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6-03-03王禹懿

关键词:数学课探析概念

王禹懿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中 吉林长春 130400)

针对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分析

王禹懿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高中 吉林长春 130400)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要在根本上强调概念的探析,概念教学应能融入各阶段的数学课。这是因为,学生只有熟识了根本的数学概念,才可以便于解答题目或是深入理解。在数学课堂上,师生都应从概念入手来探析形成过程,进而描述多层次的数学概念内涵。对于此,有必要解析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内容。结合数学课的真实情况,探析合适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 概念 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表现出抽象性,需要详细予以解析。针对数学概念深入予以理解,这样做目的为灵活运用,借助数学概念来解答某些难题。在教学体系中,数学概念构成根本的要素。学生若能深入予以掌握并且灵活去运用,则可以培育更高水准的数学解题技能,进而明确深层的数学联系[1]。在高中阶段内,针对各类的数学概念都有必要详细解析,在这种基础上给出对应性的教学策略。

一、概念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体系内,数学概念是不可缺乏的部分,概念构成了基础。从具体内容看,数学概念表征了空间形态和特定的数量关系。数学概念源自多层次的事物认知,经过抽象才可以得出凝练后的概念。由此可知,概念代表着理性认知的提升。与此同时,数学概念具备了抽象性,针对于数学科目的特定事物,凝练基本的内涵。在这种基础上,抽象得到多层次的数学原理。然而,各个概念又对应着特定的具体事物[2]。

最近几年,教改在快速进步,这种趋势下的数学课也有必要更重视概念,注重深层的理解。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能协助学生辨析数学概念,这种基础上深入体会各类的概念。数学教学不可缺乏概念,概念掌握程度密切关系到整体的数学科目能力。掌握概念然后学着去运用概念,这种做法也可提供更优的数学思路,进而提升全方位的数学素养。对于高中数学,领会并且掌握多样的概念是有必要的,师生应当予以重视。

二、总体教学思路

在认知的范围内,概念是理性的,但同时又不可缺乏感性理解。高中生通常还没能拥有较高水准的理性认知,相比来看更易接纳感性事物。因而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入直观的某一概念,指引同学们认真去体会内涵。详细来看,概念教学可依照如下路径:

第一步,是概念的形成。数学科目本身就紧密衔接于生活,与之相关的数学概念也源自平日生活。若能明确来源,就可以创造出愉悦且灵活的数学教学氛围。在讲解概念时,教师不应停留于较浅的层次,而是有必要深入去理解。初期在形成概念时就要注重灵活性,进而揭示多层的概念内涵。这样做,才有助于构建深层的抽象数学思维[3]。

第二步,是概念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某一概念,才可以透彻解析更深入的数学概念。先要明确实质,这种基础上再拓展至更广的概念外延。经过变式和比较,学生针对于特定概念就可以明确内涵。在这之后,教师还需协助学生反复去深化印象,巩固现有的概念认知。课堂上教师可以筛选某些近似的数学概念用来对比辨析,查找异同点。深入理解某一概念,便于后期的迁移运用。

第三步,是具体的运用。探析数学概念的根本目标即为灵活运用,培育高水准的数学运用能力。学生深入掌握了数学概念,在遇到特定题目时才能迅速去解决。在解题过程中,还可进一步体会出更深的概念内容。针对易混的数学概念,教师还需给出演练习题,经过反复训练才可以加深印象[4]。

三、探析具体策略

在应试压力下,高中生承受着较高的身心压力。数学科目是高中体系内的核心科目,因而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核心的概念教学要反映出完整的数学体系特性,培育独特的数学思维。数学学科根植于概念教学,师生应能充分参与并且分享概念教学独特的乐趣。数学概念原本是单调的,但若可以灵活讲解概念,就可以把原本僵化的数学概念变成趣味性的内容,学生因而更乐于去接受。具体而言,针对数学概念可给出如下的教学策略:

1.设置趣味性的情境

从数学大纲来看,通常都给出了重点的数学概念。数学概念表现为特定符号,因此是抽象性的。相比于其他教学内容,数学概念借助于更严密且简练的语言来表述。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创造趣味的课堂情境来讲解概念,则可以激发深层的兴趣,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课是乏味单调的。例如:在讲解集合的概念时,可以先设置如下疑问:火车发车时间以及停站的名称是否表现出某种对应关系?可否归纳这样的关系?同学们经过思索,可以归纳得出集合的概念。这种趣味性案例都源自生活,能够引发探究兴趣[5]。

2.拓展概念外延

各类数学概念都有着特定外延,若能划定更广的外延,那么学生就可以辨析更多层次的概念内容。实际上,针对特定概念的讲解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渐予以深入。例如:在辨析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拓展三角函数的外延范围,探索图像的性质和相关的诱导公式。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理解衍生性的更多概念,进而收获了双重的课堂效果。

3.设置配套练习

学好特定的数学概念,不仅有必要解析基本内容,更应当设置对应的练习。这是因为,学生若单纯掌握了概念,然而并不能灵活去运用,那么数学课就失去了根本的价值。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精选适合用来练习的数学题,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针对特定的题目,还可以给出多样的解答方法。这样做,可以引发更深入的思索,激发好奇和欲望,进而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结语

高中阶段内的数学科目构成了重点,在课堂中师生应能密切协作,搭设数学课上的沟通桥梁。数学概念被视作数学体系的根基,不应予以忽视。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应能摒除僵化单调的讲解思路,创造运用概念。要从根本入手来优化现今的概念教学,学生作为数学课的主体,不断摸索新颖的策略及思路。未来的实践中,师生仍有必要归纳概念教学的珍贵经验,服务于数学教学根本质量的提升。

[1]赵爱芳.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 教育科研论坛,2011(03):54-55.

[2]苏振新.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研究[J]. 黑河学刊,2014(12):95-96.

[3]张建民. 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40.

[4]李丹. 理解性学习观点下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J]. 科教导刊(下旬),2015(08):126-127.

[5]陈静安,方丽. 高中数学必修1中难点概念启发式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1):53-54.

猜你喜欢

数学课探析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VR阅读探析
有趣的数学课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