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的初探

2016-03-03李慧敏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信息技术

李慧敏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0)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的初探

李慧敏

(吉林省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吉林通化 134100)

在初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主要的课程之一,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条件下,必须将构建高效的课堂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本文针对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初中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为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有利依据,所以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当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进而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期间,作为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技能与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适应社会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1]。为了实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需要通过构建高效的课堂,为学生学习信息知识营造有利的条件,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也促进学生学习到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

一、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为学生日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可以提升其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所以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采取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教师通过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和运用提供基础,为教学方法创新起到相应的作用。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师未能向学生创建和谐与良好的教学氛围,导致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未能得到提升,因而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2]。此外,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理论教学未能充分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措施分析

1.完善教学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供有利依据,教师需要将构建高效的课堂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完善教学模式,进而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和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差异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提升其探究性与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情境,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优化,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PPT制作”教学期间,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再向学生布置制作的主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讨论,最终制作成比较合理的PPT作品。同时,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堂更为高效化,应当充分利用课作品有清晰的认知。教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点评,为学生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与意见,从而使得PPT制作作品更加完善[3]。通过健全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早日实现。

2.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构建高效的课堂,需要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学习了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4]。

当前,在信息技术教学期间,学生很容易感觉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过程中,觉得在学习时比较枯燥,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应用主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所以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进而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用性。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对其实践活动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实现对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3.加大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力度,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与实践

通常情况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更多的关注于实践操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浓厚,但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为了实现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加大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力度,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与实践,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发挥重要作用。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实践期间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需要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在预习与课后巩固中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全面掌握,并且教师认真的讲解有关重点与难点理论知识,为学生实践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对构建高效的课堂,从而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利保障,也为教学效果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

[1] 陈文武.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8):133-134.

[2] 栗全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124.

[3] 王利平.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7):150-150.

[4] 陈开河.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J].情感读本,2015(26):56.

[5] 王艳波.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4(35):105.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信息技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