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安徽高考生语文备考策略浅谈——兼说全国卷与安徽卷异同所透露的命题动向

2016-03-03唐俊

学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国卷备考策略异同

□唐俊



2016年安徽高考生语文备考策略浅谈——兼说全国卷与安徽卷异同所透露的命题动向

□唐俊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新课标语文卷与安徽自主命题语文卷在命题导向、考点设置、题型特点等方面存在的显性不同以及比较容易被考生忽略的隐性不同做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同时根据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考试说明》和近年全国卷的命题实际,在对全国卷与安徽卷异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其命题动向,并对安徽考生在2016年高考前的语文备考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全国卷;安徽卷;异同;命题动向;备考策略

安徽高考自主命题历经十年业已功德圆满,2016年参加高考的安徽考生就要迎来全国统一考试了。这里,我们根据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考试说明》和近年全国新课标语文卷的命题实际,在比较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卷与安徽语文卷(以下简称全国卷和安徽卷)异同的基础上,就安徽考生的高考语文备考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一、全国卷与安徽卷主要异同比较及基本结论

因为安徽卷命题历年来都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来命制,所以全国卷和安徽卷相同之处是主流。主要相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1.总分都是150分,试卷结构都是分成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板块。

2.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3道客观题,赋分都是9分。

3.文言文阅读都是3道客观题9分,古文今译赋分都是10分。

4.古代诗歌鉴赏都是2题,赋分都是6分,题型都是简答题;名句填写赋分都是6分。

5.语言运用能力考查题,都采用了综合题型。其中客观题都是3题,赋分9分。

6.作文赋分都是60分,近年来都是采用材料作文题型。

全国卷和安徽卷也有若干不同之处,其中既有显性不同,需要在复习备考时注意;还有比较容易忽略的隐性不同,也不能不予以适当关注及针对性备考,以免在考场上束手无策。主要的显性不同有以下几点:

1.古代诗歌鉴赏,安徽卷赋分是8分,全国卷赋分是11分。

2.名句填写题,安徽卷是识记性填写,全国卷是情境型、理解性填写。

3.现代文大阅读,全国卷是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选考其一,安徽只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安徽卷赋分是24分,全国卷赋分是25分;另外,全国卷第1题是多项选择题,安徽不是。

4.语言运用能力考查题,安徽卷赋分是24分,全国卷赋分是20分(其简答题少1题;古诗鉴赏则多3分,现代文大阅读多1分)

以上是可见的异同说明,其实还有若干隐性不同。所谓隐性不同,一方面指《考试说明》没有公开讲而命题实践中出现的不同做法;另一方面,指通过分析全国卷和安徽卷某类考点命题的具体情况发现的为一般人所忽略的不同。主要有:

第一,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虽然2016年及其之前的全国卷《考试说明》关于“语言文字运用”都有如下条文“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但是近年来全国卷字音、字形都没有单独出题考查。

第二,文言文阅读部分。全国卷2014年开始出现断句题,2015年开始出现涉及古代文化常识题。这些考点,上世纪80年代都曾经出现过,且后来某些自主命题的省市卷中间或也有(如北京卷多次出现考查文言文断句的主观题),但是可能因为“减负”的缘故(如古代文化常识就需要大量的识记),全国卷多年来命题没有涉及。

第三,古代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中重视比较赏析,尤其是与教材的直接链接,这在以往安徽卷中,几乎是没有的。例如下面两题。

2015年新课标卷Ⅰ:“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015年新课标卷Ⅱ:“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第四,写作方面。表面上看,全国卷和安徽卷作文赋分都是60分,近年来都是采用材料作文题型,似乎没有不同,但是其实还存在着若干隐性不同。仅就材料本身而言,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全国卷既有文字型材料,也有图表型材料(如漫画“猫有鱼吃就不逮老鼠了”);有多则材料型,也有单则材料型,等等。反观安徽卷,图表型、多则材料型都没有出现过。

