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2016-03-03任希光

关键词:品德思想品德生活化

任希光

(青岛莱西市滨河小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探析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任希光

(青岛莱西市滨河小学 山东青岛 266600)

小学时期学生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将小学生逐渐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加强小学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当前小学品德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品德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不利于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对此,应当以新课程要求为准,优化调整小学品德教学,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将学生引入生活场景之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品德知识学习。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希望对于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品德教学 走进生活 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基于此,可以确定小学品德的教育与培养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品德知识,应当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使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如此可以使学生走入生活之中,学习思想品德,如此可以增强学生品德、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1]。所以,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对于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拉近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时,应当助于贴近生活,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让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场景来诱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如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习与人沟通等,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且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那么,小学品德教学如何拉近生活的距离呢?

其实,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学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引导学生去感知、去体会外面的世界,在此基础上讨论生活之中某些行为,进而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正确分清善与恶、对与错[2]。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秋天在哪里》课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秋天及秋天的特点,在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回忆春天的场景,并将春天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春天视频,让学生感知春天,分析春天的特点, 如此学生将对春天有系统的认识。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维护初春的植物和破坏初春植物的视频,让学生思考那个是文明的行为,在学生思考之后,让学生注意保护大自然、保护植物,让春天美丽的景色更好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来看,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制时已经联系了生活,将生活场景及能够体现思想品德的生活情境编入教材之中。因此,为了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水平,教师应当注意教学生活化的体现。而实现这一目的,应当注意灵活的、巧妙的运用品德教材。品德课程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 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 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深入的了解品德教材,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学品德教学活动,如情境演绎、主题讨论、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学生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品德教学之中,良好的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的品德、开发自身的智力,增强自身的生活能力’[3]。

例如,某教室在组织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因地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即情境演绎。也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组成员演绎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如此每组成员将认真准备,如专注的阅读教材,合理分配角色,认真背诵台词,多次表演练习,进而上台演绎情境。在此之后让每组思考,在以上的情境演绎中,那么角色行为是文明的,那个角色行为是不文明的,为什么?如此可以让学生参照教材积极讨论问题,解答问题,这对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让学生参与实践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之中,得以成长,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开展多种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生活实践,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等,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4]。为此,在开展小学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生活化实践活动,如《我的责任》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父母,将父母每天做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在思考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进而思考自己的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对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很大帮助。由此看来,在开展小学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同样能够引导学生走入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学习思想品德,进而改变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文明的学生。

结语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的情况下,应当开展生活化的品德教学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出于提高学生品德知识的考虑,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使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如此可以使学生走入生活之中,学习思想品德,如此可以增强学生品德、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由此看来,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提高小学品德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帮助。

[1]周薇娓.回归儿童生活营建童趣课堂——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童趣性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1):85-86.

[2]宋金花.小学品德和生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31.

[3]李春江.浅析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8):3.

[4]廖天芳.浅析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J].读与写(中旬),2016,13(7):50-51.

猜你喜欢

品德思想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