的一些哲理还可以给学生以生活启示。

如学习《囚绿记》时,我就让学生谈谈从“绿”身上学到哪些品质?学生通过认真思考,一般都能回答:在困境中永不绝望,永远向阳的精神。我就趁机引导他们:对,永远向阳,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远抱有希望。那为什么有个别同学有一两次考差了就认为自己不行,就想放弃,破罐子破摔呢?就这样,无形中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轻易放弃是一件多么幼稚的事。事后,那位同学主动找到我,表示他决定再次坚定信心,再也不放弃学习了。

再如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这首词的哪些句子?问题一出,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的,里面的每一句都被学生选过。当有学生说到喜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我就请他起来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他说,喜欢苏轼遭遇了再大的困难都不怕,还是那么洒脱。我就再追问:那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坎坷,怎么办?学生从容地回答:坦然面对,尽力解决困难。不得不说,通过学习苏轼的旷达词,学生无形中学习到了苏轼面对困难时那宽大的胸襟、豁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学无定法,关于阅读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在作者思考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从而让他们自己觉得在学习时,也不会与生活脱离,让他们主动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探索阅读教学的新路,真正实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一目标。

[1]蒲志珍《谈固定程序阅读法》

[2]戴慧玲《谈谈“变换法”在阅读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