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2016-03-03常秀英
常秀英
(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常家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常秀英
(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常家小学 吉林长春 130600)
小学数学的学习很轻松,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和解答数学题目上有困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通过原因来制定策略,很多学生都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教师也无可奈何,小学生的想法很容易被改变,所以教师与要根据他们的错误原因和不会做的原因来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数学的错题如果太多,学生会失去信心,所以解决策略的出台迫在眉睫。本篇文章主要讲述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 解题错误原因 解决策略
一、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原因
小学数学是他们以后学习的基础。从数的认识到运算、转化,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很多小学时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过。在学习时认为自己都学过,所以听课不认真,在做练习时也心不在焉,导致很多新的知识没办法及时掌握,在做题时还是按照一贯的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时,学生有的学过,所以不以为然,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会做,而且正确率有保证。但是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学生很显然有很大的问题,不能注意到先乘除后加减,还有四则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学生如果不听,不了解他们的性质,就会在做题时做错,而且不管经过多少次运算答案都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好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对于学生做题总是出错的原因这是其一。[1]
其二,教师在讲解时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让学生无法接受,一头雾水。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简单,如果一道题教师在讲解时学生没办法理解,他们就会一直存在疑惑,出现了所谓的“钻牛角尖”。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也没办法用全新的办法解决,脑子转不过弯。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很大。教师在讲解时如果不强调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眼,学生就会混淆这些概念。比如除数、被除数,学生不能准确辨别一个式子中的除数与被除数,在做题时也会出现错误。教师在讲题时如果学生还没有辨别除数被除数的能力,只顾自己讲题目中除数如何,被除数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分解,学生会由于找不到重点而放弃听讲,在做题时自然就会错误连连。[2]
其三,教师不注重学生的错题。很多小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只是单单给学生的题目与答案打对或者错,然后打出相应的分数,不注重为什么学生会做错,也不主动小学生了解情况。这样在作业发下去的时候,学生只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但是不知道错的原因,加上如果教师不要求学生改正,学生就会把这些错误置之脑后,在下次遇到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将正确的交给自己,学生在不知道错的原因的情况下,就会找正确的答案抄到作业本上然后交给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关心学生改的情况和结果,而对于他们是如何改的,改的过程,是否正真明白了错的原因根本不在意。这会导致学生没有进取心,经常犯错。
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有问题。很多教师经常对学生的成绩好坏做出自己的评价,总在班级里批评某些学生,让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嘲笑,而且数学成绩不像语文英语之类的一样,有作文,有学生自己的表达,没有标准答案,数学的每个答案都是客观的,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往往只依赖于成绩,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暴自弃,在解题时胡乱解答,导致错误不断。
二、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的解决策略
针对小学生容易解题出错的原因,教师应该做出改变与反省,注重自己的讲课方式、批改作业的方式与评价学生的标准,让学生能够听懂知识,能正确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且不会轻易放弃学习。解决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在上课时保证每位学生都听懂了自己所讲的内容
教师在讲课时课堂上大致分为两种学生,一种是疯狂记笔记,生怕自己错过一点细节;另一种是只听不记,这两种学习方法都存在着问题。第一种学生光顾着记笔记,忽视老师讲题的过程。很多教师在设计习题时为了方便,往往试写一道练习题,但是题下方的答案是教师对题目改编过之后的解法,学生不注意听,在课下看笔记的时候就会摸不着头脑,而且小学生也不会质疑教师的错误,就会按照错误的答案去思考,很容易造成错误。而对于上课只听讲不做笔记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当时听的很清楚,对于题目的每一步来龙去脉在老师的分析下都能够掌握,但是在课下自己做的时候就会没有思路,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笔记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先听教师讲课,在听懂后自己再马上写下思路,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所讲的内容自己能够消化,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在做题时也会减少错误,教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并且在讲完每一道题之后给学生相应的时间消化、讨论与记录,让学生在上课时不要丢了西瓜去捡芝麻,保证每位学生能听懂自己所讲的内容,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听课。[3]
2.发现学生的错误时及时找学生询问解题思路,了解他们错误的原因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如果发现了学生的错误,不应该简单的打个错误的符号就翻过去,而是要推断出学生之所以做错的原因是没注意到什么,或者是粗心导致,比如在小数与分数的转化时,学生的错误是由于没有约分造成,还是由于找错了分母,然后找学生让学生重新做一遍错误的题,问学生做的思路与顺序,了解到他们错的原因之后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如果学生是由于没听懂课导致的错误,教师就要给学生梳理一遍这道题相关的知识点,如果是粗心导致,就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课后做三到五道同类型的题目,加上自己的记忆,改变粗心的毛病,这样通过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就能够让他们自己在教师的带领下发现自己的错误,课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在解题时解错题的概率就会小很多,而且通过找学生,亲眼看到学生做题的方法也能够了解班级里一些同学都有的毛病,可以多进行强调让他们改正,也能够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们都一视同仁,重视他们每一个人的成绩和错误,就能够让他们在做题时注意自己的毛病,减少犯错次数。
3.鼓励学生犯错,让学生在错误中进步
鼓励学生犯错并不是让学生在同一类型的题上犯多次错误却不闻不问,而是在学生学到新知识后或者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时鼓励学生自己先动手,让他们的思维不被束缚,在犯错之后不要急于批评学生,应该对学生的思路做出分析,告诉学生方法行不通的原因,学生在做题时有时由于害怕教师的目光不敢下笔,害怕犯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犯错,让他们在错误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不断犯错中进步,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对数学的态度会受教师的影响很大,也会决定着他们对于数学的看法,为他们以后学习数学奠定下基础。教师在鼓励学生犯错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太过极端,如果学生在同样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并且没有改正的想法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学生不愿意改正是否由于自己的想法不适用于学生,小学生虽然没有反抗心理,但是对于不适应的东西还是没办法很轻易接受与理解,鼓励学生犯错也要注意方法,这时不经意间在学生自己明白教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持理解与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不重视他们的想法,要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用心才能起到作用。
小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还有对于数学定位的错误,由于在学习之前就被人灌输“数学难”的思想,所以没有信心继续学习,教师和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心理暗示有很强的效果,在学生犯错时让他们“知其所以然”鼓励他们勇敢去做,慢慢减少解题错误的次数。
[1] 张建英.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对策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36-39.
[2] 王淑廷.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4):74-74.
[3] 闫立敏.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少年,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