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2016-03-03乌尼日

关键词:科学内涵文明生态

乌尼日

(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

乌尼日

(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步,环境友好型建设也已经被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之下,人与自然、文明以及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已经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况且在近年来由于经济和工业对于资源的使用和消耗,也使得资源环境对于我国发展的约束性越来越强。为了推动国家长期性的发展,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关注和践行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建设金山银山的同时也促进绿水青山的建设,这才是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利益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生态文明 建设 科学内涵 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基本利益和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情,只有较好的寻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方面的平衡点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同时也才能够保证人民的基本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习近平主席在去年所强调的绿色化发展正是着眼于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整体利益。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将生态建设适当的融入到国家发展方向当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所以不论是从个人利益还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1]

一、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1.生态文明

“生态”这一词是从古希腊语延伸和展开的,最初仅仅是房屋和家庭的意思。在之后则主要指的是生物之间以及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的状态。“文明”这一个词则是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出发的,从时间范畴来看,文明是具有阶段性的,在人类社会发展来看主要反映的是人类进步的状态,而在不同阶段也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水平。如果从要素来看,无论是在哪个阶段或者是地域,组成文明的有机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大致相同的。具体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已经逐渐从过去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进步的新文明时期,它能够反映出整个社会所处的整体状态。所以说综合时间和要素这两方面考虑,生态文明主要是人们在对自然界利用和改造的过程当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2]

2.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追求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发展与环境双赢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人们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而不断努力和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从总体发展规划而言,它主要是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是需要奉行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伦理观,也就是说不仅人和自然都是主体,它们也都是具有主动性的,因而两者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这种观点出发,人类需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更好的促进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第二则是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也就是说如今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需要泽被后世,不能够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第三是要推行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化生产,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则是倡导并践行简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拒绝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享受,更好的平衡精神与文化之间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观念更新

观念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性作用,如果能够将生态文明贯穿到生活和工作领域,那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能够得到全面践行并能够快速推进的。如果能够在社会当中广泛化的倡导一种既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同时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况且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趋势的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所指导的实际行动也会有所改变。在如今拜金主义和奢侈之风盛行的时代当中,反对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就是对人们最基本的文明要求。所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环境发展的年代当中,倡导生态文明发展就是需要去创造出人人都关爱社会绿色化发展的社会氛围。[3]

2.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公众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可以说广大公众能否全力投入到绿色化和生态化建设当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鼓励公众参与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公众基本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而要想拓宽群众基础就需要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对于有关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内容来说,可以通过听证会或者是社会公示的方式来促进公众对于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者应当耐心认真听取群众的心声和建议,这样才能够在促进生态建设的同时保证人们献言献策的主动性和建议的科学性。此外,良好的民主评议活动也能够更好的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纳入到评估体系当中,也才能够保证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时代当中,掌握高科技和创新技能才是竞争和制胜点,所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也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生态文明剪切的重点内容。在工业化发展当中,大量的化石能源被开采和使用,这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所以科技创新才是落实节能减排要求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发展环保型的科技和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才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档次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绿色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所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从技术和基本动力这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和生态绿色化发展的过程,因而能够更加全面的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既与当代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又与子孙后代的基本生存和对资源的利用密切相连。在如今国家积极倡导和践行绿色化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或者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时代,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并且从公民和企业发展者和基层工作人员这些方面出发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够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1]徐树忠主编.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编.国土经济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资源科学,2013年.

[3]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习与思考,2011年.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