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2016-03-03马雯婷
马雯婷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道中心幼儿园 山东泰安 271000)
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马雯婷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道中心幼儿园 山东泰安 271000)
奖励是幼儿园德育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幼儿园德育中使用奖励策略,有其必要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幼儿园德育中,教师应该注意奖励频次得当,程度得当,形式灵活多样,确保奖励公平、公正, 与家长达成一致,合理整合和使用其他德育方法,借此提升幼儿园德育质量。
幼儿园德育 奖励策略 有效运用
幼儿园德育渗透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奖励策略是幼儿园德育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于奖励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致使幼儿园德育效果不太理想。由此,部分研究者在论文中反复强调奖励策略的负面效应,批判教师滥用奖励, 导致许多教师在奖励运用方面存在许多困惑。奖励策略是一种中性的德育方法,其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不能一概而论。
一、奖励频次得当
有的教师在德育中滥用奖励,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奖, 上课坐得端正有奖, 游戏时不跟同伴打闹有奖……有些教师尤其喜欢频繁使用事先许诺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幼儿, 如 “你不跟小朋友抢玩具, 老师就奖你一朵小红花”, “你要是能吃完一碗饭, 不浪费粮食, 老师就表扬你”,“你不哭了, 老师就奖你自由活动”……这种对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一是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 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二是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 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赏物的关注与贪求, 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 或者内在动机不强, 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 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 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 已经具有内部动机, 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 以免弄巧成拙, 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 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1]
二、奖励程度得当
人的发展是多样的, 幼儿园教师要以多元智能观作为指导, 多对幼儿作纵向评价, 奖励幼儿在道德上的每一点进步。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喜欢横向评价幼儿,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体验, 因为在一些幼儿得到奖励的同时, 其他幼儿可能会受到伤害, 因此教师应该慎用横向评价。教师奖励幼儿的程度要与幼儿的表现相一致, 不能不负责任地夸大其辞, 给幼儿留下不真诚的感觉。久而久之, 这种过度夸大的奖励会丧失奖励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得到表扬的具体原因, 这样不但能让幼儿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 以便更好地坚持下去, 而且还能增强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因为幼儿能从中感受到教师确实是在关注自己,注意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比如,一名幼儿摔倒了, 另一名幼儿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如果教师见到后说: “你今天真乖! ”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 奖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教师说: “你今天把小朋友扶了起来。你做得很好, 老师很高兴! 以后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也要像这样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这种方法既表扬了幼儿, 又能强化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2]
三、奖励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兴趣, 采用多种形式奖励幼儿。奖励的形式包括有形的物质奖品( 如小红花)、自由活动时间和社会性奖励 (如口头表扬、点头赞许)等。有时教师还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师提供的奖品, 因为如果幼儿对于奖品不感兴趣, 觉得奖品太乏味, 奖励就会失去激励功能。需要注意的是, 奖励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将行为动机内化。因此,在奖励类型方面, 教师应该适当减少物质奖励,多采用精神性奖励, 因为精神性奖励更容易强化幼儿的内部动机。从实施性质来讲,教师应该多采用指向行为过程的信息提供型奖励, 少采用指向结果的控制型奖励。虽然控制型奖励便于教师实施, 但是对幼儿的道德发展来说, 信息提供型奖励更为有益。[3]
四、奖励公平、公正
奖励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有效实施奖励的关键。如果奖励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都会使奖励失去权威性, 致使奖励的作用大打折扣。这意味着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漠视甚至放弃了对这些幼儿道德发展的关注。扩大奖励的覆盖面, 使更多幼儿受益, 这是急需引起教师重视和改进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一种合理的奖励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奖励制度能得到大多数幼儿的认可。另外,教师还要尽量考虑大多数幼儿的情绪和感受, 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并适当扩大奖励的覆盖面,让更多幼儿拥有自信与成功的体验。处于这种奖励氛围中的幼儿,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将会大大增强。
五、家园德育一致
家长与教师教育的一致性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比较而言, 教育的一致性越强,教育的效果越好。如果两者的标准处于分歧甚至是矛盾状态, 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能受到表扬, 在家里却受到冷遇(比如教师肯定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但是家长因为怕幼儿弄丢、弄坏玩具而不主张幼儿这样做), 那么幼儿容易在道德认识上产生混乱,甚至形成矛盾人格,导致幼儿道德行为不一致,道德发展滞后。这正是幼儿的道德行为缺乏跨情境性的原因,因为家园德育工作没有达成一致, 幼儿在幼儿园和家里自然会表现不一。
六、恰当整合其他方法
奖励仅仅是教师实施德育的诸多手段中的一种, 只有与其他教育手段(如批评、情境陶冶等)有机结合, 遵从最优化整合等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 奖励较偏重外部强化, 过多地依赖这种德育方法, 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一心一意以奖励为目标”。因此,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力量, 充分感受到道德行为本身的乐趣,由此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结语
奖励这种具体的德育方法只要在幼儿园德育实践中运用得当,就能起到强化幼儿道德行为的作用, 使幼儿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和满足, 在道德水平上有所提升。本文探讨了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并提出了实用性措施,为幼儿园德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2]刘咏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5(30).
[3]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