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6-03-03王春发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程新课改

王春发

(吉林省柳河县凉水河子镇中学 吉林通化 135300)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王春发

(吉林省柳河县凉水河子镇中学 吉林通化 135300)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明确指出,初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要实现全面变革,为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而言,也同样面对着机遇与挑战。而为了能够进一步相应课程改革的号召,保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就一定要正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充分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在初中学习阶段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合理地采用教学策略以不断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积极转变角色,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积极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初中教育教学来讲,情境教学很关键,特别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其对这一科目的理解更加深入。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品德学习相对枯燥与乏味,所以,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其中,在可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或者是表演等不同形式开展教学[1]。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要求其能够自主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信息,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课题演讲活动,使学生通过演讲来更深入地了解并认知中华民族精神,积极地树立起爱国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与此同时,当开展演讲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演绎演讲的内容,在趣味性画面的影响与作用之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个人感悟。

在此基础上,思想品德教师在创设情境活动的时候,需要事先设置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组建小组展开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思维和知识体系相互结合,还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以不断鼓励学生参与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对先进的网络技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用的有效性,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强[2]。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具备了独特的优势,不仅动静结合,同时,图文并茂的特点也十分明显。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够向学生展示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且直观性很强,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社会动态予以及时了解,使其参与性更强。在讲解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同志的相关事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搜索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的资料,包括改革开放后家乡转变的视频资料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形式播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在学习改革开放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新闻热点,使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进行深入地了解,以保证其感知自身的责任[3]。

三、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品德科目具有极大的不同之处,因为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不同思想或者是见解,并在思想碰撞之下形成正确价值观。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碰撞思想火花,思想品德教师需要同学生构建和谐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表达的空间,不断鼓励其展开讨论和交流,保证学生自身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4]。其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不良的文化现象进行讨论,阐述现象本身带来的危害。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怎样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可以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使其能够真正感悟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其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习的效率。

四、结合生活热点以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从本质上来讲,与日常生活热点和时事思想品德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所以,能够有效地转化思想品德理论,同样可以积极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探究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将社会热点纳入其中,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使学生能够对有关理论知识点的社会热点提高关注度,进而使其意识到思想品德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解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作用[5]。其中,在对消费者维权问题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当前比较典型的假冒伪劣商品案例,在真实案例的辅助作用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的维权问题与相关理论知识,随之增强消费维权的意识。与此同时,思想品德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能够对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与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强化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同样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全面整合与优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通过提升初中思想道德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有效地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教学有效性的强化策略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希望为初中思想道德教学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 夏格卓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0):18-18.

[2] 王莉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科学导报,2014(20):10-10.

[3] 虞晓波.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35-135.

[4] 张永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3):65-65.

[5] 袁义君.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关爱明天,2016(5):11.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