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和美课堂构建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2016-03-03朱振勇

关键词:学情运动体育

朱振勇

(湖南幼专附属小学 湖南常德 415000)

小学体育和美课堂构建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朱振勇

(湖南幼专附属小学 湖南常德 415000)

小学体育创设和美课堂环境,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性认知。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学情调查、教学引导、课堂评价等方面展开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趣味课堂学习训练氛围,全面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热情。

小学体育 和美课堂 构建 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表现在体育素质方面更是个性鲜明,由于运动基础、运动爱好、训练效果、体育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体育素质呈现个性化特征已经成为普通现象。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树立差异性教学观念;改进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弱势群体学生成长;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激励不同群体学生共同进步和成长。[1]

一、学情调查,树立差异教学观念

小学生体育素质个体差异是现实存在的,特别是随年龄增长,这种差异更呈现显性化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学生训练运动需要,给出适合度更高教学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设计针对性,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做好学情调查,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学习的兴趣、运动能力、运动特长等内容展开全面调研,为课堂教学设计准备第一手材料信息。学生运动兴趣各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只有找准学生兴趣点,才能给出最为科学的教学应对。[2]

学情调查时,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切入。首先,要关注学生运动基础,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其运动水平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运动素质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在教学中给出分层指导和训练。其次,要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差异,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有个性价值取向,学生大多喜欢球类活动,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调研,根据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若干群体,在课堂教学设计给出特别关照,以激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再者,教师要对学生个性要求有一定关注,在学情调查时,教师要倾听学生呼声,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给出政策倾斜。如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学习意见,选择大多数学生都乐于参与的活动内容。或者根据学生意见改进教学,设计适合度更高教学活动,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根据学情展开教学设计,这应该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3]

二、改进设计,关注弱势学生群体

教师课堂引导时,要注意对引导方法展开多元设计,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需要。教师示范展示、分组训练、小组对抗赛、课堂演绎活动、观摩视频等,都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常见教法运用。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展开个性化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这对激活课堂教学积极因素有重要帮助。体育弱势群体是教师最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关照。教师积极鼓励、多给予示范指导、与其一起运动,都能够给弱势群体学生以极大鼓舞,以提升其训练学习的主动性。[4]

每一班级都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学科弱势群体。在体育教学中,这个弱势群体是比较庞大的。现在生活条件普遍提升,学生营养过剩现象比较严重,“小胖墩”比例不断加大,即使不是肥胖,很多学生缺少必要的锻炼,其身体素质都不是很强壮,自然成为体育弱势群体的一员。教师对这个群体要有特别关注。在运动量设计时、在运动方式选择时、在运动效果评价时,都要有特殊政策出台。如耐力跑,班级弱势群体其弱势表现更为突出,教师在长跑距离、速度、方式等方面都需要给出个性要求,放宽相关标准,给予更多鼓励,这是提升弱势群体学生信心的重要举措。

三、优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评价是课堂教学重要内容,体育课堂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课堂教学测试属于结论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过于重视结果,而不是体现学生运动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充分给出优化改进,关注学生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只有看到学生的进步,才能给出最为科学合理教学评价。教师不妨介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过程评价,用最为专业个性评价,给予学生更多运动勇气,以提升课堂教学和谐度,促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

课堂评价方式众多,教师要有灵活运用思想,在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场合,随时给予学生以积极鼓励,激发学生训练运动热情。如跳马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这个项目存在心理畏惧,教师让学生自己调整跳马高度、踏板距离,对有良好表现的学生给出鼓励评价。教师评价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肢体语言,如点赞手势、加油手势,甚至是表情,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激励。有一个女生,胆子特别小,面对跳马,她说什么都不敢跳。教师找其谈心,并让其好朋友一起,给出作出多种示范。当这个女生成功越过跳马时,教师组织学生给其送去掌声鼓励。这个女生胆子越来越大,跳马动作也是越做越好。小学生对教师评价具有较强敏感性,教师要注意多给出鼓励,学生从中获得的内驱力会成倍增加。[5]

传统体育教学设计大多是“一刀切”大一统模式,严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这种不顾学生个性成长的教学,自然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改给体育教学带来崭新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是教学改革热点。教师从教学不同角度展开优化设计,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课堂气氛,注重分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不同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1]何元戈;构建和美体育教育塑造卓越健康学生——《多元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探究》研究报告[J];生活教育;2015年12期

[2]杨金龙;如何构建高效有趣的小学体育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3]刘永杰;多元智能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何李来;多元智能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尚保春;大学生体育选选项课合作自主教学的运用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朱振勇(1976—),男,湖南常德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湖南幼专附属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学情运动体育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