如果再从作文材料与现实关联的角度分析,二者的“隐性不同”也是非常明显的,简言之,安徽卷比较“疏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更不涉及具体事件。比如深处种菱浅种稻、梯子横放竖着放等等,都比较“空灵”;2015年进入校园科技活动,比较“贴近现实”了,可是许多考生又被蝴蝶翅膀有色无色弄得迷迷糊糊。其实安徽卷作文命题有几年是“高大上”的,属于阳春白雪,可是高山流水,难觅知音。不但知音难觅,还遭到“最雷人高考作文题”之吐糟,于是乎又走向“时间在流逝”的平民化道路,下里巴人了。

相反,全国卷比较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甚至热门话题,对此,安徽考生应当加以注意。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命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通过对全国卷和安徽卷命题异同的简单比较,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也可以说是关于安徽考生在迎来全国统一考试前需要明确的备考方向的结论):

阅读能力考查方面,总体上全国卷是现代文文本类型范围更广,文言文要求更高,传统文化传承导向更加明显。

表达能力考查方面,语言运用更重视实际运用(毕竟字音、字形更侧重识记),作文导向更趋向关注现实生活,作文材料类型更丰富。

二、关于安徽考生应对高考全国卷的备考策略建议

根据前面对全国卷和安徽卷命题异同的比较分析,2016年安徽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当及时做出适度的应变是必然的,问题是怎样看待全国卷与安徽卷的不同,从而采取比较正确的应变策略,取得比较理想的高考语文成绩。下面就有关备考策略提几点建议。

首先,考生应该对全国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持坦然面对的态度且尽快适应之。高考发挥指挥棒作用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关键是指挥方向正确。实际上,试题命题,尤其是高考试卷拟制属于教育测量学范畴,是非常讲究严谨的科学性和正确的导向性的,其次才是具体试题的创新性和艺术性。总体上,几十年来,全国卷在命题导向上走过了一条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再向素养立意方向迈进的正确道路,2015年新课标卷的人文素养(包括语文素养)立意方向更加明确。对此,考生必须及时适应。

其次,虽然语文学习与语文考试存在着这样一个不等式:学生所学>教师所教(包括高考应试复习)>试卷所考,但是也不可能无限扩大范围或者没有重点。今年安徽考生在备考时(包括教师在指导考生备考时)绝对不能因为全国卷现代文文本类型范围更广,文言文要求更高而盲目扩大复习范围,盲目加大训练量。比如不能因为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就盲目背诵、记忆大量的繁琐的内容,因为它与试卷命制的导向背道而驰。其实课本知识学扎实了就能够应对。例如2015年课标卷Ⅰ下面这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是不能指其他儿子的。如果考生对此都不知道,还是合格的高中生吗?

第三,归纳近年全国卷命题涉及的考点范围,把握考题命制的动向,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全国卷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为例,2013、2014、2015连续三年涉及的考点(或能力要求)是近义成语正确运用、病句判断、句子衔接、语句补写(还是涉及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此时就应该注意其他的也比较重要而近年未考查的考点了,比如语言运用的简明、得体、口语交际等。

安徽考生应该注意的全国卷其他主要新动向还有:文言文阅读中的传统文化基本常识,名篇名句的情境式填写,古代诗歌鉴赏及现代文阅读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写作材料贴近现实生活等(往年安徽比较保持距离)。

第四,古人说“文以载道”,其实高考语文试题也是“题以载道”的,此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致的。因此,2016年全国卷无论是阅读题的文本选择还是材料作文的材料选择,还会继续体现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例如前文所举的2015年新课标卷Ⅰ的材料作文题。

在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中,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下面的表述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会“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也一定会体现在中小学人文学科的试题命制中,高考语文试卷命制者更不会置之度外。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编华雨檀]

猜你喜欢

全国卷备考策略异同
从广东卷和全国卷Ⅰ非选择题设问类型的对比浅谈高考地理全国卷Ⅰ的备考
浅谈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卷阅读信度效度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