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03许采娟
◎陈 静 许采娟
7-9年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 静 许采娟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促进学生的认知、感受能力在作品艺术形象和作者情感意趣的影响下逐步提升的过程。目前,7-9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陈旧、教材解读传统单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笔者从理论探究角度出发,试用多元解读、文本细读、自主学习理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理论指导,以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上述三个问题。我们一要注重理论的实践探索,二要力求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兴趣的自然提高及对文本的独特感受都得益于教师科学的指导。我们应该了解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更是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才能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具有独特思维能力的个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人。
一、7-9年级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内容,也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基本功。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善学生的志趣。中学阶段的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与归纳,笔者将当前我国7-9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总结为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改极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仍无法摆脱唯功利的教育理念,而语文阅读教学在7-9年级阶段又属于极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被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所束缚,在7-9年级的学生群体当中,学生的依赖心理还很强,没有完全形成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处于对阅读文章的鉴赏力还未形成的阶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课程的顺利进行,而轻视甚至忽视阅读主体的存在,颠倒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通常教师唱的是主角,忽略了阅读主体——学生的地位,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由教师来完成。对于一篇阅读教材,教师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从分析写作思路推敲词句,到谋篇布局,都由教师拆解后“喂”给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分布很少,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设计提问所占据。吕玉兰指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阅读教学步入了‘模块化’的深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体,只要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必先从中心思想开始入手分析,然后逐句、逐段的进行句子与段落分析,最后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陈旧、僵硬,老师‘繁琐’的语言讲解代替学生们的感悟与理解。这种‘应试’教学方法,一方面会让学生丧失语文阅读的兴趣;一方面阻碍教学效果的提高。”[1]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唯恐有遗漏;尽管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也是围绕着教师的灌输而进行的。正如有人指出:“目前讲读课以‘讲’(教师讲解课文)代‘读’(学生阅读实践)、以‘听’(学生听讲和笔记)代‘读’的现象比较严重。”[2]长期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分析就形成了一种对教师依赖的习惯,如果给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读,便不知该怎样去读,对此教师往往归因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在此后的教学中教师会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以此恶性循环下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教学的实质问题。
(二)教材解读传统单一
目前,7-9年级语文教材对文本主题思想的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重讲析,唯教参练习的标准答案所“是从”,且普遍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识字释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六部分模块的过程进行阅读教学。 因此,课堂上以老师指导下的群体阅读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这就严重压制了学生主体思考的自由空间。对一些文学作品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本不存在标准答案,许多教师却强行要求学生去记忆背诵一些标准答案,窄化解读空间和限制阅读的意义生成,关闭了培养学生主体联想和想象力的广阔思维空间。教师自我知识素养缺乏,对于一些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未能及时更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对于一些小说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的时代环境下需要我们做不同的解读,而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初步拥有自我的审美体验,对于一些文本的自我体验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元解读的视角,分析文本,教师与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共同开发解读文本的多元内涵。
二、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由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难有大的改善。语文阅读本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存在被动阅读盲目阅读的现象,通常以多做练习来弥补,但结果不尽人意,分数并未见效,相反连想要读课文的兴趣都少之又少了。在7-9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阅读兴趣没有得到良好的激发,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中存在着被动阅读的现象。7-9年级属于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新课改对教材的内容设置做了很大的调整与删减,但部分教材的编写仍然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使学生产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欣赏,使学生阅读起来吃力,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费劲,也就造成学生不愿主动阅读。在通常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很多文本的教学,教师多以介绍时代背景入手,使得学生像在听久远的历史课,使课文与学生从一开始就划出一条深深的时代沟壑,这是以单纯的介绍了解时代背景所无法填平的。在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在自导自演,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对于一些问题应该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由教师在课堂中师生共同交流完善。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时间有限,而课外阅读更是很少涉及。这样学生没有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之一。
