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的探讨

2016-03-03朱金兰

关键词:课外活动思想品德生活化

朱金兰

(黑龙江省桦川县宝山农场学校 黑龙江佳木斯 15435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的探讨

朱金兰

(黑龙江省桦川县宝山农场学校 黑龙江佳木斯 154350)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就要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现生活化。因为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还能让学生充分投身到思想品德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基于此,本文对五方面教学策略进行改善,以保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有利实现。

初中 思想品德 生活化 策略

生活化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力提高。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因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的情况能够促进高效课程的有利实现,在该课堂上,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期间,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并使教学课程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生理变化规律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与创新[1]。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课程安排,并分析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无法实现高效性。在目前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具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教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使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二、生活化情境的创建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创建生活化情境实施教学,从而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能够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教师的地位不再高于学生,学生将作为课堂主体[2]。为了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增进与教师的距离,也能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就要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并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情境。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思想品德知识,还能将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教导学生学会无私奉献,形成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些感人事迹,使学生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启发,从而发挥其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课外活动的扩展

努力扩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能够更加热爱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还要促进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因为课外活动能够增加初中生的更多情感,加深对生活的印象,以使学生在相互团结、相互奋斗中发挥课外教学活动的作用[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中扮演小记者,并对其他的学生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可以涉及一些:学生的喜欢科目、学生喜爱的教师,并引导其他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该课程活动中,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同时,教师还利用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物质奖励,并激励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进去。在课外活动积极组织下,不仅能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课程中去,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生活化作业内容的设计

对生活化作业内容进行设计,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健康成长。教师在对思想品德实施教学期间,为学生留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对作业实施扩展设计[4]。例如: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在给学生留作业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或者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在这样的生活交流中,学生不仅能懂得感恩,还能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从而使生活化作业内容更为意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不断成长的状态,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例如:在教导学生合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超市或商场了解一些打折、促销手段,并对商家的做法进行分析,考虑是否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消费中不仅能认识到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性,还能利用合适的法律手段来维护,从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一些道德知识,也能将知识合理应用到生活中去。

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并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思想品德教学应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并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仔细观察,能够对教学资源总结、整理,以保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5]。例如:为学生讲解“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进行相关调查,并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以及拍摄调查的方式考虑问题,针对该地区环境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其合理的调查研究,在最后形成有效的调查报告,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合理掌握相关知识,在课外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为环保事业作出有利帮助。所以说,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发展中去,才能实现生活化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只有实现生活化教学才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提高自身素质,并促进个性课堂、有效课堂教学的积极实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有利实现。

[1]卢善郁.教学生活化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J].才智,2011(25):118.

[2]林延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思考[J].教育界,2015(28):141-141.

[3]张成树.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中外交流,2016(23):87-87,88.

[4]吉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学园,2014(17):115-115.

[5]吴永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60-160,161.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思想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