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活动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6-03-03◎李艳
◎李 艳
校园文学活动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李 艳
一、利用校园文学活动,营造良好文学氛围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应试型的讲授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趣,再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只是老师口中苍白的分析。所以,我们要借助文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不同情境中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
很多次早晨笔者经过学生教室的时候,听不见一点声音,更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大好的早晨时光就被荒废了。为了让学生在早晨积极地读书、背诵,笔者组织了室外晨读活动,让学生早晨进校以后在走廊、阳台、操场等地大声吟诵,在一个惜时惜晨的氛围里学习语文。对于课堂教学,笔者倾向于开放式的模式,在讲授《雷雨》一课时,笔者就鼓励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参加校园戏剧社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充分阅读教材后,他们自己设计台词,安排角色,制作道具,上演了一部精彩的情感剧。学生借助表演,不仅深刻体会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而且积累了很多学习经验。除了课本剧外,对于一些诗歌、抒情体裁文章的学习,我会开展校园品读朗诵活动,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语言,借助文字的桥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朗诵,学生可以传达自己的见解,在展示自我,展示作品的时候,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此外,我们可以经常开展校园文学活动,像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校外采风、文学知识比拼等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渲染浓厚的文学氛围,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二、借助校园文学活动,鼓励学生研究学习
语文教学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改善教法,从根本上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讲授方式,放手学生融入语文学习,引导他们品味文字,接受文学的熏陶洗礼,享受语文课堂的乐趣。
校园文学研究活动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语文课堂的局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文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书籍阅读。对于阅读,学校就要最大限度地开放图书馆,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籍,只要内容健康向上,类型与范围不限。这样,就能避免老师代替学生分析理解,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尽情地遨游,细细品味文字的美妙,探究书中的奥秘,总结读书心得。在学生自主阅读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学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向同学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此外,校园文学社是增进学生文学研究的好地方,社团里有丰富的文学活动,比如自办报纸、设计宣传语、阅读品评、诗歌鉴赏等,都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充分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将内在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运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三、丰富校园文学活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校园文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而学校生活占据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融入自然,亲近他人,认识自己,找到写作的活水源头。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一直是古代名人志士向往的圣地,很多千古佳作都归根于此。时间飞逝,自然的魅力不曾消减,现代创作依旧能从自然中获得不竭的灵感。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对其中的景物、生命加以关注,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每年,学校都会组织文学社的学生去一些名胜古迹采风,在自然中收集素材,进行创作。有时候,学校会开展家长与学生共读的活动,十分有意义。我们把家长邀请到学校,让他们与孩子一起阅读、鉴赏、交流,一方面,能让家长在工作之余有时间了解孩子,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另一方面,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能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展他们的思维,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全面,提升写作的深度。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感悟生活,积极认真地对待生活,还会定期开展“文学茶话”,让学生坐在一起,轻松地聊聊天,谈谈自己的生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寻找真实的自己,为写作积累真实的素材。
四、活化校园文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自我
目前的高中教学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过分迎合应试制度,把学生成绩放在首位,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常常因为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很差劲,甚至感到自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借助校园文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展兴趣。
新课标规定:“高中语文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自我修养,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我们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有休息、提升的时间,组织一些关于文学创作和文章写作活动,让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展现自己。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就会举办作文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我,突破自我。在竞赛中,学生会充分运用他们的才能,尽情展示文字的奇妙,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此外,学校还会举办文学知识竞赛,让平时爱博览群书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语文学习并不是学好教材就可以,知识面广阔才是硬道理。有时,学校会针对当今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开展辩论赛,让关心时事、爱说、敢讲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这样,不同的学生就能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长处,走出成绩不理想的阴霾。
(李艳 云南省富源县胜境中学 6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