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性文化特征

2016-03-03高彩梅

现代语文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多元性电子白板探究

◎高彩梅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元性文化特征

◎高彩梅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师生高效学习、快速掌握知识的得力助手。《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语文课程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文化蕴涵及情感动力,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让他们学会运用语言,并能不断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对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存在多种分歧,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也由传统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识记,更多地倾向于学生语文技能的提高、文化内蕴的熏陶和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自主构建。随着国家均衡化学校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悄然走进了广大农村学校,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其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在多元性的几个方面:

一、自主探究的多元性

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借助电子白板强大的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创设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真实探究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联网灵活地获取信息,甚至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资源共享和协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探究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受到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交互性强的外部刺激,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甚至可以走上讲台,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深化自己的学习感悟。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在教学时间上,我们要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让课内时间成为分享交流、师生互动生成、完善知识结构的时间。现在学生面对的课外阅读背景也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课外时间成为畅游网络世界,收集、整理资料,自主构建知识的时间,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的多样性构筑了多元发展的评价课堂。根据主体,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因此评价主体是三维的。根据方式,课堂评价又可分为口头评价、动作评价、书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预习复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检测评价等等,可以说:一个充满评价的课堂,必然是一个跳跃灵动思维与充满发展力的课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多元需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还能激发教师教学的多元发展能力,是现代教学多元课堂的发展方向。

二、文化展示的多元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和特殊效果,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丰富的、全开放、多维度教学资源平台。时空界限被打破,师生角色更加丰富,教学相长的特色更加明显。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展示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传统的事物、投影展示以外,还有构思巧妙、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情景展示;有精彩的、互动生成的课堂片段或者突破重难点的录像“回放”展示;有教师设疑问难、激趣导新的“拉幕、遮罩”功能展示;有灵活批注、即时修改,生成鲜活课堂资源的操作展示;有查找资源的“链接”、库存功能展示;甚至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利用“展台”或者直接在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在这种不同媒介、不同对象的多维度互动课堂中,我们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施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如教学《鸿门宴》一课,笔者分组让学生自己写剧本,分角色饰演文中的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然后在班里演出。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促近了学生多元文化品质的形成。

三、积累沉淀的多元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和灵活的交互方式,有效克服了传统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倾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在这样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思维都变得异常活跃和开阔,教与学双方的思想在不断的交织碰撞中必然产生火花,对于同一问题,也可能会产生千奇百怪的答案。对于这种“多元文化”,尽管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假如学生的“体验”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就要及时地发挥诊断功能,运用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避免学生步入思维的误区。如从《背影》中读出了“那位父亲一点也不讲交通规则”,从《愚公移山》中读出了“愚公真愚,搬山不搬家,自讨苦吃”。这种脱离文本,牺牲文本价值的个性化对话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们要在一定的“度”与“界”的范围上多元解读引导,守住文本的价值底线。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与教师艺术的引导,从文本的研读出发,包括文化的、文学的、文章的、逻辑的、修辞的研读等等,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品析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语文深远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情感的陶冶得到升华。

四、生成新知的多元性

利用电子白板便捷的平台,畅通的链接渠道和特殊应用技巧,我们可以方便地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得师生生成新知具有了多元性。这里的“多元性”一是指个体新知生成的多元性;二是指终极目标达成的多元性。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景,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预设,而且需要关注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根据动态的学情迅速捕捉从学生那里涌现出的各种信息,及时地将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求整合形成新的兴奋点和教学生长点,推动教学进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我的做法是:首先,根据教学任务提出探究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自主地寻找“答案”。其次,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背景图、动画、声音、录像等,以便学生高效探究。第三,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和信息,生成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以注解、板书、画图、列表、圈画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自主参与学习和展示自我的目的。最后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老师还可以把这些生成性资源随机地保存在电子白板资源库中,以备学生课后有选择地使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梁碧娇.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语文教学课堂[J].广州教育E时代,2010,(4).

(高彩梅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中心学校 734000)

猜你喜欢

多元性电子白板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