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读”的作用

2016-03-03宁连凤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说明文情感语言

宁连凤

(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

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读”的作用

宁连凤

(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

关于“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曾有过不少经验之谈,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需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苏东坡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德国学者尧斯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也认为,作品本身不能够阅读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永远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挖掘,才能是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前人都把“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没有读者(学生)的“读”,再优秀的作品,再先进的教材,都将失去美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读”的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关注实在太少,它的重要意义还远远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认识。首先,朗读在地位上无足轻重,它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时间有余,朗读来凑,朗读时补白者;观摩课,朗读是表演者;需要起承转合,朗读又要成为过渡与衔接者……朗读,似乎永远是可怜兮兮的配角,似乎是教师授课时的一名小卒,永远走不出教师所控制的领地。其次,朗读内容失衡,形式单调。不知是谁的规定——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享受被人朗读的权利,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则统统靠边。仍然是不知谁的规定——大合唱形式的齐读一统天下,到了公开课、观摩课,“胸有成竹”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表演“独唱”,至于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则坐在被遗忘的角落,无法品尝朗读的倾心投入带给他们学习语文的快乐体验。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过心理定势:朗读,只是优秀者的表演而已,与自己无关;“大合唱”时,只需张开嘴,顺势配合,造成声势就行了。再次,朗读指导乏术,朗读水平低下。这是令人忧心忡忡的现状。有的语文教师本身朗读水平就不高,又缺乏一定的理论积淀,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朗读的功用呢?笔者归纳了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几种方法,以飨读者。

一、诵读

适用于散文和小说教学中。例如,《我与地坛》一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的苦难,一切不幸生命的赎救之路在哪里?由于学生不同的经历,在理解课文折射的生命哲理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让学生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靠近作品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对亲切、洗练文字的真切体验去领悟史铁生是在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经验倾诉给读者,用他的苦难提升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全身心投入的诵读替代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使学生与一种更贴近文章与作者的方式,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再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先让学生诵读品味,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将意境最美、感触最深的部分在组内进行诵读交流,然后教师播放背景音乐(保罗·莫里哀——俄罗斯专辑Le Sarafan Rouge),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诵读涵泳。叶圣陶先生在《<经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互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诵读就能够将学生引入叶老所描绘的高妙境界,使学生体会了文章的意味。

二、吟读

宜用于读绝句、律诗、词曲以及诔、歌之类的短篇抒情韵文。情感是诗歌的脉络和灵魂,诗歌朗读教学应该把语言格律声调当作情感内容表现的载体,因为诗是用语言声调来建构意向,表现情感、意境、哲理的特殊艺术。这就要求诗歌朗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去领会诗的意境,又要指导学生把诗的思想情感在朗读中尽量表现出来。我个人认为,吟读实质上是一种富有音乐美感的唱读,它不仅能使朗读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意蕴美,而且能传播出诗的境界,将听者带入诗人创作的意境中,对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的学习,我采用的就是吟读方法。先按平仄规律,并结合词的内容划分朗读节奏,再找出词的韵脚,然后介绍李煜因为写下这首词惹来杀身之祸的史实,指导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亡国之恨。做好情感和时代背景铺垫后,我先给学生范读,再播放古典乐曲《昭君怨》让学生进行个体品读,进入意境,与作者对话,读出词的意蕴与乐感,品尝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感。通过这种方法,我认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次真实的语文体验,提升不仅是朗读能力,更是语文的素养。

三、咏读

宜用于读长篇韵文,如骈赋,古体诗之类。我认为,韵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把握语言的理趣、情致、韵味。这类课文语言上一般都十分雅致、凝练,又不失富丽之风,需要教师在“读”中带领学生体味。王勃的骈体赋《滕王阁序》,结构工稳、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朗读素质较好的教师可采用诵读方法,着力在字正腔圆、情感复现、层次分明、抑扬顿挫上下功夫,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是对诵读水平较高的教师而言,诵读水平一般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电教化教育功能,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寻找适合于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播放,同样可以收到不菲的教育效果。

四、讲读

宜用于现代汉语写成的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在语言上,这三种文体较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较为平实,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阅读兴趣也就相对低一些。对此,要充分发挥讲读的特殊功用,达到以下三种境界。一是理解主题,感受内蕴之美。文章的品质不是说教出来的,交流、对话是阐发的最佳途径。字面下的思想内核也是在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间闪现出来的。二是展开想象,激发情感美。学生一般对这三种文体都有一种“枯燥无味”的感性认识,这和我们的阅读习惯和教学定势有很大关系。语言的美是多层面的,通过讲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议论文、说明文准确、缜密的语言同样是语言美不可或缺的一个类别。教师的讲读要着力唤醒学生审美品格中不活跃的因素,带领学生在这三种文体中发现美、感悟美、激发美的情感。三是辨析语言,臻于艺术美。讲读,可以通过交流与对话的桥梁,领略文章的艺术美。实践证明,许多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从思想性、实际价值层面来看并不算精品,但语言上的艺术美仍使他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利用讲读唤起学生对以上三种文体的学习兴趣,也使我们语文教师提高教学层次。

朗读既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又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的重要性,必须有层次、有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而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说明文情感语言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