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2016-03-03阿非日者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学科

阿非日者

(四川省普格县洛乌沟区初级中学校 四川凉山 615399)

试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

阿非日者

(四川省普格县洛乌沟区初级中学校 四川凉山 615399)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为学生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际 兴趣 创新 素质 行为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障,取得良好的成绩又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兴趣是学生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也是学生学习最实际、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激发出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去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给后进生创造比较多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在讲有关法律知识的时候,让后进生走上讲台演示法庭的审判过程。事先,老师指导班里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及先预习书上的知识,当学生们在台上的演示时,老师尽量使他们获得满足感,从而激起学生对“法庭审判”的兴趣。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的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在德育教育中,同样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本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阶段正处在社会化前期的完成阶段,在他们心中逐渐有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有本事是他们强烈的愿望。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利用初中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把他们思想素质的提高变成他们的自我追求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要形成内驱力,才能有较好的内因。所以,当教师的要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学好思想品德,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要根据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不但要在各种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还要采取课内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我校开展了主题班会、朗诵会、故事会,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要结合生活实际

当今世界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学生获取的信息渠道非常方便快捷,假如我们当教师的还像以前守着黑板、拿着教材,按部就班,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不努力学习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思想品德课就很难有时代气息,对学生,尤其是我们洛乌沟的乡村学生来说,吸引力就会降低,教学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如果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如不及时地参加培训和学习,就不能很好地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应用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把思想品德课上好、上活。这对我们乡村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生活性,作为该门学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可是我们洛乌沟农村的学生的生活空间实在有限。在给我们班的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时,提问题时,课堂上,还存一言不发的情况,如问:学生有关社交礼仪、接听电话、握手待客的礼仪要求时,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当问起一些国内外最新时事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本人教学后,经过自己的反思,认为自己应该在课前指导学生去找一找资料,可是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毕竟农村家庭的电脑目前还不是很普及,家里没有电脑无法上网寻找,家中又没有相应的书本供他们参考,父母又忙于农活,更何况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较低,于是只能靠教师在课堂上为他们介绍了。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有不正确的认识,要改变学生错误的看法,并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心中认为的思想品德课是“副科”课,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那么重要。本人认为学科的“主副”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归纳等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学好思想品德这门学科。

三、教学中不断创新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体现理论向生活回归。通过教学时间,本人认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还要备学生,要深入了解我们普格农村学生的生活现状、知识认知水平。教师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指导,逐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俗语讲,“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掌握理论知识,并要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进行师生互动,以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也就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认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疏导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把考试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把不同的知识重新组合起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自己曾按照“八荣八耻”的判断准则,随时注意我班的学生的言行,要求学生自我约束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的,规范自身言行,逐步懂得运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阐释现实中遇到的各种社会现象。

四、向最终目的努力进取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本人力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深刻的认识到,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最实际的效应,那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刻苦钻研、努力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还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各个学科的内容,具有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尤其是我们凉山普格山区的教师,还要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把敬业、勤业、精业、乐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超学科”来啦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