三、提高7-9年级阅读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多元化解读教材,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科目,尤其是阅读教学,应有灵活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不拘一格”,有所创新,打破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应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文章特点,开展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从多元角度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不能以教参或某些权威的答案为衡量学生对错的唯一标准,应该重视学生自身的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文本,在读中运用多种感官来品味文本,如联想、回忆、对比、创设意境、审美体验等。正如蒋荣魁在其论文里举出的例子:“阅读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就可以通过文中作者列举的自然的花与插花、画中花、人与画、狗崽与小狗画、京都黄昏的天空与坂本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等亲身感受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联想到自然生命的伟大和美的存在,联想到哲学、艺术、美学之间的相融相通。这种联想建立在对文本熟读的基础之上,是对文本的理解与反思。”[3]
2.指引学生深入到文本世界中发现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解读的活动过程中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学生也能更好的从中接受到隐含的人文精神素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分析、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审美功能,还可以从结构出发,挖掘丰富的文本内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不想着距离有多远?(5)从父亲角度看: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困难,锻炼了自己的勇气和毅力。(6)从母亲角度看: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母亲又会怎么样帮助我呢?”[4]有些抒情性文本经常使用语意双关,暗含作者某种隐晦的思想感情,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尾:“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结尾有很深的韵味,既象征我的童年逝去,又隐晦的说出爸爸的离世。面对这样的文本,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来回忆感悟文本的深沉意蕴,体会到文本的语言魅力。
3.注意文体体裁多元有界
我们在运用多元解读理论时需要注意的是文本的体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科学文本,通常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常见多用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章体裁。二是文学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它是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通常看来科学文本更侧重理性的“真”,文学文本会有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复杂性,更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相对于前者,文学文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适合运用多元解读理论。当然文学文本也不能一味过度解读,为创新出奇而造成不符合人们所认可的价值判断,我们在仍然秉持“真”的前提下去探索和发现更多“善”和“美”的事物。
(二)注重文本细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本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很多细节值得师生在阅读过程中去探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注重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交流与共鸣
文章本是“有情物”。在7-9年级试行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关于亲情与生命感悟的文章,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还有传统篇目《散步》。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富有生命活力与美的体验。当学生感知这些内容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经验,激活学生思维,诱发学生情感,使他们主动探讨交流。或者组织课本剧表演、情境模拟、多样化朗读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如教学《散步》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悟亲情:可让学生配乐自由诵读,或者大声朗读、轻声品读,又或者默读,读读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语句,然后小组交流感悟,说说自己最感动的细节、语句,以及如何读出字词语句蕴含的情感。
2.注重语言品味,感悟语言形式与内涵
对于文章而言,它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体,借助语言,沟通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文本内容教学,还需要注重分析语言形式,让学生学会发掘文章中的语言形式美、内涵美,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写作技巧,为知识活学活用奠定基础。如《散步》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在分角色朗读文本后对语言词句的品味,感知其中蕴含的深意。如:(1)儿子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能否删掉这句看似无意的话?说明原因;另外,这个句子具有对称性,想想这样表达会有怎样的效果。(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对称美,揣摩语句,学会遣词造句,学会灵活运用)(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她总是听我的。”思考:一家人为什么都会听“我”的?蕴含了哪几种亲情?(3)“我和妻子都慢慢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启发:母亲与儿子并不重,为什么我与妻子要慢慢走,小心走?为何要说是“整个世界”?这种大词小用的写法有何用意?等等。这样,让学生学会由语言来感悟文本内容,理解文本内涵。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体验
教师在阅读实践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评价。
1.开展合作性学习 发展学习能力
语文教师在具有创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就应该运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打破教师讲解课文、灌输内容、学生听课记录,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在主观上敢于自主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5]
2.突出学生个性 注重因人施教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思考,让学生的自主阅读富有个性化、创造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此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加强引导,不能用标准答案去评价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增强。阅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化的,学生是有个性的,对于事物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架,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去张扬个体的个性,去探求人格的“真、善、美”,让其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另外,在提倡个性阅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胆质疑设置问题,因为质疑是思考的过程,要珍视有意识的发问,探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发展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去探求,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将课内的知识很好地迁移至课外,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
[1]吕玉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2]施平,黄麟生.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症结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1998,(9).
[3]蒋荣魁.多元解读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陈斯珠.反思中学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5]苏青.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陈静 长春师范大学 许采娟 长春师范大学教授13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