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03杨元春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课文

杨元春

(咸丰县清坪镇中心小学 湖北恩施 44561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杨元春

(咸丰县清坪镇中心小学 湖北恩施 445612)

在我国教育体系内小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具有深远影响,小学教育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与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而朗读,尤其课堂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小学生在课堂朗读中将课本中的信息输入大脑,这是最直接获取一种知识的方法,适应小学生的特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有效性,正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语文 课堂朗读 有效性

小学是我国教育体系内的基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应当切实抓住这一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而小学语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深化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中,对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有着明确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1]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

目前小学课堂的时间是标准的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里,小学教师要进行不同任务的分解,而朗读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掌控力不好,基本知识的讲解占去了大量时间,这就造成在课堂中朗读时间不够的情况,小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得到朗读的训练,甚至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根本就没有留下朗读的时间,无法有效地发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2]

2.学生朗读的目标不明确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其心理有着自身的特点,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具备,这一点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无法有效进行自学,需要教师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也是缓慢的。在这种情况下,朗读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朗读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读一遍文字,还需在教师的慢慢引导之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与数量,而要将视线集中到朗读的质量上,不仅要求学生朗读,而且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朗读、朗读的内容是什么意思,从而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这样才能不断刺激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思考,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3]

3.朗读的形式枯燥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现在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朗读的形式,但是朗读的模式依然还是传统的,语文教师往往只是带领学生将课本通读一遍了事,这就造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对朗读没有太大的兴趣,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当然也就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策略

1.要准确定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之前,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点、重难点有一个详细而整体的掌握,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详细而又能体现出个性的朗读目标,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学习一篇课文的目标是什么?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每次学习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内容与思想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让学生充分理解一篇课文,同时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2.确立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朗读时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创设语境的方式来充分调动课堂朗读的氛围,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朗读的兴趣;对于其中涉及对话很多的课文可能分设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感情内涵,从而可以直观地把握整个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内涵。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朗读积极性。[4]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朗读的技巧,并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在朗读的不同时期,要使用不同的朗读技巧,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

首先,在初次阅读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一个全面了解,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读所选文章,让其在最初的阅读中进行有针对性地思考。在这一阶段的朗读中只要求小学生可以准确、流利地朗读,让小学生对其中不明白之处进行标注,最后由教师进行汇总与解答。

其次,再次进行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整篇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分析各个部分的组成关系,对于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再简单地进行解答,而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要对文章进行品读,深刻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教师在这一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式抒发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中使用单一方式是不可取的,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有效性,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朗读阶段采取不同的朗读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效率,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也是有利的。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有效性就成为教育系统内一重要研究课题,可以说朗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策略提出一些见解,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孙秀清.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6,30:33.

[2]孟广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极光,2015,09:90.

[3]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9.

[4]谢孝禧.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有效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背课文的小偷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背课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